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歌 楚志剛
【摘要】 針對網頁制作課程知識點瑣碎、“學得快,忘得也快”的特點,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培養,本文提出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網頁制作課程進行教學改革。通過兩個班級應用效果的對比,能夠看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網頁制作課程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創造性。
【關鍵詞】 翻轉課堂 網頁制作課程 微課 協作學習
一、翻轉課堂簡介
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學生不必一定要到學校接受教師講授,就能通過互聯網學習豐富的在線課程。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催生了“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1]。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也稱顛倒課堂[2],就是把“教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自習做作業”的教學結構翻轉過來,構建“學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知識內化過程,晚上自習學習新知識”的教學結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需要學生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
二、網頁制作課程教學現狀
目前,網頁制作課程屬于高校開設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課程。對于我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專業都是必開課程。傳統的網頁制作課程教學存在以下問題:
2.1 知識點瑣碎,“學得快,忘得也快”
HTML和CSS的知識點瑣碎,一個學期學時有限,不可能在課堂上將所有標記、屬性都講一遍。即時都放在課堂上講解,一個一個講解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重難點不突出,很難讓學生掌握重點問題,到動手制作網頁時,往往已經忘掉了部分內容。
2.2 不能進行個性化教學
課前,學生只是通過看教材進行簡單預習。課上,教師在45分鐘時間內要講授多個知識點,課堂上班級內的學生接受的都是一樣的信息、一樣的進度,教師很難注意到每個學生掌握的進度不同。課后,完成作業時,有的學生已經完全掌握課上講授的知識,能夠很快完成作業;而有的學生則不太明白,需要通過幫助才能勉強完成作業;而有些學生既不理解又羞于尋求幫助,遇到的問題越積越多,到了學期末,根本無法完成課程設計。
2.3 局限了學生的創造性
網頁制作這門課相對于其他編程課程來說,知識點不難理解,在課堂上學生根據教師的演示,容易完成實驗任務。但是對于沒有任何美工基礎的計算機專業學生來說,構思網頁布局、美化頁面較難,制作出個性化的網頁受到了限制。
因此,我們需要對現有的網頁制作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本文提出了在該課程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來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
三、翻轉課堂模式在網頁制作課程中的實施過程
3.1 課前準備過程
翻轉課堂的一個重要載體就是微課。因為翻轉課堂需要有效地促進學生對新學知識的消化吸收,在有限的時間內使自主學習任務發揮最大作用。所以,每次上課前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針對學生的個性化進行備課,確定本節課學習目標,精心設計出學生愿意做、喜歡做的自主學習任務,針對一個明確的問題錄制時長在10分鐘以內的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并把視頻通過網絡上傳到微信群、qq群、微博等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交流反思、協作討論的平臺。
例如第10章CSS層疊樣式表的內容是為了讓學生學會使用DIV+CSS進行網頁元素布局,但是CSS的屬性較多,需要將這一章的內容分解,抽取出“CSS的樣式定義”、“CSS的選擇器”、“盒子模型”、“文本樣式”、“段落樣式”、“列表樣式”、“超鏈接樣式”等知識點錄制教學視頻。
微課教學視頻是為了下一次課堂學習服務的,學生必須嚴格按照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進行學習。學生能夠在課下使用自己的任何設備,比如電腦、平板、智能手機等,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觀看微課視頻,進行自主學習,并且當學習中間遇到問題時可以選擇暫停播放視頻,能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還能在網絡平臺上與教師、同學進行在線討論,或者回放視頻重復多次學習。根據視頻最后提出的幾個任務進行在線測試,檢查自主探究學習的情況,并將疑難問題記錄下來,課上提交給教師。
3.2 課上實施過程
翻轉課堂要求課上教師要因材施教開展教學活動,課堂的注意力集中在幫助學生掌握在課前學到的新知識,運用新技能。
(1)確定問題。通過課前預習,教師既能夠引導學生學習,又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學習任務的掌握情況。教師收集學生課前自主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歸納共性問題,確定課上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學生看過“盒子模型”的微課視頻后,會對“盒子模型”的抽象理解、如何使用DIV+CSS技術有效定位網頁元素提出疑惑。
(2)協作學習。在課堂上,教師將班級內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協作學習,有效達成學習目標。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集中討論、交流、合作學習,在做網頁中,女生往往比男生更細心,但是沒有男生思維靈活,根據男女生的差異,形成比較和互補,共同解決問題。
(3)有效激勵。為了更好的激勵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對課堂上學生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進行排名,實時更新排名,讓學生能及時的看到在整個班級的學習過程中自己的進度。通過學生的好奇心、好勝心激勵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積極參與小組討論、班級討論中。
(4)答疑解惑。教師不僅僅是站在講臺上講授課程,而是更多的走進學生,穿梭于學生之間,參與到學生學習過程中,提供針對性地指導,能夠了解每個學生的掌握情況。對共性問題進行統一的答疑解惑。
(5)成果交流。教師選出2個優秀作品,讓該小組的學生在全班進行展示,向其他小組講解該作品的設計思路,本節課學習的知識點,比如“盒子模型”在本作品中的作用,以及制作過程出現的困難。在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提升所學內容。
(6)反饋評價。翻轉課堂要建立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多角度、多方式的評價機制。教師除了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外,還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參與合作的表現等進行評價。學生可以進行作品評價,既能提出自己認為有效的或喜歡的方面,也應提出改善建議。
3.3 課后總結提高
課后,教師要進行教學反思,考慮本次課是否能夠讓學生有較大的收獲,讓課堂真正有益于學生發展。教師將學生的小組作品放到網絡平臺,供班級內共享,讓學生在線投票,將投票結果進行排名。學生自主進行個性化復習,進行下節課預習。
四、翻轉課堂模式實施效果
本學期,對大二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班的網頁制作課堂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將大二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技術教育方向)班作為試點班級,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兩個班級人數相同。學期期末,對試驗的兩個班級進行問卷調查,并根據結果對比實施效果,如下表1所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受學生歡迎,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動手實踐的能力。
五、結語
針對現有網頁制作課程教學模式的不足進行改革,使用翻轉課堂模式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團隊合作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培養了創新型的web前端開發人才。
參 考 文 獻
[1]陳佳玉. 國內外關于翻轉課堂的研究與啟示[J].教育,2015(38):35-35.
[2]張金磊 王穎 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