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洪浩
(巴州潔源排水有限公司 新疆庫爾勒 841001)
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評價方法探討
呂洪浩
(巴州潔源排水有限公司 新疆庫爾勒 841001)
城鎮污水處理廠是城鎮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對人們生活環境條件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為了方便污水處理的操作快捷,以及出于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考慮,許多污水管理廠的資源利用率低下,形成水資源的浪費和造成二次污染,嚴重削弱了污水處理的社會功能性。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對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評價方法做一個探討。
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評價方法
作為生命之源,水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作為基礎性的自然資源,是生態和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由于水資源的日益緊缺,也成為了重要的經濟資源,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緊缺的國家,尤其是地處西北的新疆、青海等地,氣候干旱,水資源的緊缺現象尤為急迫,在這種情形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就更顯得彌足珍貴。城鎮污水處理廠擔負著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重任,其運行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著水資源重復利用的效率。
工藝先進、運行管理良好的污水處理廠,可以有效的處理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避免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尤其是對水體的重復污染,并可以將處理過程中的其它產物得到合理使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而工藝落后、管理混亂的污水處理廠,不僅難以有效發揮污水處理的作用,還會在處理的過程中造成對環境和水資源的二次污染[1]。因此,建立完善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評價方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在國外已有著較為成熟的經驗,形成了比較成熟的管理評價體系[2]。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以及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一方面以先進的現代科學技術,運用自動控制系統,從質量上保障污水處理的運行管理,另外一方面制定了完善的污水處理、水務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為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建立綜合性的評價體系,形成了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綜合管理評價體系。
為應對水資源短缺的危機,我國推行了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戰略,一方面遏制水資源污染的加劇態勢,另一方面對污水處理和重復利用技術進行了大力發展。將污水處理事業規定為我國“十三五”期間環境保護發展的第一重點領域,出臺各類污水處理相關支持政策,并對我國現有污水處理廠進行升級改造。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上污水處理設施和污水處理能力增長最快的國家,據統計,截止2010年9月,我國建成2630座污水處理廠,在建污水處理廠1849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22×107m3/d,預備能力達到0.49×107m3/d,全國處理率達到77.4%,而到2015年,我國污水處理率已達93%以上[3]。
然而,城鎮污水處理事業迅速發展的過程中,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我國污水處理“量”上的突飛猛進基礎上,對污水處理的“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污水處理廠由于技術落后,導致運行管理中面對急劇增加的污水處理量,難以達到國家規定的污水排放標準,對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附加產物,沒有良好的處理手段,形成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2.1 城鎮污水處理廠存在著設施閑置,資源浪費的情況
部分城鎮污水處理廠由于建造年代較早,污水處理技術較為落后,管理水平難以跟上,專業人才缺乏。由于污水處理的過程和設備技術操作較為復雜,導致一些污水處理設備不能正常運轉,同時因為運行經費的不足,一些污水處理廠處在停產狀態。加之為降低運行成本,提升經濟效益的觀念,甚至出現污水處理廠停機偷偷排放污水的事件,運行管理中的這些問題,導致了一些污水處理設備閑置,未能有效發揮作用。
2.2 城鎮污水處理廠事故發生率高,難以保證穩定有效運轉
污水處理是一項涉及多方面因素的綜合性工程,具備很強的專業性,在操作人員的專業素養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要求具備物理、化學、生物、環境等方面的專業知識。由于專業人才的缺乏,污水處理廠在運行過程中出現技術工藝方面的問題難以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從而導致技術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難以保證污水處理廠穩定有效的運轉。
2.3 污水處理技術落后,部分高濃度工業廢水難以得到有效處理,達不到國家排放標準
