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飛
摘 要:高校教師掛職是高校服務社會的重要渠道,是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的有利途徑。本文根據筆者的親身體驗,對教師在掛職鍛煉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學院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多種措施加強管理,以提高教師掛職的實際水平。
關鍵詞:掛職鍛煉; 監管; 考核
一、教師掛職鍛煉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在掛職鍛煉企業中的參與程度較低
一方面教師進入掛職崗位后,像實習生一樣跟隨帶教師傅。在這個過程中,會因涉及企業的商業秘密,帶教師傅很少指導實務性的業務操作,更不用說深入到重要崗位。另一方面,由于掛職實習時間的限制,在掛職期間并不是完全脫離學院,還是會有各種任務,有時不得不向企業請假,這就使企業在安排任務時,不可能將一些整體性、規劃性的任務交給教師來做。對于企業來說,同樣因為短期的崗位安排,他們也不愿意過多地投入精力和管理掛職教師,只為他們安排輔助性工作。這些原因導致教師在掛職鍛煉中缺乏深度。
2.掛職鍛煉教師監管難
高職院校在考核管理方面主要以人事部負責考核為主。學院不定期檢查,并沒有對工作中的實際的專業技術能力、實踐能力等進行具體的考核,而且學院與企業之間不存在隸屬關系,學院即使要求企業對其教師進行某些考核,也不一定可以執行。對于企業來說,非正式員工,在人事管理中并沒有相關制度,要制訂新的考核計劃,無疑會增加他們的工作量,所以大多時候,對掛職教師的考核是處于無考核狀態的。這就使得教師在掛職鍛煉期間完全是靠個人的自覺性來完成自我監督。
3.教師掛職鍛煉的主動性不強
首先,掛職單位由教師自己選擇會影響教師掛職鍛煉的積極性。教師需要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尋找與專業建設、課程教學相關的企業。這對于大部分年輕教師來說在資源上有明顯的不足,因為教師本身所找的單位并非一定是在行業領域內有較大影響、處于領先地位的企業。其次,教師在掛職鍛煉期間,不是完全脫離學院,學院經常會布置臨時性任務,這相當于掛職鍛煉教師身兼數任。最后,學院掛職補貼制度實現困難。對掛職教師的考核指標籠統模糊或指標不合理、對考核結果不重視等問題,都影響到了教師參與掛職工作的積極性。
二、提高教師掛職鍛煉實際成效的幾點建議
1.掛職企業選擇以校企合作平臺為主,教師自主選擇為輔
與學院有校企合作往來的單位,往往是具有一定規模、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并在研發上具有相當投入的企業。若由學院提供掛職企業選擇資源,一方面為教師提供參與企業科研開發、項目攻關的機會,另一方面對企業而言,也可以得到專業教師在理論上的支持。這使得教師掛職成為深入校企合作的有效橋梁,也為掛職教師在企業可以得到真正鍛煉提供了可能。
2.建立量化考核機制
學院現在由人事部對掛職教師負責考核,要求掛職教師帶項目去企業。在這樣的方式中,雖然能明確教師的掛職目的,但所謂的成果并沒有具體的指標。因此,學院考核教師掛職的最終成果,除撰寫總結之外,可以在形式上靈活多樣。如由系部專門組織本年度掛職鍛煉教師舉辦匯報會、上匯報課、成果展示等,將這此成果以量化考核評定。這樣,在最終的考核表中,系部對教師的評定更加客觀,有依據。
此外,聯合企業共同參與掛職教師的考核。如果企業與學院已建立校企合作關系,企業也非常樂意教師參與到他們的工作中去,則學??梢詥⒂闷髽I考核員工的方式對教師進行考核,利用企業的考核標準對教師的平時工作進行考評,再附加上對服務企業的額外貢獻的考評,以此作為企業考核評定成績。
3.有效實施激勵機制
既然對掛職教師制度設置了配套的考核機制,就需要正確執行,并不是制度與實際脫節,讓制度影響教師的判斷,從而影響其主觀積極性。為保證掛職鍛煉效果,對于在企業中做出了突出貢獻的掛職教師,應適當給予獎勵激勵。
總之,科學有效地提高掛職鍛煉教師的實際成效,需要學院的支持,需要加強管理制度建設,需要高校教師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筆者根據自己掛職鍛煉的體會,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可以推動掛職鍛煉進程,通過掛職鍛煉形式,實現校企雙贏。
參考文獻:
[1]張守芳.對高校教師掛職鍛煉的思考[J].企業導報,2015,(24).
[2]黃 紅.高校教師掛職工作的管理現狀及對策[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