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業堅,劉守平,何方印,唐昌華,張增勤
(1.臺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 臨海 317000;2.勿忘農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0)
雜交水稻錢優1890的選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
陳業堅1,劉守平1,何方印1,唐昌華2,張增勤1
(1.臺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 臨海 317000;2.勿忘農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20)
錢優1890系浙江省臺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選育的優質高產雜交秈稻新組合。該組合以錢江1號A為母本,t 1890為父本配組而成,經2011-2014年的品種試驗、試種示范,表現高產穩產、米質優、青稈黃熟、轉色好,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稻推廣種植。
雜交秈稻;錢優1890;特征特性
文獻著錄格式:陳業堅,劉守平,何方印,等.雜交水稻錢優1890的選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J].浙江農業科學,2016,57(1):18-20.
錢優1890系臺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勿忘農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秈粳交恢復系的廣親和性、稻瘟病抗性和優質基因的有機聚合,選育出優良恢復系t 1890,再與不育系錢江1號A配組,于2010年育成了優質高產雜交秈稻新組合錢優1890。經2011-2014年的品種試驗、試種示范,表現出高產穩產、米質優、青稈黃熟、轉色好的特點。2015年6月通過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適宜在浙江省作單季稻推廣種植?,F將錢優1890的選育經過、特征特性及栽培要點總結如下。
錢優1890系臺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以不育系錢江1號A[1](錢江1號A系浙江省農業科學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選育的秈型不育系,于2003年通過浙江省科技廳科技成果鑒定)為母本,與自主選育的恢復系t 1890為父本配組而成的雜交秈稻新組合。2004年春,在海南陵水用臺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選育的2個恢復系 t 2232、t 1188雜交,經過5年8代的選育,于2009年秋在浙江臨海篩選出與協青早A配組的雜種優勢強、綜合農藝性狀優良的恢復系 t 1890(圖1)。2009年冬在海南陵水配組制種協優1890,2010年冬在海南陵水配組制種錢優1890,2011年錢優1890參加浙江省“8812計劃”秈型雜交稻單季聯品試驗,2012、2013年參加浙江省單季雜交秈稻區域試驗,2014年參加浙江省秈型雜交稻生產試驗。

圖1 錢優1890的選育經過
2.1 產量表現
2011年參加浙江省“8812”計劃秈型雜交稻單季聯品試驗,平均產量9.973 t·hm-2,比對照兩優培九的9.289 t·hm-2增產7.36%,達極顯著水平,列參試組合第1位。2012年參加浙江省單季雜交秈稻區域試驗,平均產量8.199 t·hm-2,比對照兩優培九增產3.4%;2013年續試,平均產量9.076 t·hm-2,比對照增產1.8%;2年省區試平均8.637 t·hm-2,比對照增產2.6%。2014年參加浙江省秈型雜交稻生產試驗,平均產量7.971 t·hm-2,比對照兩優培九增產2.8%。
2013年參加天臺縣省級新品種展示試驗,平均產量10.462 t·hm-2,比對照兩優培九的9.454 t· hm-2增產10.66%;參加三門縣新品種展示試驗,平均產量9.142 t·hm-2,比對照中浙優8號的8.700 t·hm-2增產5.09%;參加臺州市椒江區新品種展示試驗,平均產量9.825 t·hm-2,比對照甬優17的9.480 t·hm-2增產3.64%。
2.2 農藝性狀
該組合全生育期138 d,比對照兩優培九長2.8 d。株高適中,株型緊湊,分蘗力較強,穎尖紫色,青稈黃熟,轉色好,米質優,抗性好,谷粒長型,脫粒性好。株高126.8 cm,穗長23.9 cm,每穗總粒數184.3粒,實粒數 149.4粒,結實率81.0%,千粒重25.3 g,有效穗244.5萬·hm-2,成穗率65.0%。
2.3 病蟲害抗性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2012-2013年抗性鑒定結果,平均葉瘟0.8級,穗瘟2.8級,穗瘟損失率3.2%,綜合指數為1.7;白葉枯病7.0級;褐稻虱9級。
2.4 米質
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中心(杭州)2012-2013年檢測,平均整精米率59.6%,長寬比3.2,堊白粒率6.0%,堊白度1.1%,透明度2級,膠稠度78.0 mm,直鏈淀粉含量15.8%,米質各項指標分別達到食用稻品質部頒1等和4等。
3.1 適時稀播,培育壯秧
錢優1890作單季稻種植,于5月中下旬播種,播種量 90~120 kg·hm-2,要做到稀播、勻播,以培育扁蒲壯秧。秧田與大田比為1∶10。
3.2 低齡移栽,合理密植
種植密度與兩優培九相仿,插18.0萬~19.5萬叢·hm-2為宜,株行距為21.7 cm×25.0 cm。秧齡25 d左右,短秧齡早移栽,能促早發,構建足夠的高產苗架,保證有效穗240萬·hm-2左右。
3.3 肥水管理,協調群體
淺水插秧,深水護苗,薄水分蘗,適時擱田,灌水孕穗,有水揚花,生育后期干濕交替,防止斷水過早,保證充分灌漿成熟,提高稻米品質[2]。施肥原則,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盡量做到前期多施促早發,后期看苗適施?;ǚ?。施肥量大致為:純氮225 kg·hm-2,過磷酸鈣300 kg·hm-2,氯化鉀150 kg·hm-2,基肥、追肥、?;ǚ时壤秊?∶4∶1。
3.4 病蟲防治,確保豐收
嚴格做好秧苗期稻飛虱、稻薊馬的防治,一般噴藥防治3次;移栽后結合追肥用除草劑防除雜草;要特別重視移栽后至分蘗盛期的稻飛虱、分蘗至抽穗期的螟蟲、齊穗至收割期的稻飛虱的防治工作;可用樂斯本、康寬等高效低毒農藥防治,確保豐產。
[1]黃福燈,李春壽,金慶生,等.晚秈稻錢優2號的選育與應用[J].浙江農業科學,2012(7):936-937,941.
[2]王林友,王建軍,張禮霞,等.雜交稻浙優18特征特性及栽培技術[J].浙江農業科學,2013(4):364-366.
(責任編輯:張才德)
S571
B
0528-9017(2016)01-0018-02
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107
2015-11-01
浙江省8812計劃項目(2004C 12020-1-4)
陳業堅(1966-),男,浙江玉環人,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雜交水稻的育種工作,E-mai1:yjche n2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