由于污水處理在“質”上的有待加強,加之建設污水處理廠由于資金、工藝設備等方面的限制,城鎮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能力上存在不足,難以達到國家新的排放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在技術保障上的落后,使得在高濃度的工業廢水處理上有所欠缺,許多高濃度工業廢水進入污水處理廠后,帶來極大的沖擊,甚至破壞污水處理系統,造成重大的損失。污水的處理工藝較為簡單,未能達到對多方面因素的統籌考慮,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升級改造,已是勢在必行。
2.4 污水處理副產物,不能得到合理利用,形成二次污染
污水處理過程中,會產生重金屬、有機物等副產物,由于城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過程中,往往只重視污水處理后水的“質”和“量”,而忽略整體過程的“質”,就導致對含有大量副產物的污泥,沒有合理有效的處置措施。這些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機物、重金屬和病菌[5],尤其是污水處理過程中的初沉池,產生的污泥含有大量致病菌,極易成為傳染源。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如果不經過有效處理,不僅會導致疾病的傳播,同時在堆積的過程中,隨著降水等現象或是滲入地下水,再次進入水循環系統,造成二次污染,削弱污水處理的效果,危害人們生命健康。
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進行評價,要綜合各方面因素,科學合理的制定相關指標,才能有效的提升運行管理的成效,保證污水處理廠能夠在有效發揮功能的同時,取得在經濟上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排水專業委員會語2008年開展了一次關于污水處理廠運行的系統考核,可以視為我國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評價的開端。對污水處理廠按照建設規模進行了劃分,分為大型、中型、小型三類,依據《城鎮污水處理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9-2002)、《城市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CJJ60)、《城鎮污水處理泥質標準》(CJ247-2007),制定了污水處理廠評價標準,包括污水有效處理量、污水污泥處理質量、運行成本、和污水處理單耗、生產運營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并且對每一個方面都做出了相應的比重。為促進節能減排,保證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高效、經濟、穩定運營,提升運行管理水平制定了評價指標初級模式[6]。
考慮城鎮污水處理廠的社會影響、經濟影響、環境影響、運行管理等多個方面因素,建立基于模糊數學基礎上的綜合評價方法,對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促進污水處理廠的自我完善,有著積極重要的作用。
確立完善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綜合評價指標,包括一級指標和二級評價指標,并給出相應權重,以保證對污水廠護理廠的規范化管理。污水處理廠的一級指標權重如表1所示[7]。
此外,城鎮污水處理廠的綜合評價的體系指標還應該包括設備運行指標、水質指標、能耗指標、生態保護指標、經濟指標等各方面的全方位評價指標,對其進行全面績效考核,以達到促進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改善運行管理的目的。
通過引入先進技術,引進先進設備或是升級舊有設施改變技術工藝落后的局面,達到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提高污水凈化質量的評價指標;引入專業污水處理人才和開展員工專業培訓改善專業人才匱乏的局面,保證城鎮污水處理廠的安全穩定運行;對尾水、污泥等合理處置、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同時避免二次污染的發生;統籌完善排污收費體系,保障污水處理廠的經濟效益。

表1 污水處理廠一級指標權重
完善和推行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評價方法,讓污水處理廠不僅能有效發揮在處理污水“量”上的作用,也能順利完成在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發展過程中污水處理向“質”的方向的轉化,使城鎮污水處理廠物盡其用,為我國的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起到應有的作用,為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發揮出積極的促進作用,為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后盾。
[1]卜曉明.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評價方法研究[D].北京工業大學,2012.
[2]李為.城市污水處理工藝的能耗評價體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0.
[3]馬威.小城鎮污水處理適用技術工藝的分析與評價[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3.
[4]陳明,安康,宋海濤,王金洲,范舉紅.小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問題探討[J].給水排水,2011,S1:93~96.
[5]萬玉山,黃利,涂保華,彭明國,雷春生.小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管理及排污收費研究[J].生態經濟,2014,10:186~189.
[6]王耀琴.小城鎮水環境污染綜合防治路線的探討[D].西南交通大學,2004.
[7]鄭麗麗.城鎮污水處理廠減排效率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3.
X703
A
1004-7344(2016)06-0109-02
2016-2-7
呂洪浩(1973-),男,漢族,工程師,主要從事給排水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