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航(深圳市復亞醫院 深圳 518000)
小兒燒傷手術麻醉維持應用七氟醚和丙泊酚的效果對比
王飛航(深圳市復亞醫院深圳518000)
目的:分析研究小兒燒傷手術麻醉維持使用七氟醚以及丙泊酚的方法以及麻醉效果,為臨床提供依據。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小兒燒傷手術患者資料80例實施回顧性分析,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麻醉維持使用七氟醚,對照組麻醉維持使用丙泊酚,兩組手術之前全部肌肉注射阿托品,劑量為0.01mg/kg,在手術之前30min注射,進入手術室之前建立靜脈通道,對照組通過微量注射泵持續輸注丙泊酚,劑量為每小時3~8mg/kg,觀察組給予七氟醚1%~4%吸入,記錄兩組麻醉效果,對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兩組T1時MAP以及HR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T4時HR以及SPO2比較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以及拔管時間全部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針對小兒燒傷手術選取七氟醚進行麻醉維持,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以及拔管時間全部低于使用丙泊酚麻醉維持,對于手術之后呼吸功能恢復以及精神狀態恢復起到促進作用,應該在臨床推廣。
小兒燒傷手術 七氟醚 丙泊酚 麻醉維持
小兒患者的機體調節能力相對比較差,對于體液丟失的耐受性低于成人,呼吸系統以及循環系統代償能力有限,出現燒傷之后病情通常比成人重,在圍手術期非常容易出現缺氧以及休克現象,麻醉蘇醒延遲對于患兒的影響極大[1]。七氟醚屬于一類吸入性麻醉藥物,血流動力學比較穩定,麻醉深度以及蘇醒速度易掌握,在小兒手術中應用比較廣泛[2]。本文選取80例小兒燒傷手術患者資料實施回顧性分析,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麻醉維持使用七氟醚,對照組麻醉維持使用丙泊酚,記錄兩組麻醉效果。
1.1基本資料: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80例小兒燒傷手術患者資料實施回顧性分析,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齡1~8歲,平均年齡(3.6±1.8)歲,體重8.8~31.1kg,平均體重(19.2±2.2)kg;電擊傷8例,熱液燙傷50例,火燒傷22例;燒傷總面積在6%~60%之間,排除吸入性損傷,通過削痂清創植皮手術治療40例,通過切痂輻射照豬皮以及異體人皮手術治療40例,全部平穩度過休克期;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0例,對照組40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沒有明顯的區別(P>0.05),可以實施比較。
1.2方法:兩組手術之前全部肌肉注射阿托品,劑量為0.01mg/kg,在手術之前30min注射,進入手術室之前建立靜脈通道,觀察組和對照組麻醉誘導方式相同:丙泊酚1.5mg/kg,芬太尼4g/kg,咪達唑侖0.1mg/kg以及阿曲庫銨0.8mg/kg;進行氣體插管之后實施機械通氣,潮氣量保持在8mL/kg,呼吸頻率保持在每分鐘16~20次,呼吸比保持在1∶2[3];對照組通過微量注射泵持續輸注丙泊酚進行麻醉維持,劑量為每小時3~8mg/kg;觀察組給予七氟醚1%~4%吸入;需要的時候為靜脈推注阿曲庫銨以及芬太尼,依照生命體征以及麻醉深度調整七氟醚以及丙泊酚濃度,手術結束之前5min停止使用七氟醚以及丙泊酚,當手術結束之后自主呼吸恢復選取阿托品以及新斯的明抗麻醉藥治療,同時將氣管導管拔除[4]。
1.3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手術過程中的HR、ECG、SPO2、BP、Pet-CO2以及呼吸末七氟醚濃度;記錄兩組麻醉之前、麻醉誘導之后、麻醉手術開始之后、麻醉手術30min以及拔管5min的HR、SPO2和MAP值;記錄兩組手術時間、蘇醒時間以及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對于兩組蘇醒情況給予評分:處在平靜睡眠狀態為1分;清醒保持安靜為2分;易怒出現哭喊為3分;無法控制哭喊為4分;無法安靜,精神不振為5分;其中4分、5分屬于蘇醒期躁動狀態[5]。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5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實施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麻醉誘導之后MAP以及HR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拔管5min時HR以及SPO2比較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數值見表1;觀察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以及拔管時間全部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詳細數值見表2。

表1觀察組和對照組各時間點HR、SPO2以及MAP對比

表2觀察組和對照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以及拔管時間對比(min)
七氟醚屬于一類對于呼吸道刺激比較小、誘導速度快并且安全性高的麻醉藥物,現在臨床小兒手術中應用比較廣泛,與丙泊酚對比,通過七氟醚麻醉誘導過程中無需加入肌松藥物以及鎮痛藥物[6]。分組研究顯示,觀察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蘇醒時間以及拔管時間全部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針對小兒燒傷手術麻醉維持選取七氟醚效果顯著,患兒血流動力學穩定,蘇醒時間快,麻醉維持效果顯著優于丙泊酚,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張學康,趙為祿,徐琳,等.七氟醚與丙泊酚用于小兒燒傷手術麻醉維持的比較[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7):647-649.
[2]張瑜,章綿華,徐海容,等.七氟醚面罩吸入麻醉在小兒燒傷換藥中的應用[J].微創醫學,2009,4(6):643-644.
[3]魏靈欣,鄧曉明,劉建華,等.小兒丙泊酚、雷米芬太尼全憑靜脈麻醉與丙泊酚、芬太尼和氧化亞氮的比較[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4,22(2):111-112.
[4]李子剛,陳虹.七氟醚吸入麻醉誘導與異丙酚靜脈麻醉誘導的臨床比較[J].浙江預防醫學,2015,17(11):75-76.
[5]康群軍,余群洪,胡安根,等.小兒燒傷原因及臨床特點[J].井岡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7(1):111-112.
[6]王曉東,楊靜,李敏,等.小兒燒傷原因及臨床特點[J].內蒙古中醫藥,2011,8(1):90.
R726.1
B
1672-8351(2016)08-01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