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秀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7-000-01
摘 要 作為獨具中國特色的審計監督形式,經濟責任審計不同于其他審計形式。本文首先闡釋經濟責任審計的概念及開展的必要性,進而闡述在現階段我國經濟責任審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旨在最終達到使經濟責任審計能夠在干部隊伍建設中發揮更好作用的目的。
關鍵詞 經濟責任審計 委托審計 審計風險
本文結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具體國情,在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開展多年以來的實踐經驗進行總結的基礎之上,運用公共財政理論對經濟責任審計發展的現狀進行深入分析,立足現實,就如何解決目前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一、經濟責任審計的概述
(一)經濟責任審計的含義
經濟責任審計是審計機關(審計機構)通過對黨政機關領導干部或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及其所在部門、單位、地區財政財務收支以及相關經濟活動的審計,用以評價、監督和鑒證黨政機關領導干部或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行為。
(二)加強經濟責任審計的必要性
經濟責任審計有助于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可協調發展;有助于加強對權力的監督與制約,有效促進反腐倡廉工作的開展,提高了領導干部認真履行經濟管理職責的能力,增強了領導干部遵守和執行國家財經紀律的自覺性;有助于有效提升決策水平,增進政府管理績效,用客觀數據和經濟指標評價經濟業績和任期經濟責任,增強了干部監督部門對領導干部考核的透明性和準確性;有助于促進民生政策的貫徹與落實,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政策法規不健全,審計工作缺乏規范性
從工作規范來看,各地對縣級以上領導干部開展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已超越了中辦、國辦兩個規定的范疇,在委托程序、計劃管理、審計范圍和重點等方面的差異較大。從評價標準來看,當前的審計評價體系不夠科學合理,在反應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重要經濟指標方面審計部門很難正確核實。從審計評價內容來看,審計評價的內容過于全面,內容并不明確。
(二)工作的獨立性不強,受到多方面的制約
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實行政府領導下的雙重領導的行政型審計模式,經濟責任審計作為政府維持其功能的一種手段,并不能完全發揮審計監督的權威性,這種審計模式也造成了審計的獨立性不強。在審計業務以上級審計機關的領導為主、行政管理以地方政府的領導為主的雙重領導體制下,地方審計機關在行政上隸屬于當地政府,各項活動經費依靠政府的撥款,審計工作既要服務于地方政府的需要,又要貫徹和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做到依法審計,這使得二者之間的關系很難協調。
(三)成果運用不當,最終影響審計效果的發揮
當前,經濟責任審計并未建立完全公開透明的制度,即使最終審計報告送達的范圍比較廣泛,但其公開程度和透明度是遠遠不符合要求的。往往是審計部門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后,將審計報告上報給相關單位就完成了審計委托任務,至于干部管理部門如何利用審計報告結果,就不在審計部門的職權范圍之內了。審計成果運用的不透明,必然造成干部升遷任免的隨意性,最終是經濟責任審計的成果得不到有效地利用。
三、完善我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對策
(一)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
經濟責任審計是一項政策性極強的工作,必須盡快制定相關的工作規范和操作流程規定,并使其上升為國家意志,成為一種法律上的強制行為,強化經濟責任審計的嚴肅性。立法機關應從審計對象、審計內容、審計程序、審計方法、審計評價、審計成果運用等方面,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之上,對已成熟的部分要加強規范,形成具體的規范性文件,對尚未成熟的部分應不斷探索并借鑒國外績效審計的成功典范,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使之后在開展具體審計工作時有章可循。
(二)改革經濟責任審計體制,提高審計獨立性
首先要創新領導機制,建立健全權力機關、紀檢監察機關、審計機關等多方相互協調配合的領導體制。其次可以用立法型的審計體制代替行政型的審計體制,審計機關獨立于政府之外,隸屬于同級人大,直接向人大匯報工作,避免各種形式的行政打擾。最后應該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各級黨委政府應該大力支持審計工作的開展,為審計工作的順利進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組織部門負責指導和協調,將需要審計的領導干部名單明確告知審計機關,并下達審計委托書;審計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進行工作交流,使信息透明流通。
(三)重視審計成果的有效運用
在具體審計過程完成后,審計機關要及時將審計報告送達本級黨委政府,同時應將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違紀違規問題迅速移交給紀檢監察部門和司法部門,各部門之間應建立結果反饋制度,使相關的處理結果得到完全公開。同時應該制定“經濟責任審計成果運用法”,用立法手段促使審計成果運用的規范化。
四、結論
經濟責任審計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審計部門的一項艱巨任務,也是對領導干部進行管理監督,開展反腐倡廉工作的一項重大舉措。我國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還有待完善,解決相關問題還需各部門形成合力,共同促進我國經濟責任審計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曲偉強.建立和完善經濟責任審計問責機制研究[J].商業會計,2013.
[2] 李勇庫.加強經濟責任審計,著力做好三方面工作[J].中國審計,2012(23).
[3] 嚴鴻章.加強部隊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成果的轉化運用[J].中國審計,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