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君 吳 晶(.常州市中醫醫院中心藥房 常州 3000;.常州市中醫醫院消化內科 常州 3000)
養胃湯聯合西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療效觀察
夏麗君1吳晶2(1.常州市中醫醫院中心藥房常州213000;2.常州市中醫醫院消化內科常州213000)
目的:觀察養胃湯聯合西藥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效果。方法:將我院收治的116例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58例行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58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養胃湯治療,治療后分析觀察兩組臨床療效和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觀察組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觀察到明顯不良反應。結論:對慢性萎縮性胃炎使用養胃湯聯合西藥治療療效顯著,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推廣。
養胃湯 慢性萎縮性胃炎 臨床效果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常見的消化內科疾病,近年來社會壓力的加大和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目前臨床尚無治療有效的西藥,我院自擬了養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常州市中醫醫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116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性29例,女性29例;年齡26~42歲,平均年齡(31.06±4.94)歲;病程1~15年,平均病程(6.85±4.26)年。對照組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齡24~41歲,平均年齡(32.64±4.82)歲;病程1~15年,平均病程(7.24±5.69)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慢性胃炎的中西醫結合診治方案[2]》的診斷標準:患者有胃脹、胃痛、噯氣、納呆、泛酸、便溏、消瘦等臨床癥狀;患者胃鏡檢查有胃黏膜灰白,黏膜變薄,有不規則的顆粒,斑點狀糜爛,黏膜下血管網顯露等現象。②患者臟器無嚴重受損。③患者未接受可能影響臨床效果的相關治療。④患者對治療所用藥物無禁忌或過敏。
1.3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患者口服奧美拉唑腸溶膠囊20mg/次,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添加養胃湯治療,1劑/d。具體組方為:黃芪20g、當歸15g、生地15g、地骨皮15g、白芷10g、蒲公英10g、旋復花10g、代儲石15g、竹茹10g、廣金錢草8g、豆蔻12g、石斛18g、荷梗10g、甘草10g,水煎至200mL,早晚分服。兩組治療均持續12周。
1.4評價指標
1.4.1療效:參考《慢性萎縮性胃炎中醫診療共識意見》[3]:①痊愈:患者胃脘脹滿、胃痛、噯氣等臨床癥狀消失,胃鏡檢查顯示胃黏膜恢復正常,病理檢查顯示萎縮的胃黏膜,腸化,異性增生消失。②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胃鏡檢查顯示胃黏膜紅白相間,病理檢查顯示萎縮的胃黏膜,腸化,異性增生減輕。③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減輕,胃鏡檢查顯示炎癥明顯減輕。④無效:未達上述標準為治療無效。臨床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
1.4.2不良反應發生率:觀察治療期間兩組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使用率(%)表示,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觀察組臨床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兩組均未觀察到明顯不良反應。

表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n(%)]
慢性萎縮性胃炎在中醫中屬“胃脘痛”,《壽世保元·心胃痛》[4]中有“縱姿口腹,恣飲熱酒煎煿……痰火煎熬,血氣妄行,痰血相雜,妨礙升降”,顯示其病因多為氣滯、痰濕、血淤等,對此,我院使用自擬方劑養胃湯治療。
養胃湯方中,黃芪、當歸、生地、石斛可養氣補血,滋陰生津,調和胃氣;地骨皮涼血除蒸,清肺降火,清熱消渴;白芷溫胃,蒲公英清胃泄熱,兩者合用能滅菌消炎;代赭石和旋復花平肝鎮逆,治噫、噎膈反胃、腸風;豆蔻辛,溫,歸肺、脾、胃經,能化濕行氣,溫中止嘔,開胃消食。竹茹清熱化痰,除煩,可治胃熱嘔吐;廣金錢草清肝熱,豆蔻健脾止泄,合用可調理肝脾;荷梗條暢胃氣;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通中有補,補中有通,使通補兼施,補氣益血,健脾養胃[5]。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為質子泵抑制劑。弱堿性藥物,服用后能迅速分布于胃黏膜壁細胞的分泌小管中,抑制壁細胞分泌膜中的H+,K+-ATP酶活[6],阻斷胃酸分泌,改善胃部微循環,保護黏膜。養胃湯連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可有效改善患者氣血平衡,使損傷的胃恢復健康。在本實驗結果中,觀察組臨床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均未觀察到明顯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養胃湯、西藥聯合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療效顯著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推廣。
[1]吳繼雄,鄧亞芳,方亮,等.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體內NF-KB和Bcl-2的表達及意義[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3,19(7):895-897,900.
[2]劉舟,張衛華,駱殊,等.孟景春教授論治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經驗[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9(5):486-488.
[3]王捷虹,沈舒文,趙燕,等.益氣養陰理氣化瘀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9(4):628-629.
[4]高京宏,任靜,王翠娟,等.健脾清熱化瘀法治療老年慢性萎縮性胃炎及對胃黏膜病理的影響 [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 (8):2257-2258.
[5]彭慶娟,蔡克銀.中西醫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研究進展[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7(3):359-362.
[6]王春微.中醫活血化瘀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48例[J].中國藥業,2013,22(16):101-102.
R573.3+2
B
1672-8351(2016)08-00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