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應對復雜形勢下的企業風險,從融資方面、投資方面剖析利害,對企業運作市場,提出科學的對策有著直接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企業風險;融資風險;投資風險;消化;應對策略
進入21世紀的今天,特別是假如世界貿易協定后,國內的企業風險日益加大,企業的產品與服務走向世界,企業不得不面對現實,深刻認識和剖析風險的復雜性的嚴重性,努力想方設法采取多種多樣的措施,科學而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系列風險,成為企業面臨的課題。
一、企業的融資風險分析
企業作為經濟的最基層的形式和單位,在市場體系中居于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其他組織所無法代替的。融通資金是企業的重要財務工具之一,融資的風險也是普遍存在的。
1.資金運用風險
融到資金后,企業要努力提高資金運用效果,將資金運用的效益最大化。無論是銀行貸款來的資金,還是社會募集的資金,還是增資派股的資金,企業要面對資金成本太高、資金不落實、投資失敗導致資金鏈條斷裂。資金運用方面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說明企業在資金運用方面沒有一個科學的計劃,沒有達到運用自如的目的。
2.項目控制風險
企業要做大做強,上項目是在所難免的。無論是上下游發展,要拉長產業鏈條,拓展風險投資的空間,對項目控制風險也不能忽視。比如說:某增塑劑企業,生產助劑類,你的上游就是辛醇和苯酐,你的下游就是塑料加工企業。無論是上上游的項目,還是上下游的項目,都要對項目控制的風險加以預測和控制,力爭風險減低。
3.資金供應風險
現實的企業運轉中,資金供應風險無處不在。融通資金的方面實施中,資金落實不力,導致了資金周轉困難重重,導致了建設工期延長,施工成本升高,企業進度、造價、質量目標難以實現。在資金供應環節中,已經承諾的投資人違背承諾,導致資金遲遲不到位,原定的融通資金的計劃不能落實,投資者所在企業受突然爆發的金融危機的影響,經營狀況惡化,無法出資。
已經簽署好的貸款協議,在執行過程中,突然發生國家銀根緊縮,導致資金不能到位。
4.資金追加風險
企業在上項目過程常常碰到這類問題,項目實施中設計變更、技術改變、市場變化,追加投資額的計劃沒有實現。投資人、股東、出資人由于改變了投資思路,項目的預期效益由于市場的下滑,導致了追加投資成為不必要,這是市場走向導致的結果。
5.利率與匯率風險
無論是國內業務為主的企業,還是業務走向國際的企業,都要面臨利率風險的影響和制約。利率作為國家貨幣政策的調控工具作用很大,經濟過熱時,國家就適度的作出趨冷的貨幣政策規定,那就是提高利率。力圖將貨幣市場上的資金回流進銀行,實現緊縮的傾向,以此調控經濟運行方向。
利率的提高,對企業帶來的是融通資金的成本的加大,無形中給企業帶來了困難,企業要貸款擴大生產,直接面臨利息增多的壓力。使得企業不得不慎重融通資金,在風險前抉擇。
同樣的道理,經濟過冷時,國家降低利率,促使資金向市場投放,刺激經濟的復蘇。利率降低,對企業來說,融資的成本降低,可以激發企業做大的積極性。
臨淄的許多企業,如藍帆、齊峰,無論是購買原料,還是銷售產品,作為外向企業,都要面對匯率風險。匯率市場的頻繁波動,對企業的風險應對影響很大。
二、企業的投資風險分析
企業的風險從三個大方面區分,應該包括經營活動的風險、籌資活動的風險、投資活動的風險。資金來源落實了,投資就被提上議事日程。投資環境中的風險也是復雜化、多樣化的。
1.市場風險
企業都是在市場中生存的,市場就是企業運行的空間,比如:市場增長率、市場份額、利潤空間,這些都離不開市場風險的控制和應對。從臨淄某大型塑料企業來說,增塑劑市場需求量出現下滑趨勢,市場風險加大。國內分片區市場預測與市場需求分析沒有做好,數據處理錯誤、市場手段失誤,導致企業份額的減少,進口產品數量增大,搶占了企業的市場空間,這是最要命的風險。市場上原料價格上漲幅度加大,而產品價格下跌,這種巨大變化對企業是致命的打擊。
2.技術與工程風險
對于臨淄某增塑劑企業來說,對于糊樹酯技術在國內外的實用型和可靠性認識不足,盲目上馬后,市場需求量下降,投產運營后一直達不到滿負荷運行,質量雖然很高,原料成本消耗偏高,這些技術與工程方面的風險對企業造成了直接影響。
3.組織管理風險
