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
(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650)
擊劍選材對青少年兒童真假左力手的辨別
宋健
(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650)
本文通過愛丁堡偏手性心理測量表等方法,對四名青少年兒童擊劍運動員進行真假左力手測試,通過測試結果來辨別運動員的左力手,用真實的數據為擊劍選材提供了科學依據。
擊劍;青少年;兒童選材;左力手
1.1 擊劍選材
青少年兒童運動員選材是競技體育的開始,擊劍運動員首先要做好選材工作才有利于今后的發展。擊劍項目的選材,首先需考慮少年、兒童的遺傳規律,以及其成長特征,同時依據各劍種的不同項目特征,以教練員的執教經驗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如測試和調查以及評價、預測等,篩選出有一定先天優勢的少年兒童。
目前對于擊劍運動員的身體形態特征要求體型勻稱、四肢修長且直,前臂長與上臂長比值相對較大,小腿長與大腿長比值相對較大,手掌腳掌面積大、手指腳趾纖長且能充分伸展,肩寬平展,呼吸差、上臂圍松緊指數及指間距較大,同時要求肘關節不可過伸,反張不可超過10°,外翻不可超過15°,臀肌緊實上翹,膝關節細,脛膝骨遠端圍度小,跟鍵長而清晰有力,足弓高。
此外,從左手擊劍運動員在擊劍比賽中的上佳表現來分析,多用左側肢體對運動員右腦產生一定的刺激,進而影響他們的成績,而在擊劍比賽中,是以對身體規定部位為進攻有效目標,按規則進行格斗,擊中對方有效部位才能得分。對于重劍項目而言,因其規則與花劍、佩劍不同,無主動權之分,僅僅依靠裁判器判斷擊中對方的先后順序,裁判器的判斷方法以1/4s為節點,若雙方隊員擊中對方的時間差小于1/4s,那么則視為同時擊中,雙方同時得分,而當擊中對方的時間差大于1/4s,那么僅先擊中者得分,因此,重劍是一項更注重反應,速度,誰快誰得分的擊劍項目。正是因為左手運動員條件反射和動力定型形成的生理機制和右手運動員神經學上的差異,左手運動員對擊劍運動來講占有一定的先天優勢,所以在擊劍青少年兒童運動員選材中會重點去發現左力手選手。
1.2 左力手優勢機制
左力手俗稱左撇子,在某些競技體育項目中,左力手運動員的先天優勢一直備受學者們關注。曾經有學者通過棒匡實驗,對同意電休克的抑郁性患者進行了場依存性的研究,結果顯示,通過電休克暫時性抑制右半球的功能時,即只有左半球參與活動時,患者的判斷一般是獨立于場的;而當左半球的功能被暫時性壓抑時,也就是說僅右半球參與活動時,患者的判斷一般是依存于場的。根據場依存性理論,若人的判斷是獨立于場的,其依賴的是自身的肌肉或是前庭器官的本體感覺,而當判斷是依存于場時,其依據則主要是參照物。由此可見,左半球大腦的工作形式主要以分析為主,右半球大腦的工作則注重信息整體性。這次研究充分證實了左右腦的分工,說明左腦為人體的分析中心,而右腦則是綜合中心。
其他對于左右半球的研究比較成熟、認可度較高的,是通過綜合運用運動學特征、生理學、心理學機制等,主要包括:①左力手的特質與大腦結構有關。左半球大腦支配著人體右半身的活動,它的主要功能有語言處理及邏輯推理、數字運算及抽象思維和分析等;右半球大腦則負責支配人體左半身的活動,其功能主要有節奏及總體形象、空間概念、想象和音樂等等。左右兩半球經胼胝體相連,胼胝體是連接兩半球的橫向神經纖維,負責左、右半球之間神經信息的傳導。而左力手的人群其胼胝體更發達。②大腦左半球主要負責分析、邏輯思維、言語等功能,因此當運動員接觸新動作、學習新技能時,對動作結構的分析以及技戰術的診斷則主要依賴于左半球大腦進行學習和信息的加工。而右半球大腦則在非語言和直接以及完形等綜合性方面占有一定優勢,因此當運動員在學習新動作等之后,將其進行整合、執行時,以右半球的參與為主,他可以將信息轉化為整體性的圖像,而不是像左半球的功能以分析為主。換而言之,屬于分析中心的左半球是學習動作的機構,而屬于綜合中心的右半球則是掌握新動作以及執行的機構。所以,右腦的專屬功能(信息整合和執行)是左力手優勢的最主要的心理和生理學機制。③左力手運動員的空間認識、形象思維能力較強。不同半身的肢體運動會使相應的大腦半球越來越發達,由此影響本大腦半球所負責的人體的各項功能,從而形成良性的循環。左力手運動員顯然日常生活、訓練多用左邊肢體,右半球大腦得到相應改善,也因此左力手的右腦更發達,思維偏向右腦模式。因此,左力手運動員的空間思維、整體性思維以及知覺等方面的能力相對更有優勢些。④相對而言,左力手運動員較靈敏。由于左邊肢體靠右半球支配,因此左力手運動員在在空間感和視覺等方面相對而言優于右力手,體現在動作上便是快、準、狠。根據神經傳輸路線,運動員從“看”到“動”,左力手運動員的神經傳導為“大腦右半球—左手”,而右力手運動員的神經傳導線路為“大腦右半球—大腦左半球—右手”,因此左力手運動員的神經傳導更便捷,有研究證明,大腦通過中樞神經傳遞信息到身體的左側比傳遞到右側快15‰秒,這使左力手的動作更敏捷。
