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利娜
家長是幼兒園教育的伙伴和資源,也是幼兒園教育積極的參與者與合作者,更是幼兒園工作做得好與不好的社會發言人,可以說,幼兒園的家長工作是一項極具創造性和成效性的工作。所以,我園從建園的第一天起就樹立“服務每一個家庭,滿意每一位家長”的意識,明確“家園攜手事半功倍”的思想,以“真誠溝通 互動雙贏”為家長工作的目標,在實踐與探索中,向著家長滿意、社會認可的優質名園而努力。
一、建立組織,加強管理
1.自下而上成立園家委會
通過各班家長自薦與互薦的方式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各班家長委員會會長為幼兒園家委會成員。在會議之前,園辦下發家委會職責與工作意向調查表,每位參會人員事先做了一個自主選擇,并在會議推薦選舉之前進行一一自我介紹,最后再是投票選舉。這樣的流程既可以讓家委會主要成員來自于民主自薦,同時又能確保產生的人選是能有效、積極工作的。
2.自上而下建立管理網絡
在各班和幼兒園家委會成立后,幼兒園建立起了自上而下的家長工作管理網絡。首先,由園長親自分管家長工作,然后確立園長辦公室負責人具體管理全園家長工作,從兩條線自上而下進行管理,第一線為園級家委會對班級家委會進行管理;第二線為從園長到具體分管領導到各班班長的管理。這樣的管理模式可以確保工作目標的一致性、管理策略的有效性。
二、搭建平臺,增進了解
1.開通幼兒園網站
網站開設園務公開、研修動態、教師風采、保健之窗、班級博客等欄目內容,及時向家長宣傳最新、最全、最有價值的活動信息和內容,幫助家長學習、了解育兒知識。
2.公布微信平臺號
為了讓工作繁忙的家長們能夠隨時隨地的了解到孩子們在園的動態,我園公布了微信平臺號,家長無需打開電腦,只用手指輕輕點撥,就可收到通過微信平臺可每天為家長發送各類教育信息。
3.創建班級博客QQ群
為了多渠道、高頻率、多元化地加強班級教師與每一位家長的溝通,各班都創建了班級博客,建立了班級QQ群,及時將幼兒活動情況、班務信息等在群里公布。老師們還利用微博微信等手段將孩子的活動照片及時發至網上與家長分享,使家長能第一時間看到孩子在園情況。
4.建立家長信息園地
在幼兒園宣傳欄中公開教育收費,及時向家長公布一周伙食及幼兒食譜分析,內容透明全面;每周一早上班級家園聯系欄將公布一周計劃、育兒知識;每兩周發放幼兒成長手冊,將幼兒在園情況反饋給家長等。
三、創新活動,加強家園互動
隨著家長素質提高,幼兒園與家長的聯系溝通也在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所以我園開展了豐富多彩且有價值的家園活動,以滿足各類家長的需求,感受和體驗互動帶來的快樂。
1.開展豐富有效的半日活動
“家長開放日”既可以讓家長清楚地了解孩子在園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同時也是向家長宣傳教育方法,進行家園溝通的一種有效載體。所以我園每學年都會舉行開放日活動,每次在活動前我們會向家長下發 “開放日活動看什么”的須知,引導家長帶著問題和任務對照表格上的細則有目的地去觀察和注意孩子的學習情況,這樣可以有利于家長在活動結束后對照自己的孩子在一些方面的不足進行有目的的培養。除了看集體教學和生活活動,各班還結合元旦迎新年這一時機還展以體驗親情的“親子包餃子”、過集體生日、讓爸爸為女兒梳頭發、親子“同唱一首歌”、制作親子新年賀卡互送祝福等活動,溫馨的氛圍、多樣的形式、有效的了解,不僅讓家長與孩子在快樂中增進了情感,同時還讓家長學習到了好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從而提高了家教的質量。
2.結合節日傳遞親子關愛
