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群英
中圖分類號:F2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7-000-01
摘 要 2016年5月1日,醞釀已久的“營改增”稅制改革正式在全國推開,將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確保所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這是中國稅收法制建設的一個里程碑,影響龐大的企業群納稅規模的改變,營改增的背景、營改增后對各行業稅負的影響,都需要我們深刻理解。
關鍵詞 營改增 稅負 法制建設
一、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的必要性
(一)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有力推動稅收法制建設
改革前我國的稅制結構是以貨物和勞務稅為主體,這種增值稅和營業稅兩稅并存的稅制格局是1994年稅制改革確立的。營業稅的計稅方式針對各環節企業的全額營業收入征收,沒有考慮各環節重復計稅,企業購置設備擴大再生產設備設施不能抵扣;企業從事日常經營中經營支出不能抵扣;企業從事勞務互供不能抵扣等特點,不利于促進企業擴大生產規模。而增值稅一般計稅方法基本出發點是對生產經營環節的增值部分計征額款,消除了各企業與整個流通環節重復征稅的優勢,因此從整個生產鏈上進行專業分類,確定不同稅率,調節收入在各行業之間的分配關系,才能達到宏觀調控的目標。
(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著實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我國改征前增值稅和營業稅并存的稅制格局于1994年開始形成,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經濟主體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形式并存,產業鏈短,服務業不發達,企業大多社會功能強,因此重復征稅矛盾不突出,在稅制上粗放型管理即可適應當時計劃性較高的經濟模式。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服務業不斷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出現了有別于傳統服務業的分工精細化、產業融合化、業態新型化、服務國際化的特征,服務企業后發展越來越專業化。我國傳統的服務業稅制矛盾比較突出。
主要的矛盾在于:一是制約了各產業之間的專業化分工和協作發展;二是影響了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客觀上造成了鼓勵制造業、限制服務業的結果;三是不力于我國提升國際競爭能力;四是我國增值稅抵扣鏈條不完整。因此,無論從現在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是從稅制改革的出發點,都迫切需要我國能夠統一稅制,實現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重要一步。
二、營改增對行業的稅負影響
(一)營改增對房地產與建筑業的影響
建筑業:對于建筑業來說,短期內過渡性政策規定,對于小規模納稅人,不管新老項目,均為簡易計稅。因為小規模納稅人會計核算不夠健全,只能適用于簡易計稅的方法,可開具3%的普通發票,或申請代開3%的增值專用發票;對于一般納稅人,老項目可以先把一般計稅和簡易計稅,分別適用11%稅率和3%的征收率,對于新項目,一般情況下,適用于一般計稅方式 ,但是在過渡期,建筑企業一般納稅人的特定應稅行為可以選擇簡易計稅的方法。因此,建筑行業在短期內過渡性政策可以緩解稅負壓力,要盡可能地取得可抵扣的成本項目發票,以進項稅抵減銷項稅額,但是可抵扣的進項稅金額往往取決于原材料占成本的比例和能否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以及分包商是小規模納稅人的多少。這樣,在短時期內建筑行業的稅負可減少或持平,在后續的時期中,根據商業模式的不同,稅負可能會持平或增加。裝修服務:適用現行營業稅的優惠政策,3%的增值稅簡易征收率導致預期稅負持平。住宅、開發商、房地產基金、投資者:現有項目能夠適用5%的增值稅間歇征收率,所以稅負影響應該與目前營業稅稅制持平;新項目11%增值稅率可能導致稅負增加,購買土地使用權進項可抵扣的政策將緩解這種影響,但是對于房地產業高利潤項目和人工費高的情況來說只能是杯水車薪。
商業地產、房地產開發商、基金、投資者:如果增值稅可以依據銷售或租賃合同進行轉嫁,則可以抵扣;反之則需要考慮采用5%的簡易征收法。預期稅負可能會降低或持平。房地產相關服務業:適用于6%的增值稅率,由于可以進行增值稅抵扣,稅負可能會略有下降。
(二)營改增對金融服務及保險業的影響
銀行業:增值稅稅率較營業稅稅率提高了1%,但由于可以抵扣進項稅,稅負將可能會持平甚至下降,特別是同業拆解免稅有助于預期稅負的降低。
融資租賃:適用于17%稅率使得融資租賃較其他融資形式相比更加不利,因此,這部分業務應該會有所改變。
資產管理者:增值稅稅率較營業稅稅率提高了1%,但由于基金依托公司接受這些服務可進行抵扣,稅負將可能會下降。
(三)營改增對生活服務業的影響
酒店旅館:如果有住宿服務的酒店旅館,由于可以抵扣進項稅,預期會使稅負降低,但對餐飲沒有影響。
娛樂業:營業稅體系下,娛樂業執行稅率5%-20%的中高稅率,營改增后,稅負將很可能降低。
醫療行業:中大型的私產醫療機構將受到沖擊。之前醫療服務的免稅范圍非常廣泛,執行新規后,只有經過批準的醫療機構在免稅限額內才可享受免稅待遇 ,許多私立醫療機構很可能要繳納增值稅。
三、結語
營改增帶給中國經濟社會的影響非常深遠的,目前一切的設計和藍圖還在逐漸變為現實,必然帶來陣痛,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講,中國稅制改革深化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填寫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