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霞 張秀娟(石嘴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石嘴山 753000)
品管圈在門診西藥房質量管理持續改進中的應用
孫麗霞張秀娟(石嘴山市第二人民醫院石嘴山753000)
目的:研究分析品管圈在門診西藥房質量管理持續改進中的應用價值。方法:2016年1~4月門診西藥房開展品管圈活動,所有藥師參與品管圈,根據工作崗位成立三個亞圈,各個圈組確定活動主題,并根據主題對藥房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改進對策,持續改進藥房工作質量。結果:門診西藥房實施品管圈后發藥差錯率為1.08,顯著低于實施前的5.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門診西藥房實施品管圈后藥師處理不合理老年藥方干預成功率為72.02%,顯著高于實施前的19.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門診西藥房藥師在發掘問題、腦力激蕩、溝通協調、團隊精神等方面的評分均顯著提高。結論:品管圈在門診西藥房質量管理持續改進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是質量管理持續改進的重要方法。
品管圈 門診西藥房 質量管理 持續改進
品管圈是目前醫院管理中重要的手段,有助于優化工作流程,改善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1]。我院門診西藥房于2016年1~4月實施品管圈管理活動,探討品管圈在門診西藥房質量管理持續改進中的應用價值,詳情如下。
1.1一般資料:我院門診西藥房于2016年1~4月實施品管圈管理活動,科室所有成員參與品管圈活動。
1.2方法
1.2.1品管圈成立:門診西藥房所有藥師參與品管圈活動,確定圈名,并根據藥房崗位不同成立亞圈,包括發藥圈、調配圈以及科研教學圈,不同亞圈圈員設定圈名,并選出各自圈主題,其中發藥圈主題為“提高老年患者不合理處方審出率”、調配圈主題為“降低藥品配發差錯率”,科研教學圈主題為“提高老年患者合理用藥干預成功率”,各個圈組均擬定活動計劃,給圈員分配工作,并詳細分解活動流程。
1.2.2現狀分析:三組圈員根據藥房工作流程分析藥房目前的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藥房的現狀進行把握,建立柏拉圖數據分析表。發藥藥師對不合理處方進行干預并做好記錄,不合理處方主要包括:用法用量錯誤、藥品與診斷不符、重復用藥、患者有藥品禁忌癥等,調配藥師記錄藥品差錯數據,調劑差錯主要包括藥品項、藥品數量以及取錯藥筐差錯等。圈員根據本圈組活動主題分析藥房工作中出現問題的原因,其中發藥藥師對不合理藥方干預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患者拒絕以及醫師堅持并雙簽字,采用魚骨法解析,發現患者拒絕的原因有患者怕麻煩、質疑藥師、怕得罪醫師等,醫師方面是由于臨床習慣、遵循臨床指南以及自尊心受挫等。藥品調劑差錯原因有藥師注意力不集中、環境嘈雜、藥品包裝相似、藥品位置相鄰等。
1.2.3對策:針對調配圈“降低藥品配發差錯率”主題,藥房對藥師進行專業培訓,并根據取藥高峰時間合理分配藥師工作時間,避免藥師工作疲勞而發生工作差錯。針對環境嘈雜問題,藥房開設用藥咨詢以及特殊服務窗口,為急診患者提供服務,并由醫療服務人員維護高峰時期患者取藥秩序,保證取藥環節井然有序。藥房將容易混淆的藥品予以公示,并分柜定點存放藥品,在相似藥品處貼警示標簽等。
針對發藥圈“提高老年患者不合理處方審出率”主題,藥房制定藥師干預流程,由藥師對處方進行審核,發現有問題處方先請患者找醫師修改,如果患者同意,則干預成功,如果患者不同意則請患者到藥物咨詢臺咨詢,請藥物咨詢臺藥師與主治醫師溝通,如果醫師同意,則患者找醫師進行修改,如果醫師不同意,則藥物咨詢臺藥師當面找醫師雙簽字。藥房制定藥師技能手冊,包括藥師應具備的基礎知識、發藥工作規范程序、藥物用法用量、藥物禁忌等,并制定處方問題分析手冊,如藥品不適宜、藥物用法用量不當、給藥途徑不當等,對藥師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
1.2.4統計學方法: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8.0對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效果確認
2.1.1有形成果:門診西藥房通過品管圈活動,各項數據均顯著下降,2015年9~12月實施品管圈活動前發藥差錯率為5.86,2016年1~4月實施品管圈活動后發藥差錯率為1.08,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2016年1~4月實施品管圈活動后藥師干預不合理處方成功率為72.02%,顯著高于活動實施前的19.48%,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1品管圈活動實施前、后發藥差錯率比較(n,)

表1品管圈活動實施前、后發藥差錯率比較(n,)
組別 構成比2015.9~12 2016.1~4 X2 P 5.86 1.08 27.71 <0.05例數 差錯例數88737 83333 ----52 9 ----

表2品管圈活動實施前、后藥師干預不合理處方成功率比較(n,%)
2.1.2無形成果:門診西藥房藥師在發掘問題、腦力激蕩、溝通協調、團隊精神等方面的評分均顯著提高,詳情見表3與表4。

表3無形成果評分標準

表4品管圈活動前、后無形成果比較(分)
2.2檢討和改進:單次品管圈活動的實施并不能完全解決門診西藥房中存在的問題,門診西藥房應循環開展品管圈活動,持續改進門診西藥房工作,提高藥房服務水平。
門診西藥房是患者就醫的重要環節,如果該環節工作出現差錯,會嚴重影響診療效果,可能引發多種醫療糾紛,不利于醫院的健康發展[2]。本次研究中,門診西藥房實施品管圈后發藥差錯率為1.08?,顯著低于實施前的5.8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門診西藥房實施品管圈后藥師干預不合理老年處方成功率為72.02%,顯著高于實施前的19.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品管圈活動在門診西藥房質量管理持續改進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品管圈活動起源于日本,是指在同一工作環境且工作性質相似的工作人員通過學習和運用品管方法發現、討論、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工作質量[3]。在門診西藥房品管圈活動中,藥師針對實際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分析,主動地發現、分析、解決問題,針對性、規范化解決對策的實施,能有效改善藥房工作質量,使發藥差錯率降低,對不合理老年處方干預成功率提高,保證了患者用藥安全。活動中門診西藥房藥師在發掘問題、腦力激蕩、溝通協調、團隊精神等方面的評分均顯著提高。藥師主動工作的積極性得到改善,專業知識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增強了藥師對工作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為門診西藥房工作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礎[4]。總之,品管圈在門診西藥房質量管理持續改進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是質量管理持續改進的重要方法。
[1]施政,王建平.品管圈活動在醫院藥劑科工作質量管理中的實踐[J].中國藥房,2011,22(13):1183-1184.
[2]鮑仕慧,白少華,王增壽,等.品管圈在門診西藥房工作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中國藥房,2011,17(21):1956-1958.
[3]何柳君,曾志濤,周京輝,等.某院門診西藥房處方調劑差錯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國醫藥科學,2013,19(2):149-150.
[4]藍海珍,傅帥,歐陽玉龍.品管圈在降低我院門診西藥房發藥差錯率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5,22(2):105-107.
·調查與分析·
R952
B
1672-8351(2016)08-0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