三月,我們開展了“好媽媽才藝秀”,活動中每班推選一名才藝媽媽,大膽向大家展示瑜伽、古箏、歌唱等才藝,班級中其他媽媽們也大顯身手,用巧手拼出了一個個別出心裁的水果拼盤,活動中孩子和媽媽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而有意義的三八節,增進了幼兒與媽媽的情感。九月,通過重陽節 “我為老人做一件事”,幼兒用實際行動如為爺爺奶奶敲背、送爺爺奶奶小禮物等,表達了自己對奶奶的愛,增進了隔代之間的情感。中秋前夕,中班年段進行了“月圓,家園,夢圓”迎中秋親子主題晚會。晚會中,家長們踴躍參與,節目精彩紛呈,有傾情演唱的歌表演、有別出心裁的現場書畫展示、還有創意十足的故事舞臺劇……一一展現了家長們別具一格的表演風采。
3.開展傳遞關愛的“義賣”活動
為培養孩子“眼中有人,心中有善”的品德,五月底,家委會發起了“一樣的六一,不一樣的回憶”為主題的愛心義賣活動。每位孩子用心準備了一幅美術作品作為義賣商品參與義賣活動,活動得到家長和孩子踴躍參與和大力支持,活動后幼兒園教師代表和家委會成員一起對愛心義賣金額進行了清點,所得善款由家長代表們全權負責,用于購買幫扶小朋友所需要的電視機、塑膠、書籍等,并在六一節前送到孩子們的手上。
4.在“今夜不回家”中走向自主自立
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多挑戰自我的機會,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幼兒園每學期為大班孩子們舉行“今天不回家”活動。活動當晚,孩子們告別父母,留在幼兒園與老師和伙伴們表演唱歌跳舞、玩手影游戲。他們揮動著手電筒,一起勇敢地進行戶外尋寶探險;戶外活動結束后則回到教室,換上了自備的睡衣,進行期待已久的睡衣秀,小模特們隨著音樂,踩著貓步,擺著各式可愛的造型,展示著自己漂亮的睡衣;臨睡前大家自己洗小腳,自己鋪被子,自主洗漱后進入甜蜜夢鄉。
活動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認可,家長們對老師表示,這樣的活動很有意義,能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以及良好的集體觀念和合作意識,希望幼兒園多舉辦類似的活動,
5.在“超市購物”中初學社交
為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拓寬幼兒視野,感受自主物的快樂,提高幼兒的親社會能力。上學期我園中大班年段組織了一次“我的六一我做主“超市購物實踐活動。小朋友們在教師的帶領下興致勃勃的來到萬達華潤萬家超市,認真觀察了超市的各種各樣的商品,了解了超市的物品是分類擺放的,知道不能隨便拿走和吃超市里的東西,買商品需要付錢等。幼兒每人準備20元錢,仔細觀察各類物品的標價,計算著自己的錢是否能買這些東西。最后來到結賬臺,主動與收款員交流,并拿好找的零錢及購物小票,整個付款過程井然有序,孩子們文明的舉止受到周圍人的青睞和贊許。他們也從中體驗到了快樂,享受到了幸福。孩子們不僅加深了對超市的認識,滿足了好奇心,積累了生活經驗同時鍛煉了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6.在運動中促進親子感情
四月和十月份為我園的運動月,幼兒園舉行了以“我和老爸最最棒”為主題的親子運動會,老爸和孩子積極報名,共有位325名爸爸參加活動。開幕式上老爸和孩子一起站在操場上做親子操,在富有陽剛、力量、挑戰、刺激的親子互動游戲中,孩子們和爸爸肢體接觸、交流協商,共同完成游戲任務。活動展現出爸爸最力量和最陽剛的一面,也樹立了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增進了父子情感,增進了家園聯系。得到了家長們的一致好評。
7.在細節中促進家園共育
在溝通中了解。每學期新生入園前安排各班老師入戶家訪。通過逐戶家訪讓老師和家長、孩子相互認識,建立初步的信任。這樣有針對性、有重點地與家長進行教育互動,不僅較全面地了解了每位幼兒的家庭教育環境與情況,還增進了與家長之間的情感,加強了相互間的了解。
在指導中準備。幼兒剛入園,會有很多讓家長們措手不及的地方,孩子會哭鬧,不愿去幼兒園。作為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入園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所以老師們在家訪時向每位家長下發一份家長工作手冊,此手冊詳細地向家長介紹新生入園適應的一些具體事宜與建議。幫助指導家長做好孩子入園的各項心理準備和物質準備工作。
