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所論述的商法的外觀主義,即同民法中的表示主義的區分開來,商事交易因其交易的特殊性質,根本目的等不同,外觀主義獨立成為商法上的一項基本原則。因此商法上以何種標準維護信賴當事人的信賴利益,且在何范圍內維護交易利益是文章后一部分的討論重點,探析以無重大過失的善意標準來維護交易安全分配交易利益的設想。
關鍵詞:商法;民法;外觀主義;具體表現
外觀主義是指唯有在行為外觀同真實情況不一致時,以交易當事人的外在行為為標準來定性,據此研判該行為帶來的法律效果。英美法系則稱之為禁反言。在法律事件中,一般注重真實的意思表示,但表達同行為不一致的情形卻時有發生,依外觀主義的保護原則來看,在商法中更較為保護交易安全,因此在商事法律行為完成之后,原則上不得撤銷,即在商法保護的前提下,當行為主體主張其真實意思與意思表達不一致時,以顯示在外的意思表達為準,對外發生意思表達的行為效力。
一、外觀主義在民商法上的不同適用
因為商法成熟較晚,而民法相對發展成熟,所以外觀主義最先是在民法中提出來的,民法理論上的表述即從“意思主義”變為“表示主義”。例如《德國民法典》中對外觀主義在民法上的保護制定出了包括真意保留、善意取得、占有、表見代理等等在內的具體的規定,然而在民事案件審理的實務中如果沒有具體明確的有關表示主義的規定,法院在作出裁判時就不會主動運用這個規則。我國民法沿襲了德國民法典上的相關制度規定,然而在我國商事立法中,外觀主義雖然理論上被廣大學者認可,但沒有明確的法律概念出現。但與民法上明顯不同的是,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得以依據外觀主義作為直接的裁判依據出現在商事案件的判決書中的裁判理由當中。所以外觀主義被肯認為是商法上的重要理論。是使得其與民法相區分的一大特征。以下將從幾個方面論述為什么會有民商法上的不同適用。
第一、民商調整不同的法律關系,理念不同。民法所調整的對象追求自然生活和諧的狀態,當事人意思自治的標準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地尤為重要,而商法為了追求商事交易活動的營利性、便捷性,財富的大量且急劇增長是其根本目的,需要維護交易安全來保障這個增長勢頭不被惡意打壓,因此使得對商事主體的真實意思表示的要求降低而主體外在行為表現被認真對待用來判定法律效果。或者說在民法中外觀主義以列舉的為例外情況加以重視,而在商法中外觀主義則是基本原則予以適用。
第二、民商對于注意義務的要求不同。商事交易是主體間利益分配的過程和結果,商事交易根據利益選擇交易對象,由于利益糾葛共同完成商事交易獲得最終報酬。相較于民事活動由于民事和商事的領域活躍性表現讓其在商事交易中更有機會接觸陌生的對方當事人。并且由于主體更多的是市場主體,其公司決策商業活動的復雜性等等都勝過民事活動,使得商法對其內心意思真實的要求就沒有民法那么高,只需要其外在表現為商事相對人所接受即可。因此二者注意義務應該是不同的,且商事的注意義務要求更高。
第三、民法和商法的交易風險的分配規則也是不同的。在民事領域中,法律相對自由,尊重個人意思自治,其更愿意保護交易的自由。而商事領域,營利性是其首要目的,如何穩定快速便捷的營利是法律所關注的,所以首當其沖是維護交易安全,在民法中就沒有要求這么嚴格,反而要求當事人自身要誠實守信。那么交易風險的分配規則就從民法的公平正義轉變為追求效率和安全,這也是受熟人社會和陌生人社會的影響。
二、外觀主義在商法上的具體表現
商法上不僅將其作為一般原則,在具體的法律制度設計上也有不實登記不得多抗善意第三人、字號借用的責任等體現外觀主義的具體表現,尤其在票據法上體現無遺。首先是票據法上的善意取得制度,因為票據的無因性和獨立性的兩大特點,占有票據即是對享有票據權利的外觀表現,而民法上善意取得制度規定要求受讓人通常要具備的四項基本要件,在票據法上則顯得沒有那么嚴格的審查標準,是效率價值的體現。
外觀主義顧名思義是通過信賴當事人對外作出的交易行為來替代其可能隱藏的真實意思,保護交易對方當事人的信賴利益,再實現交易上的利益分配。交易的安全和效率一直是商法制度設計所追求的兩座大山,因此商法為了防范交易風險,維護穩定的市場交易活動,商事活動主體應當負擔起其外在行為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避免因未知事項對交易的影響。外觀主義作為真實意思的例外情形,對享有信賴利益的當事人的善意標準則尤為看重,交易對方當事人應當是完全無過失,還是無重大過失,亦或者無需考慮其主觀是否有過失這三個標準,究竟采何種標準,筆者認為在商事活動中,交易行為人對自身行為負責,而相對人則承擔相對較輕的義務,其注意義務較重放在對交易行為的具體認知,對市場方向的把握,因此其善意標準如果要求放置在完全無過失則未免矯枉過正,放在無需考慮主觀也過于寬松,無重大過失較為妥當,在特殊情況下可考慮完全無過失或不考慮其主觀問題。
與民法重視公平與正義不同的是商法為追求利益而犧牲一部分的公平等來追求效益,因此外觀主義在商法上表現的淋漓盡致,該制度在商法上發揮的作用也舉足輕重。
參考文獻:
[1]馬楠.商法上的外觀主義[J].法制與社會,2007.
[2]李昕.論票據法上外觀主義的特殊表現[J].當代法學,2005.
[3]李溪鵬.商法外觀主義對交易安全的保障[J].經濟與法,2010.
[4]葉林,石旭雯.外觀主義的商法意義——從內在體系的視角出發[J].中國商法年刊,2007.
[5]商事審判中適用外觀主義原則的范圍探討——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相關條文對照[J].法律適用,2011(8):23-26.
作者簡介:李清清(1990- ),女,浙江寧波人,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