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月婷(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門診 湛江 524000)
醋酸甲羥孕酮治療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的效果探討
陸月婷(廣東省湛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門診湛江524000)
目的:研究醋酸甲羥孕酮治療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的效果。方法:試驗對象: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3例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患者。患者分組方法:抽簽法。83例患者分為組A和組B兩個組別。組A給予戊酸雌二醇治療;組B給予醋酸甲羥孕酮治療。觀察指標:①總有效率;②副作用和復發率;③治療前和治療后患者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PBAC評分。結果:①組B相比組A總有效率更高,其中,組A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分別為10例、21例、10例和75.61%;組B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分別為30例、10例、2例和95.24%,X2檢驗結果P<0.05。②兩組副作用和復發率相似,X2檢驗結果P>0.05,其中,組A出現3例輕微消化道不適,2例輕度肝功能異常;組B出現2例輕度肝功能異常,經護肝治療后緩解。兩組均各有1例復發;③治療前兩組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PBAC評分相似,t檢驗結果P>0.05;治療后組B相比組A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PBAC評分改善更顯著,t檢驗結果P<0.05。結論:醋酸甲羥孕酮治療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安全有效,可預防復發,值得推廣。
醋酸甲羥孕酮 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 效果
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是雌激素長期高負荷刺激下導致子宮內膜出現異常增生的病理學改變,患者癥狀、體征不典型,對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手術切除不可行,需采取藥物療法。近年來,拮抗雌激素效應的天然孕激素在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效果肯定[1]。本研究對醋酸甲羥孕酮治療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的效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試驗對象: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3例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患者。患者分組方法:抽簽法。83例患者分為組A和組B兩個組別。
42例組B患者中:年齡29~63歲,平均年齡(40.34±6.29)歲。輕度13例、中度20例,重度9例。月經量多和經期延長有24例,月經周期縮短有8例,月經紊亂10例。
41例組A患者中:年齡28~63歲,平均年齡(40.12±6.22)歲。輕度13例、中度19例,重度9例。月經量多和經期延長有23例,月經周期縮短有9例,月經紊亂9例。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P>0.05,研究有較強的可行性。
1.2方法
組A給予戊酸雌二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80036)治療,1mg/d,連續服用3個月。
組B給予醋酸甲羥孕酮(國藥準字H61021654;西安利君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治療。輕度30mg/d,中度90mg/d,重度200mg/d,治療3個月。
1.3觀察指標、評價標準
觀察指標:①總有效率;②副作用和復發率;③治療前和治療后患者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PBAC評分。
顯效:臨床癥狀改善80%以上,病理級別轉為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改善50%以上,病理級別從重度轉為輕度或中度,從中度轉為輕度;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和有效占總例數的百分比之和[2]。
1.4統計學方法:研究數據統計軟件為SPSS21.0;總有效率、副作用和復發率均統一以%表示,計數資料行X2檢驗。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PBAC評分均統一以(±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P<0.05。
2.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組B相比組A總有效率更高,其中,組A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分別為10例、21例、10例和75.61%;組B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分別為30例、10例、2例和95.24%,X2檢驗結果P<0.05,如表1。

表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例數(%)]
2.2治療前和治療后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PBAC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PBAC評分相似,其中,組B分別為(91.37±15.72)g/L、(10.95±3.92)mm、(151.97±21.72)分;組A分別為(91.95±15.16)g/L、(10.75±3.91)mm、(152.85± 21.16)分,t檢驗結果P>0.05;治療后組B相比組A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PBAC評分改善更顯著,其中,組B分別為(123.18±18.71)g/L、(0.54±0.19)mm、(34.58±13.26)分;組A分別為(110.43±16.29)g/L、(2.11±0.94)mm、(67.28±11.12)分,t檢驗結果P<0.05,如表2。
