喬憲生 司鵬 周劍浩 江峰



1 2012年在6種落葉果樹上的試驗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與上海環懇生態科技公司結合環保項目,按照省工省力的原則,研制高效能的有機肥。利用餐廚垃圾和油菜秸稈等物料經過亞臨界水處理,處理后物料中的蛋白質、纖維素等大分子有機物質被降解成氨基酸、脂肪酸、腐殖酸、多糖等小分子物質,能夠被植物根系快速吸收,復配適當的微生物菌劑和營養元素開發成肥料,目前定名為“果樹全營養生物菌肥”。
經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測試中心、譜尼測試等機構分析化驗,“果樹全營養生物菌肥”中的有機質含量以干基計為70%以上,總養分(N+P2O5+K20)含量為4%~6%,氨基酸含量≥20%,腐殖質含量≥45%,微量元素(鐵、錳、銅、鋅、硼)含量≥0.5%,pH值4~6,為偏酸性肥料;重金屬、抗生素、多氯聯苯及其他有害物質遠低于國家限制性標準,蛔蟲卵死亡率100%,未檢出大腸桿菌及其他有害生物群。
從有機質特別是腐殖質的含量判斷,可以認為本肥料屬于高效能的生物有機肥;從氨基酸的含量判斷,可以認為其屬于速效性高濃度含氮有機肥;由于添加了枯草芽孢桿菌、解淀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等生物菌劑,可分解利用土壤中殘留的秸稈和殘根等,也可視為生物菌肥。
在河南省內的蘋果、梨、葡萄、桃、石榴、櫻桃6種落葉果樹生產園中進行了“果樹全營養生物菌肥”的肥效試驗。試驗地點分別設在原陽縣橋北鄉謝小正蘋果園、梨園、開封縣興隆鄉張軍葡萄園、溫縣朱××桃園、滎陽市劉溝村劉根山石榴園、開封縣范村鄉鐘全富櫻桃園等。試驗處理設畝施100千克、150千克、200千克3個處理,以每畝施3方雞糞作對照。結果表明,該肥料與雞糞相比,能夠提高果園土壤通透性,降低土壤容重,改良土壤物理性質(圖1、2);能夠提高果樹葉綠素相對含量、提高葉片光澤度、提高枝條粗度,增強果樹樹勢(圖3、4);能夠提高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改善果實著色,改良果實品質(表1)。
2 2013年果樹專用全營養生物菌肥在石榴樹上的試用
試驗設在滎陽市兆豐公司石榴生產基地的3年生突尼斯軟籽石榴上。該基地石榴株行距為2米×3米,每畝定植110株。選取生長基本一致的樹體作為試材,3株為一處理小區,每處理3次重復。施肥量分別為每株0、0.7千克、1.4千克、3千克、5千克5個梯度,施肥次數分為1次或2次施完。若1次施完,即3月23日,2次施完即3月23日、6月3日。處理設計如表2。
果實采收之前調查各處理單株坐果數,9月25日按照處理分別采收調查果,測定其單果質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并根據單果重推測單株產量。
從表3可以看出,施菌肥各處理均比對照增產,由于產量增加帶來了經濟的增收,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施肥后,樹體營養的改善使得石榴5月下旬頭茬花坐果數增加帶來產量的增加。其中,處理7每株施肥3千克并分為3月23日和6月3日2次施入產值最高,與對照相比,增效140%;其次是處理4,每株施5千克3月23日一次施入土壤也可比對照增效133.2%;此外,處理2每株施肥1.4千克3月23日一次施入也有好的效果。根據該果園株行距推算,折合每畝施用“果樹全營養生物菌肥”為150~330千克,建議于初春和初夏坐果后分兩次施入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