在陪伴中適應。我們確立新生第一周為入園適應周,結合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有序安排一周的活動,通過讓家長陪玩,半日活動適應,逐步過渡到大半天和整天的單獨活動,以緩解小班幼兒入園的焦慮,幫助孩子們順利入園。
四、資源共享,攜手前行
1.舉辦家長學校,開展專題學習活動
幼兒園充分發揮教育的專業引領作用,一學年中共開展了四期家長學校講座。4月,由省特級教師、區中心幼兒園園長陳園長以親子閱讀為主題進行家長學校講座和“好書推薦”活動,通過活動引導家長愛上閱讀愛上書,學會如何為孩子買書、怎樣陪孩子看書,讓書籍伴隨孩子成長。5月,針對大班年段家長關注的“幼小銜接”的問題,幼兒園特邀紹興縣實驗小學張建女老師進行“準備贏得一切”幼兒銜接講座。9月初,為了轉變家長的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引導家長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各類問題,陳宴園長又為家長做了新生入園講座,她詳實而細致地給各位新生家長介紹了的辦園理念、師資隊伍的建設、幼兒作息時間等諸多家長十分關注的問題,同時結合生動典型的案例分析了幼兒入園焦慮的表現與原因,也與家長分享了應對幼兒入園焦慮的有效對策。12月中旬,陳園長進行了“好習慣伴隨終身”的專題講座,通過講座和示范教學幫助家長樹立正確家教觀、掌握適宜的家庭教育方法。
2.建立家長資源庫,開展家長助教活動
為充分發揮家長的各種資源,幼兒園組織各班發放了《關于建立紹興縣中心幼兒園家長義工隊(籌)意向調查的通知》,了解家長的興趣、愛好、特長、職業和是否愿意參與園內助教活動的意向等等,初步匯總21個幼兒實踐基地。利用所得反饋信息,各班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積極向資源庫尋求幫助,如,讓醫生爸爸來園給孩子們上如何保護牙齒的活動,請地質博物館的館長爸爸給孩子們介紹他們喜歡的恐龍、奶奶和孩子們一起做餃子。本年度我園已有95名“家長教師”在這里體會了一把當“孩子王”的酸甜苦辣。大多數家長上完課后都感嘆“與自己想的完全不同”,感受到自己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存在不少誤區。一名家長在經歷了當幼兒園教師的辛苦后說:“原本認為‘騙騙孩子很容易,現在看來,既要讓自己的語氣語調很生動,又要懂得用各種方法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老師們真的很不容易。”這樣的活動不僅很好地解決了教育資源的缺乏,讓孩子們體驗到多元、豐富而有意義的教育教學氛圍,同時也讓家長們了解到了幼兒園教育的方式和方法,體驗到了教育工作的不容易。
3.充分共享資源,開展家教沙龍活動
為了讓家長之間的資源得到有效的共享,本學年大班年段通過問卷調查收集了家長關注的核心問題,組織了沙龍式家教經驗分享會。引導家長們介紹教育孩子的好經驗、好方法,促使家長們相互學習,起到了共同學習提高的作用。
五、交流評議,共建中提升品質
每學期結束前我們會對全園家長進行了一次面對面的座談交流。在座談中,首先向家長反饋上學期建議的落實情況,對一些家長不夠正確的理解或幼兒園沒辦法達成的情況予以解釋。然后請家長就自己關心的問題進行一些互動交流,最后請家長進行評議。這樣的形式中,我們不僅爭取了家長的理解和支持,也讓家長更清楚全面地了解了幼兒教育、幼兒園的管理及教師工作的一些難處,同時,也為今后怎樣改進工作收集了數據和建議,從而更好地指導下學期家長工作。
總之,我園本著積極主動、開放互動的態度,從兒童成長的視角從發,以引導和攜手成長為原則,利用好家長和社會的豐富教育資源,密切家園關系,形成家園合力,在雙向互動中共同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