組織問題是制約企業經濟效益持續穩定地增長的難題之一,包括了管理模式、內部組織不當,如企業多年來沒有先進的營銷理念,沒有設置市場部,在銷售、庫存等方面沒有快進快出、快速反應、庫存前移的觀念。組織能力低下、管理水平不高,造成了直接經濟損失。
4.政策風險
企業在市場大海中拼搏,要面對一連串的政策風險,如:國內外市場、經濟政治條件巨大變化、國家經濟政策調整、十三五系列政策調整,政策的調整和變化無常,導致了項目的預期目標難以實現。這些外部環境的風險,企業只能應對,而不能改變。當政策分風險出現時,企業要盡量避免,減少風險對企業的不利影響。
5.環境與社會風險
目前國內的企業面臨最大的壓力在于環境風險,環境風險的壓力超過了社會風險等其他風險的壓力。企業上項目,要走一系列程序,如環評、能評、用地預審、規劃評審等手續,企業上的項目若不是環保型項目,就被否決。
一個項目,必須努力降低環境風險,如大氣排放、污水處理、殘渣處理、異味處理等等,都是企業面臨的環境風險。
即使是能經過這些程序的順利批準的項目,也要面臨社會影響分析、選址、利益受損補償、當地居民的受影響單位的不滿、公眾態度、社會治安等方面。
6.其他風險
一個污水處理廠為什么要建在郊區,這也是綜合考慮風險所決定的。原材料供應量、價格、運輸、水資源風險,這些都是企業要綜合權衡利弊,認真考慮的問題。
三、風險分析的內容
企業要有一個風險計劃,對風險的內容進行廣泛深入的分析研究。尋求一個將風險降低的途徑,有一個科學的切實可行的思路。
1.風險識別
企業要識別風險,必須做好市場調查。采用市場普查不可取,比如一個塑料企業,沒有必要去把企業面臨的市場去徹底調查。可劃片,如根據產品的銷售區劃,分華北地區、東北地區、華南地區、東部地區、華中地區、海外區,進行重點客戶問卷調查或抽樣調查,收集資料,比較銷售量下降的數據來進行風險識別。
2.風險估計
風險識別資料收集齊全后,要廣泛開展討論會、市場信息會,通過PPT、排列圖、因果關系圖等形式,也可以采取風險概率估計、風險影響估計,建立典型調查的概率樹,當然也可以采取蒙特卡洛模擬分析,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通過真實的市場調查核實的數字來進行風險估計,看企業的風險程度在哪個層次。
3.風險評價
風險評價可以召開市場專題會的形式,也可以在企業半月、每個月、半年、年度的經濟活動分析會上,進行風險評價。企業廣泛調動市場人員的積極性,也可以發揮專家的特長,對企業關鍵風險因素進行巡診問策,將導致市場下滑的風險因素排隊,可以采用采用風險概率矩陣、專家評價法進行單因素風險評價,將所有嚴重影響市場風險的因素考慮周全后,最終進行整體風險評價。
4.風險對策與結論
經過多次多輪的風險識別、風險估計、風險評價后,要對癥下藥,針對企業產品銷售下滑的情況,提出對策,改變營銷策略,對于營銷業績好的地區實行發展、穩定的市場策略;對于市場競爭激烈,但企業還有市場空間的企業,實行穩定策略,穩定該區域的銷售,對于市場空間嚴重萎縮的地區,科研實行低價傾銷策略,占領市場,也可以更新營銷手段,倘若問題解決不了,也可以優化資源,實行推出策略。大品種產品在這個區域的市場難以立足,也可以嘗試產品更新換代,小品種占領市場。
四、系列風險應對的策略
1.風險回避
企業在市場上運營,對風險應對的措施千千萬萬,回避風險是一個好的措施。我所在的企業對風險回避就駕輕就熟,比如說:要上新項目,1月有租賃某特大型企業的苯酐裝置的意向,經過算帳,無多少利潤空間,就擱淺了。到了3月,市場行情看漲,就又有了租賃的想法,也按部就班就接洽談判。5月,談判將近尾聲,市場又一落千丈,租賃經營就否決了。這就是通過信息反饋徹底改變原來的方案的做法。
2.風險減輕
企業要上馬一個新的苯酐項目,經過廣泛調研,上一個3萬噸萘法新項目要投資1億元。主要的關鍵設備反應器是買新還是購舊,企業在抉擇。最終的方案是買一個八成新的反映器,成本降低到了6000萬元。這是通過降低技術方案的復雜性來減輕風險的措施,這是企業最常用的風險應對對策。
3.風險轉移
企業在運行中,最常見的是對生產裝置投保了財產保險,一旦發生事故,尋求保險的賠償損失,是風險轉移的好對策。
4.風險接受
企業為了應對匯率風險,常采取對沖風險等措施,風險接受也是企業日常采用的對策之一。
作者簡介:張林穎,山東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學2014級一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