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麗(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人民醫院 呼和浩特 010020)
我院2015年門診抗菌藥物的應用分析
劉玉麗(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呼和浩特010020)
目的:通過對我院門診處方的調查分析,了解醫院抗菌藥物的應用現狀,并對其合理性進行分析。方法:隨機抽取2015年門診處方3100張,對抗菌藥物應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結果:門診抗菌藥物的使用率為37.6%,抗菌藥物單用率為86.68%,二聯用藥占13.06%,三聯用藥占0.26%。一線、二線抗菌藥物所占比例分別是62.5%和37.5%,未見三線抗菌藥物。結論:我院抗菌藥物總體應用合理,但仍需改進、提高。
抗菌藥物 合理用藥 處方 門診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廣泛,如何合理使用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問題,反映了臨床醫生的用藥水平和藥師藥學服務的深度。為了了解《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實施后我院門診處方抗菌藥物的應用情況,作者對我院2015年的門診處方使用抗菌藥物情況進行調查分析,總結如下。
1.1資料來源:隨機抽取本院2015年不同月份門診處方3100張。
1.2調查方法:統計抗菌藥物處方數及占總處方數的比例,各種抗菌藥物的劑型、規格、用量、實際用藥天數、用法及總用量。以用藥頻度(DDDs)表示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DDDs=某藥的總用量/該藥的限定日劑量(defened daily dose,DDD)。限定日劑量是指為達到主要治療目的的平均日劑量,以《新編藥物學》[1]及藥品說明書規定的日劑量為準。
2.1抗菌藥物的使用率:3100張處方中,使用抗菌藥物處方1165張,抗菌藥物使用率為37.60%,其中使用一種抗菌藥物的處方1013張,占86.68%,2種抗菌藥物聯用149張,占12.80%,三種抗菌藥物聯用3張,占0.26%;共使用抗菌藥物1375次,其中,一線抗菌藥物使用859次,占62.50%,二線抗菌藥物使用516次,占37.50%,未見三線抗菌藥物的使用。涉及的口服和注射抗菌藥物共18種。
2.2抗菌藥物的使用種類:我院常用抗菌藥物8類,40多個品種,具體使用情況見表1。

表1各類抗菌藥物使用排序(n=1375)
2.3抗菌藥物的聯合使用情況:2種抗菌藥物合用主要有7種方式,三種抗菌藥物合用有2種方式,使用情況見表2。

表2抗菌藥物的聯合使用情況
2.4抗菌藥物的DDDs排序:將抗菌藥物DDDs排序,可以清楚看出抗菌藥物在臨床的使用頻率,1~10位為使用最頻繁藥物。結果見表3。
3.1抗菌藥物應用分析:在本次調查中,本院門診處方抗菌藥物使用率為37.60%,與WHO規定的成人用抗菌藥物的標準(<30%)尚有一定差距[2]。抗菌藥物單用率為86.68%所用藥物均為一線、二線抗菌藥物,符合《處方管理辦法》和《抗菌藥物分級管理辦法》上規定的門診禁用三線抗菌藥物的原則。從用藥頻度看,使用較多的為一代頭孢菌素類、喹諾酮類及大環內酯類,說明我院臨床醫師抗菌藥物的使用較謹慎。排前十位的抗菌藥物多為注射劑,說明注射劑抗菌藥物使用率偏高,應加強對臨床醫師的考核,降低注射劑使用比例。

表3抗菌藥物的DDDs排序
3.2抗菌藥物聯合用藥分析:本次調查中顯示2種抗菌藥物聯用率為13.06%,3種抗菌藥物聯用率為0.26%,所占比例較少但也存在一定問題。
3.2.1重復給藥:如克林霉素+替硝唑,克林霉素和替硝唑的共同特點是對厭氧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抗菌譜相似,沒有必要聯用。
3.2.2給藥方案不當:個別門診抗菌藥物處方將青霉素、頭孢呋辛1d劑量集中在一次給藥,這是缺少科學依據的。β-內酰胺類抗菌藥屬于時間依賴性藥物,最大效能取決于血藥濃度高于最低抑菌濃度MIC的時間,而與最高濃度無關,一般6~8h給藥一次。
3.2.3藥理拮抗:《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指出,作用機制相同的抗菌藥物不宜聯用。調查發現幾例同類抗感染藥聯用情況,如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洛緩釋片,阿莫西林、頭孢克洛均是β內酰胺類廣譜抗菌藥,屬繁殖期殺菌劑,兩類藥作用靶位相同,不宜聯用。
3.2.4配伍不當:最典型的是殺菌藥與抑菌藥合用。如喹諾酮類(頭孢菌素類、青霉素類)+大環內酯類、青霉素類是繁殖期殺菌劑,對靜止期的細菌抗菌作用甚微或無作用,大環內酯類屬快速抑菌劑,使細菌基本處于靜止狀態,合用會降低抗菌作用。
3.2.5不良反應相加:表2顯示,克林霉素類+氨基糖苷類這一聯用方式在抗菌藥物聯用中占有一定比例,主要是克林霉素磷酸酯+阿米卡星聯用對神經肌肉傳導抑制加強,應盡量避免聯用。處方抽查顯示,我院門診抗菌藥物的應用還存在不少問題,對抗菌藥物要做到合理使用,關鍵在于提高臨床醫師合理用藥的認識,嚴格掌握適應癥,以藥物抗菌譜、病原學檢查、藥敏試驗結果及患者臨床特征為選藥的重要依據,另外,加大監督檢查的力度,使不合理使用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1]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第1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3788-13789.
[2]WHO/DAP/ZNRUO.How to Investigate drug Use in Health Facilities[S].WHO Geneva,1993:74.
Analysis of Antibiotics Administration Situation of Prescriptions for Outpatient
Liu Yuli(Inner Mongolia Medical College Af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hohhot,010020)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administration situation of antibiotics for outpatients in our hospital,so that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could be promoted.Methods:3100 copies of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in 2015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and the 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s was investigated.Results:The administration rate of antibiotics in outpatient service was 37.6%,in which the rate of single antibiotics administration was 86.68%,the rate of concomitant antibiotics administration was 13.6%,and the rate of triple administration was 0.26%.The proportion of first-class antimicrobial drug use was 62.5%,and second-class was 37.5%,while third-class antimicrobial were not seen used.Conclusion:The 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is rational basically,however,there is still room for promotion in this area.
Antimicrobial drugs Rational use of drugs Prescription Outpatient
R95
B
1672-8351(2016)08-01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