表2治療前和治療后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PBAC評分比較(±s)

表2治療前和治療后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PBAC評分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表示P<0.05;與組A治療后相比,*表示P<0.05。
組別 時期 血紅蛋白(g/L) 子宮內膜厚度(mm) PBAC評分組B 組A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91.37±15.72 123.18±18.71#*91.95±15.16 110.43±16.29#10.95±3.92 0.54±0.19#*10.75±3.91 2.11±0.94#151.97±21.72 34.58±13.26#*152.85±21.16 67.28±11.12#
2.3兩組副作用和復發率比較:兩組副作用和復發率相似,X2檢驗結果P>0.05,其中,組A出現3例輕微消化道不適,2例輕度肝功能異常;組B出現2例輕度肝功能異常,經護肝治療后緩解。兩組均各有1例復發。
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為子宮內膜增生亞型,以子宮內膜腺體細胞出現異型性為主要病理改變,患者細胞質減少,出現細胞間質萎縮纖維化和核異型性,同時,內膜腺體細胞下基底層也發生斷裂,可見部分細胞有一定侵襲傾向,患者以月經淋漓不凈、下腹隱痛和月經失調等非特異性癥狀為表現,早期診斷存在一定難度,多以子宮內膜異常增厚、月經失調就診而發現[3~4]。目前臨床對于絕經后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以手術切除治療為主,對育齡期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的治療仍存在較多爭議[5]。臨床多認為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的治療關鍵在于采用激素類藥物拮抗雌激素負載效應[6]。
醋酸甲羥孕酮為孕激素的一種,可直接作用于子宮內膜,促使其轉化和萎縮;還可作用于腦垂體,促進卵泡激素分泌,對卵泡激素、黃體生成素平衡進行調節,還可作用于持續增生的子宮內膜,促使其轉化為分泌期,從而有效止血。在停藥后,子宮內膜完整脫落,可發揮刮宮作用[7]。
本研究中組A給予戊酸雌二醇治療;組B給予醋酸甲羥孕酮治療。結果顯示,組B相比組A總有效率更高,其中,組A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分別為10例、21例、10例和75.61%;組B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分別為30例、10例、2例和95.24%,這跟于健[8]的研究結果有相似性,其研究顯示,醋酸甲羥孕酮治療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的療效95.92%顯著高于戊酸雌二醇治療組(81.63%),證實了醋酸甲羥孕酮治療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的療效。
另外,治療前兩組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PBAC評分相似,其中,組B分別為(91.37±15.72)g/L、(10.95±3.92)mm、(151.97±21.72)分;組A分別為(91.95±15.16)g/L、(10.75±3.91)mm、(152.85±21.16)分,t檢驗結果P>0.05;治療后組B相比組A血紅蛋白、子宮內膜厚度、PBAC評分改善更顯著,其中,組B分別為(123.18±18.71)g/L、(0.54±0.19)mm、(34.58±13.26)分;組A分別為(110.43±16.29)g/L、(2.11±0.94)mm、(67.28±11.12)分,t檢驗結果P<0.05,于健[8]的研究結果得出了類似的結論,說明醋酸甲羥孕酮治療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對于降低子宮內膜厚度和提高血紅蛋白水平,改善失血情況的明顯優勢。
兩組副作用和復發率相似,其中,組A出現3例輕微消化道不適,2例輕度肝功能異常;組B出現2例輕度肝功能異常,經護肝治療后緩解。兩組均各有1例復發,說明醋酸甲羥孕酮治療作用穩定且持久,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醋酸甲羥孕酮治療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安全有效,可預防復發,值得推廣。
[1]劉艷佳.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藥物治療效果分析[D].新疆醫科大學,2015.
[2]吳忠新,王沖,唐世玉,等.來曲唑治療子宮內膜增生癥的療效觀察[J].東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1(6):693-695.
[3]江濱.來曲唑治療74例子宮內膜增生癥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美學美容(中旬刊),2014,12(6):538-539.
[4]聶莉,章柏花,江麗琴,等.孕激素及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治療子宮內膜增生癥療效觀察 [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10):1007-1008.
[5]王植紅.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治療子宮內膜增生癥的臨床觀察[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3):232-233.
[6]周文蓮.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癥的治療體會[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17):2643.
[7]萬佩玲,王新.更年期婦女激素的替代治療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1,9(27):118-119.
[8]于健.醋酸甲羥孕酮治療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的療效觀察[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5,24(4):129-131.
R711.74
B
1672-8351(2016)08-00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