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薇(貴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內科 貴陽 550006)
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觀察
黃薇(貴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貴陽550006)
目的:探討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效果。方法:入選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為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防治呼吸道感染、鎮咳祛痰及其他對癥處理,同時給予茶堿類藥物,觀察組在上述治療基礎上給予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吸入。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臨床癥狀評分、6min步行距離改變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前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臨床癥狀評分、6min步行距離測定結果分別和對照組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和對照組治療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臨床癥狀評分、6min步行距離測定結果分別和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臨床癥狀評分、6min步行距離測定結果分別和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能夠顯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肺功,緩解臨床癥狀,效果顯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 肺功能 穩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在病變過程中氣道組織結構發生改變,患者的肺功呈現進行性下降。此類疾病需要及時有效治療緩解其癥狀提高患者肺功能。本文選擇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觀察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入選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為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上述患者均符合診斷標準[1],同時排除合并有嚴重心功能障礙患者、不能完成實驗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上述患者均處于穩定期,近期均無急性發作病史,對實驗過程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實驗前1個月未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隨機將上述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觀察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齡(52.3±6.7)歲(年齡37~72歲);對照組中男性和女性分別為16例和14例,平均年齡(53.9±7.1)歲(年齡38~73歲);兩組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囑咐兩組患者戒煙、防治呼吸道感染,給予兩組患者鎮咳、祛痰類藥物、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對照組同時給予茶堿類藥物,根據病情可吸入適量的沙丁胺醇。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每次1吸,每天2次,連續治療時間為12周。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改變情況。應用圣喬治呼吸疾病問卷表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進行調查,觀察治療前后癥狀評分的改變情況。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進行6min步行距離測試,每次測試共步行3次,取其平均值作為本次測定結果。
1.4統計學方法:在統計學軟件SPSS18.0下進行統計學分析,率和均數比較分別采用卡方和t檢驗,P<0.05,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前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臨床癥狀評分、6min步行距離測定結果分別和對照組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和對照組治療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臨床癥狀評分、6min步行距離測定結果分別和本組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臨床癥狀評分、6min步行距離測定結果分別和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兩組治療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臨床癥狀評分、6min步行距離測定結果比較
研究認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變發生在近端氣道組織、外周氣道組織以及肺實質和肺部血管等組織內,屬于慢性炎癥性改變。在中央氣道組織中,炎癥細胞在表層上皮浸潤,黏液分泌腺體變大,杯狀細胞也增多,氣道黏液分泌增多。在外周氣道的小支氣管中,慢性炎癥病理改變引起氣道組織結構發生重構改變,膠原含量增多,瘢痕組織進一步形成,從而引起氣道狹窄,導致固定性阻塞形成,從而引發咳嗽、呼吸困難、咳痰等癥狀[2,3]。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含有沙美特羅和丙酸氟替卡松,前者是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后者屬于糖皮質激素,前者能夠使支氣管平滑肌舒張,擴張氣管,能夠抑制組胺誘導的支氣管收縮,同時具有較為持久的擴張支氣管作用,后者能夠對氣道炎癥產生抑制作用,緩解炎癥對氣道的影響[4,5]。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肺功能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癥狀緩解方面優于對照組,6min步行實驗,觀察組治療后的功能狀態改善方面優于對照組。所以,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能夠顯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肺功,緩解臨床癥狀,效果顯著。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4,6(2):67-80.
[2]李娜,邱晨,魏永麗.六分鐘步行試驗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關系 [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4 (11):2116-2119.
[3]楊建民.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0,6(3):56-58.
[4]楊兆宇,崔瑾.沙美特羅替卡松聯合噻托溴銨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全身炎癥反應影響[J].現代預防醫學,2012,2(23):6360-6362.
[5]原麗欣.沙美特羅替卡松粉吸入劑治療塵肺并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觀察 [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3,5(10):930-932.
R563
B
1672-8351(2016)08-00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