但現實中,會遇到假左力手運動員現象,這類運動員是在自己喜歡或外人強迫等條件下用左手,漸漸習慣了左手運動,但他本人并不是真正的左力手。為了能夠辨別其到底是真左手還是假左手,對其進行相關測試很有必要。通過測試來分辨其到底是真左手還是假左手,以便為擊劍運動員更好地選材提供理論依據。
2.1 測試對象
選取擊劍隊四名青少年兒童運動員,其中鄭××為受試者,其他三名為對照者,對照者中賀××是一名左力手,其他兩人是右力手,四名運動員均10歲,受訓年限相當。
2.2 測試方法
方法一:反應時測定儀進行測定
(1)真左手與真右手的運動員與此案例運動員進行選擇反應時測試,重復2次測試,測試條件相當。具體操作如下:先對所有人進行右手選擇反應時的測定,再進行左手選擇反應時的測定;之后再次重復測定右手選擇反應時與左手選擇反應時。
(2)真左手與真右手的運動員與此案例運動員進行光反應時測試,測試條件相當。(按照選擇反應時的順序先右手再左手)
方法二:愛丁堡偏手性心理測量量表測試
注:選擇選擇反應時重復測2次,光反應時測試一次;因為選擇反應更能說明問題,判斷真假左手。測試結果如表1。

表1 愛丁堡偏手性心理測量量表測試結果
方法三:擊中率測試
測試方法:在擊劍靶中心位置標畫一個直徑2.5cm的圓圈,保持劍靶一定距離,手持劍弓步擊中圓圈,左右手每組10個弓步刺,每只持劍手分別進行三組計算擊中率。測試結果如表2。

表2 擊中率測試結果
愛丁堡心理量表的測試結果是,對照者戴××、利××其得分都是1分,所以兩人是全右手即真右手。而另一名對照者賀××為-0.54分(<-0.05,>-1)為混合左手。而受試者鄭××得分為 0.88(<1),其為混合右手,更偏向右手。而測驗結果正反應了他們在平時訓練中的真實情況;賀××本身就是左撇子,而戴××、利××原本就是全右手;而不知道是真假左力手的鄭××左手練劍沒出什么成績,而能較好在日常生活中用右手完成生活瑣事,所以是混合右手更偏右手。
從選擇反應時測試結果可以看出鄭××右手選擇反應時為0.6571左手選擇反應時為0.75345;明顯右手比左手更快,說明其是真右手。
通過左右手選擇反應時的測定也真實的反應出受試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左右手的真實情況即明顯是真右手。而對照者戴××、利××原本就是真右手,所以右手反應時間明顯快于左手。(0.6218<0.6518,0.60695<0.6893)賀××雖然是真左力手,可是右手反應時間會快于左手(0.62335<0.7081)是由于在進行左手選擇反應時測試時受試者為了求快導致其不穩定所造成的,從錯誤次數也可以看出左手兩次測試錯誤次數都比右手多。
從光反應時測試可以得知鄭××左手反應時明顯快于右手(0.7586<0.8832),但是左手失誤次數比右手多,說明其是混合右手中的偏右手。而賀××左手反應時明顯快于右手(0.5805<0.6319),正說明了其是真左力手的事實。戴××反應時右手比左手快(0.6021<0.6570)、利××反應時出現左手比右手稍快(0.6053<0.6893)的原因是由于右手在測試時為了求快導致其不穩定,錯誤次數也比左手多。
從擊中率測試結果,先來看看左手數據,鄭××的左手擊中率能達到56.7%,而對照者三人中,只有賀××的左手擊中率達到70%,其他兩人只有20%和23%,這是因為賀××本身就是左力手,而另兩名對照者都是右力手。再來看看右手擊中率數據,鄭××的右手擊中率也能達到43%,賀××只有23%,另兩人戴××和利××分別是60%和70%。如果從左右手擊中率的差值來看,我們就能看出問題所在了,鄭××的左右手擊中率的差值是13.7%,賀××的擊中率差值是47%,戴××的擊中率差值是40%,利××的擊中率差值是47%,四人中只有受試者鄭××的左右手差值只有13.7%,而其他三名對照者左右手擊中率的差值都達到了40%以上,這就說明鄭××實際是一名混合力手選手,他的左手擊中率雖然能達到56.7%,只能說明他一直用左手練習擊劍,對劍的控制比右手要好一些,但同時能看到他的右手擊中率也能達到40%,這是其他對照測試者用反手都不能達到的成績,對照者左右手的差值數據都比較大,只有鄭××的差值最接近。
綜上所述受試者鄭××經過愛丁堡心理量表、反應時測試,以及擊中率測試,其為混合右手偏右力手,那么在以后訓練中教練可以嘗試用其右手進行相應的運動訓練。而對照者賀××為混合性左手也反映了其在生活中的真實情況,戴××、利××為真右力手的測試結果與他們實際情況相符合。
所以經過愛丁堡心理量表測試、選擇反應時和光反應時測試都能反應運動員使用左手還是右手的真實情況,所以測試方法有效。
[1]陳金初.擊劍運動員選材[J].體育科研,2007,28(06):75~77.
[2]姚春生.對擊劍左手沖刺進攻特點的研究[J].2011,05,167~168.
G885
A
1004-7344(2016)06-0028-02
201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