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中(廣東省東莞市第五人民醫院 東莞 523000)
冠心病治療中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的對比分析
黃健中(廣東省東莞市第五人民醫院東莞523000)
目的:冠心病治療中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對比。方法:選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來我院接受治療的冠心病兼高血脂患者124例,采用隨機分組方式,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所有冠心病患者接受基礎藥物治療,觀察組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瑞舒伐他汀藥物治療,對照者給予阿托伐他汀藥物治療,對比兩組血脂降低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所有冠心病患者接受相應藥物治療1年后,血脂指標有所改善。觀察組高低密度脂蛋白(HDL-C、LDL-C)、三酰甘油(TG)及血漿總膽固醇(TC)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對于冠心病的臨床治療應用瑞舒伐他汀及阿托伐他汀等他汀類藥物均有輔助降血脂的功效,與阿托伐他汀藥物相比,瑞舒伐他汀對治療效果的改善更為明顯,值得臨床推廣。
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降脂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人體內冠狀動脈狹窄以及供血不足造成心肌供血障礙或者器質性病變的一種疾病,又稱缺血性心臟病[1]。近年來隨著人類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如何有效地給予冠心病藥物治療,保證患者生命質量,已經成為目前醫藥界必須面對的課題。引發冠心病的因素較為復雜,主要有高血壓、高血脂以及過量飲酒、精神因素等。臨床上對于冠心病建議盡早使用藥物進行治療以降低疾病風險。有資料顯示[2],使用他汀類藥物能夠有效預防冠心病,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本研究中針對冠心病采用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
1.1一般資料: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接受治療的冠心病患者124例,所有患者經冠狀動脈造影技術及心電圖檢查確診,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制定的冠心病診斷標準,且抽血進行血常規檢測確診為高血脂患者。采用隨機分組方式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62例,男性30例,女性32例,年齡43~69歲,平均年齡(52±3.8)歲;觀察組62例,男性31例,女性31例,年齡42~72歲,平均年齡(54±4.1)歲。所有入選的冠心病患者在給予治療前1個月內未服用過降血脂藥物(尤其是他汀類藥物),排除肝腎功能不全患者。兩組性別、年齡等無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冠心病患者接受基礎藥物治療:根據病情給予硝酸酯類藥物、抗血小板藥物、血管緊張素拮抗劑及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基礎治療。觀察組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瑞舒伐他汀藥物治療(10mg/次,1次/d,口服;浙江新東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3127);對照組給予阿托伐他汀藥物治療(10mg/次,1次/d,口服;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265)。所有患者治療1年,在此期間避免服用其他降血脂藥物。盡可能保證患者治療前后生活方式及用藥情況一致。
1.3療效評價:兩組均給予1年的藥物治療,空腹狀態下采血比較兩組給予藥物治療后血脂指標(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血漿總膽固醇)降低情況,同時記錄治療過程中及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進行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具有顯著差異。
2.1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血脂指標水平無差異(P>0.05)。兩組均接受為期1年的藥物治療,療程結束后,與治療前比較,兩組血脂指標有所改善。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TG、HDL-C、LDL-C及TC等血脂指標改善程度均較高。觀察組治療后TG、LDL-C及TC水平均低于對照組,HDL-C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對比(n=62,mmol/L)
2.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兩組治療期間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瘙癢、腹痛、便秘等不良反應。治療1年后,測定生理水平,觀察組出現1例谷丙轉氨酶輕度偏高現象,而對照組出現3例同類癥狀,均在可控范圍內,未進行任何處理,1個月內復查患者均恢復正常水平。兩組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肝腎功能損傷,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68%,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45%。
冠心病作為臨床上心血管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類疾病,發病人群中老年人居多。冠心病患者由于血液中脂質代謝異常,會出現脂質大量沉積于心臟血管內,導致心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極易引發多種心血管并發癥,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降低血脂水平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治療的關鍵。隨著臨床醫學藥物的發展,針對冠心病患者高血脂的癥狀臨床上主要采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治療,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3]。據報道,他汀類藥物能夠有效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以及致死率[4]。他汀類藥物作為常規治療冠心病的傳統用藥,除具有調脂的作用外,當患者處于早期時,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內皮的炎癥反應,起到抗炎作用,進而穩定斑塊,實現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5]。阿托伐他汀不僅能夠有效降低患者體內低脂蛋白及血漿膽固醇水平,對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也有降低作用[6],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混合型高血脂疾病[7]。但有文獻報道,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的輔助治療效果并不理想[8]。瑞舒伐他汀是一種新型的調脂藥物,屬于HMG-CoA還原酶抑制劑,作為第七種他汀類藥物,相對傳統他汀類藥物,藥物作用時間更久,生物利用度更高。此外,對于肝臟以及低親脂性有較強的選擇性[9],適用于經飲食控制和其他非藥物治療仍不能適當控制血脂異常的原發性高膽固醇血癥或混合型血脂異常癥[10]。據報道,建議瑞舒伐他汀藥物的使用遵循個性化給藥方案[11]。
本研究中,與治療前對比,兩組給予1年的治療后各項血脂水平(TG、HDL-C、LDL-C、TC)均得到明顯改善,說明阿托伐他汀以及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的治療中均起到良好的效果。觀察組各項血脂水平(TG、HDL-C、LDL-C、TC)改善程度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說明與阿托伐他汀藥物相比,瑞舒伐他汀對于冠心病的輔助治療效果更加明顯。有研究報道[12],相同劑量的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前者降脂幅度明顯優于后者,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瑞舒伐他汀藥物針對冠心病降血脂作用明顯,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安全可靠,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對于他汀類藥物治療冠心病臨床使用療程有待研究。
[1]石淑芳.阿托伐他汀與瑞舒伐他汀聯合規律運動對冠心病患者動脈彈性的改善效果觀察[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4 (6):510-512.
[2]陳靜.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大家健康,2014,30(12下旬版):170.
[3]馬江偉,喬增勇,張立,等.阿托伐他汀與瑞舒伐他汀對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后MCP-1、1L-10及其比值的影響[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0,4(12):2511-2514.
[4]陳豫賢.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20):100-101.
[5]鄭輝,林力敏.瑞舒伐他汀鈣治療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醫學工程,2016,23(2):183-184.
[6]牛甲民,尹杰.不同劑量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哈爾濱醫藥,2010,30(2):19-21
[7]盧毅.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對早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療效的對比研究[J].醫學信息,2013,26(2):48.
[8]張莉,任玉汝,張紅.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時肝功能損害的比較[J].中國實用醫藥,2014,5(2):163-164.
[9]胡鴻妍,王執兵.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管著的效果對比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4,5(3):75-77.
[10]吳丁燁,馮健,尤華彥,等.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對冠心病患者Rho激酶活性和內皮功能影響的比較[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3,21(1):52-56.
[11]李敬.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臨床對照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6):887-888.
[12]楊文,劉潔云,秦雷.瑞舒伐他汀與阿托伐他汀治療冠心病的療效對比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7(3):621-623.
R541.4
B
1672-8351(2016)08-0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