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彬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對于環境問題也逐漸重視起來,綠色貿易壁壘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應運而生。在國際經融危機之后,很多國家都開始實施貿易保護主義相關政策以此來保證國內產業的收益,與反傾銷、關稅、進口許可證等方式相比,非關稅壁壘則相對更容易接受。在生態壞境逐漸惡化的當今社會,人類對綠色產品的需求,也一定意義地推動了綠色貿易壁壘的產生。在出口中,綠色貿易壁壘經常成為限制我國出口的一大因素,這就導致國內的農產品經常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新形勢下,企業應當探尋根源,積極應對,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關鍵詞:綠色壁壘;農產品;出口貿易;影響
隨著時代發展和人類環保意識的增強,環境問題越來越引起各國的重視,很多發達國家也借助環保為名,紛紛建立起綠色貿易壁壘來保護自身貿易利益,我國農產品也在這樣的環境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積極發現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并積極的尋找方法,對我國農產品對外貿易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綠色壁壘的意義
1.產生背景
綠色壁壘是全球經濟環境下各國對自身利益進行保護而形成的,由于自然資源的開采的過度,全球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綠色壁壘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了。工業的技術的日漸成熟,人類對于環境的改造能力進一步增強,與此同時,人類對于環境的破壞程度也進一步加劇,生態環境的惡化,使得人類社會的發展受到了嚴重影響和損失。各國政府、社團以及民眾在認識到環境惡化的情況后也紛紛盡己所能對環境加以控制和保護,在這樣的情況下,環境保護方面的相關的法規,以及綠色貿易的制度也就應運而生了,當然,我們也應當注意到,部分發達國家所制定的貿易制度中的要求過于嚴格,進口國經常以環保的名義對貿易商刁難,綠色壁壘也在這種形勢下形成了。
2.綠色壁壘的內涵
所謂的綠色壁壘,就是進口國以保護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以及民眾健康為名義,通過制定一整套嚴格環保制度,阻礙其他出口國家和地區的產品,從而達到保護本國市場的目的。
3.綠色壁壘的特點
(1)貿易保護形式合法
在擁有綠色壁壘的國家中,對綠色壁壘的設置大多通過從WTO的規則中來進行的引用,以及國家間的多邊的協議進行引用,這就給進口國貿易保護主義的本質進行了合法化。
(2)保護內容廣泛
綠色壁壘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它不但涉及到環保和健康類的商品,同時對那些衛生、安全有要求的工業制成品進行了規定。這就對發展中國家的的對外貿易產生了極大的沖擊,許多出口國家也因為綠色壁壘面臨著極大的挑戰。
(3)保護方式隱蔽
由于綠色壁壘有著“生態環境保護”的外衣,人們容易被其所迷惑,而忽視了綠色壁壘中關于貿易保護的本質的內容,由此可見該項的保護的方式有很大的隱蔽性。
(4)保護效果歧視
各國主要是根據國內的資源、技術條件以及國內供需環境,部分規定是只針對出口國家的商品所設立的,這就使得有外國出口商相對于本國生產者而言,處于極大的劣勢之中,此種貿易保護形勢具有明顯的歧視性,使國外的出口商不能得到公正的對待。
二、國內農產品出口面臨綠色壁壘的原因分析
農產品是指農業生產中的初級產品,也就是說是在農業的生產過程中收獲的動植物、微生物及其附加的產品等。其中農產品的種類主要是指瓜、果、蔬菜,茶葉、煙葉,花卉、苗木,牲畜、禽、獸、昆蟲、爬蟲、兩棲動物類,水產品,林業產品以及糧食作物等等。
1.國際大背景的原因
(1)新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
由于中國的國情,勞動力的資源相對很豐富,國內是勞動密集型的農產品成本低于國際上其它國家,具有大量進入國際市場的先決條件。由于國內農產品的價格有很大優勢,導致國內的農產品的出口量非常大,這樣就會對其他國家的同行業的產品造成沖擊和困擾,進口國家為了對本國相關產業進行保護,就會制定一整套的政策對本國產業進行保護。但是因為世貿組織協議以及關稅水平的下調的等原因,很多國家都旨在尋找一種更為隱蔽的保護措施來代替原有的保護手段,綠色壁壘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2)安全衛生的嚴格化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逐步提高,人類對于舒適和健康的要求也隨之增長,產品的安全性和品質型逐漸成為評判產品的主要標準之一。國際上的各個國家在不同的時期都會對產品制定相應的評判和篩選標準。但是這些標準往往又具有不確定性,大多數國家都不相同,這也給農產品出口增加了限制的因素。
2.從我國自身來看,綠色貿易壁壘的加強存在以下原因
(1)單一的產品及出口的市場結構
從加工程度方面進行分析,我國的出口的農產品主要還是初級的加工品,深加工的農產品在出口比率中還是較低。這種貿易結構是我國農產品在面臨技術壁壘時會處于很被動的位置。
從國內農產品的國際市場范圍來看,國內的主要出口地為亞洲地區,市場結構較為單一。這些國家和地區大多是綠色壁壘的發源地,倡導環保主義,這也嚴重限制了我國農產品的出口。
(2)技術較為落后
綜合來說,我國目前經濟水平和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差距。部分利用這種差距制定差異的環境標準,通過占有發展中國家的資源,而把污染較高的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造成了經濟落后的國家的環境更為惡化,不光如此,發達國家還將環境問題變為新的貿易壁壘,這就使得發展中國家廉價勞動力的的競爭優勢也漸漸消失了,發達國家的國際貿易的主導地位的得到了鞏固。
(3)信用危機
影響國內的農產品的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貿易的質量和安全的問題。由于貿易壁壘的問題形成重大的經濟損失的例子不勝枚舉。我國的農產品主要是散戶,生產的環節較多,對產品進行監管的難度和工作量較大,農產品的生產存在較大的質量安全隱患。在當前國際經濟環境逐漸惡化的新形式下,各國都加強了技術壁壘、綠色壁壘等措施的保護程度,對本國市場相關產業進行保護。在這種形式下,個別產品安全問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非常容易被擴大化,甚至直接影響到一個國家整體的出口的水平。例如以往的“三鹿奶粉”事件的曝光使得我國農產品的整體水平被打上了問題的標簽,農產品出口面臨的綠色壁壘不斷加強。
三、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
最近幾年,我國農產品出口所面臨的綠色壁壘無論是種類還是嚴厲程度都在逐年增長。盡管少數品種對國內的產品具有促進作用,能夠加快國內農業產品的結構升級,但是從總體上來說貿易壁壘的產生還是對我國的農業產品產生了很多不利的影響。
1.負面影響
(1)我國農產品打開國際市場的難度增加
近年來,由于進口的國家對本國產業的保護,他們通過制定一整套的復雜又嚴格的標準的方式,同時借助了WTO協議中有關環境的問題的標準進行貿易的歧視,使得國內的農產品很難進入國際市場。美國采用了進口衛生許可證制度以及食品生產注冊制度,還采用了ISO9000的質量認證等制度,以目前的中國技術水準很難以滿足。不光如此,發達國家還對農業產品的藥物殘留量設置了綠色壁壘。如歐盟宣布在茶葉中禁止使用的農藥品種由原來的二十九種增加到新標準中的七十六種,其中一部分的農藥的使用的標準比原來的增加了一百倍以上。
(2)削弱了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發達國家通過綠色壁壘的實施,提升了農產品的綠色標準,使得我國農產品的生產成本大大增加,產品競爭優勢也隨之降低。不僅如此,同時發達國家常常通過禁止進口、退貨、賠償的方式進行貿易保護,這樣情況下我國的產品的國際的競爭力大大減弱了。
(3)發達國家通過綠色壁壘增加了對我國農產品貿易的控制
發達國家制定了嚴格的技術的標準,主要是抓住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科技和經濟水平之間的差距,進而對我國農產品的進口進行限制,借助環境保護為借口對我國的農產品貿易加以控制。
2.正面影響
(1)對于我國農業生態環境有一定的保護和促進作用
因為綠色壁壘的實施,使得外部促進力量得到了加強,促使我國農產品生產者加強環保意識,主動增加生產的環保投入,采取環保措施,避免農產品受到污染,使得我國的農產品的生產形成了的一個良性的生產鏈,對于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2)對于我國農產品產業結構的改變起到了促進
綠色壁壘的實施能夠使得我國的農產品的生產加工按照國家上的高標準進行,加快我們適應綠色貿易的標準,通過綠色壁壘加快發展我國的低污染的農產品企業,有利于我國的環境的保護,使得具有競爭優勢的低污染企業脫穎而出,高污染企業能夠自覺地進行改進生產,適應市場的發展,優勝劣汰,能夠使得綠色農業得到發展,農業的整體上的平衡得到了保護。
(3)對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非常有利
為了突破綠色壁壘的限制,我國通過加大科研的力度和措施,對生產的方式進行創新,優化產業的結構和生產的方式,進行農業的綠色化生產和經營,由此農產品質量也隨之增強。
四、跨越綠色貿易壁壘的對策和建議
當前形勢下,我國面對綠色壁壘造成的限制,不僅需要企業進行相應的改進也需要政府的支持,主要的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通過加大環保的意識,發展“綠色產業”、加大科研的投入力度,在技術上尋求突破,促進企業實現節能、減污、高效的生產鏈。
1.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增強科技培訓力度
通過現代農業的知識的培養,促進農產品的生產者學習現代的知識、技術以及信息,提高農民的現代農業的意識,是我國突破綠色壁壘所要面臨的一項重要的任務。通過積極展開環境保護與綠色生產有關的農產品生產知識,使農民對于科學種田形成更直觀的認識。通過農業教育宣傳等手段讓農民及時掌握產品信息和價格,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多地區建設農科圖書館,并及時進行培訓指導。
2.健全農業金融和保險制度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農產品的出口不僅僅受到經濟水平的影響,也受到了非經濟因素的影響,企業面對風險。由此可見我國需要通過建立農產品的出庫的金融及保險的制度,來加強農產品的整體的競爭力。
提高科技進步是農產品增強競爭力的根本出路,技術水平決定了未來行業及產品的發展。因此,政府應當對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進行鼓勵,提升項目的科技技術含量,實現農產品的綜合技術產品開發。抓住科技示范作用,將科技推廣作為重點,不斷通過新品種、新工藝、新科技的推廣和引進,能夠增加科技的開發的水平和程度。通過研究國外的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技術標準和認證制度的,進行比較,進行標準化的生產,通過標準化進行要求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儲藏以及消費等各個流程,從而制定出與國際接軌的農產品的質量的標準體系。
五、結論
我們應當注意到綠色壁壘是有利有弊的,一方面通過這種方式對我國的農產品的出口帶來的不利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能夠給我國的農產品的出口帶來有利的方面,由此可見我們需要把握住機會,同時迎接挑戰,努力突破綠色壁壘,同時對其他的行業進行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在現代社會,如何實現環境資源和經濟貿易的雙贏成為了我們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徐維.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效應[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2]江凌.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影響分析及應對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2.
[3]楊帆.“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
[4]吳姍.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4.
[5]莫展宏.日本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3.
[6]王俠.綠色壁壘對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的影響研究[D].江蘇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