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娟,張連城,韓 君
?
·經驗交流·
伊布利特轉復房顫中對跨壁復極異質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響
丁娟,張連城,韓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北院(烏魯木齊 830054),
摘要:目的分析轉復房顫過程中伊布利特的使用對跨壁負極異質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響。方法選取2010年6月—2014年8月房顫病人88例作為研究對象,依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伊布利特組和胺碘酮組,各44例。分析兩組轉復成功率、用藥后QT間期變化以及Tpeak-Tend/QT間期變化。結果伊布利特組轉復成功率(61.4%)明顯高于胺碘酮組(38.6%,P<0.05);兩組用藥后QT間期均明顯延長(P<0.05),用藥2 h后,伊布利特組QT周期恢復正常,胺碘酮持續時間長于4 h,胺碘酮組用藥前后Tpeak-Tend/QT比值未出現明顯變化,伊布利特組用藥后Tpeak-Tend/QT間期比值明顯提高(P<0.05),用藥1 h后恢復到正常水平。結論采用伊布利特能夠提高房顫轉復成功率,但是會有所增加跨壁負極異質性,增加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風險。
關鍵詞:室性心律失常;轉復房顫;伊布利特;跨壁復極異質性
心房顫動是臨床常見的心律失常表現,相關報告指出我國30歲以上人群心房顫動發病率在0.77%。隨著生活節奏的逐漸加快,心律失常發病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房顫可能導致心衰、腦栓塞等嚴重并發癥,在治療中轉復并維持能夠降低致殘率[1]。伊布利特是一種新型Ⅲ型抗心律失常藥物,主要使用在房顫轉復中,不少研究表明其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近些年逐漸在臨床中使用。當前我國不少醫務人員對該類藥物不是很熟悉,針對不良反應的處理缺乏相關經驗,伊布利特藥物很有可能引起QT間期延長,導致病人出現心律失常[2]。本研究分析轉復房顫過程中伊布利特的使用對跨壁負極異質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8月收治房顫病人88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房顫診斷標準,發病時間在48 h至7 d,無法自行轉復,血流動力學穩定,血鉀大于4 mmol/L,5個半衰期內未服用過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電解質紊亂、心功能Ⅲ級以上者。依照治療方法不同分為伊布利特組和胺碘酮組,各44例。伊布利特組男23例,女21例;年齡(58.16±16.59)歲;收縮壓(128.6±17.54)mmHg;左房內徑(40.71±6.62)mm,左室后壁(9.06±0.85)mm。胺碘酮組男22例,女22例;年齡(67.81±11.64)歲;收縮壓(128.34±16.39)mmHg;左房內徑(41.06±6.24)mm,左室后壁(9.22±0.71)mm。兩組病人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給藥前詢問病人病史,包括起病時間、是否存在胸痛等,檢查身高、體重、QT間期等,準備心電監測儀以及除顫儀等,向病人講解轉復目的和方法,緩解緊張心理。伊布利特組注射前10 min先靜脈注射2.0 g硫酸鎂,給予伊布利特治療(馬鞍山豐原制藥有限公司生產,H20131029),無色澄清溶液,現用現配,將10 mL伊布利特稀釋至20 mL,采用微泵靜脈注射,給藥時間控制在15 min,針對體重<60 kg病人,給藥劑量控制在0.01 mg/kg,注射過程中注意觀察病情,病人轉復后停止藥物注射。
胺碘酮組靜脈注射300 mg胺碘酮,注射時間控制在30 min,若是病人未轉復,繼續靜脈注射胺碘酮,注射速度控制在(1~2) mg/min,注射胺碘酮藥物量最大不超過1 200 mg。
1.3觀察指標分析兩組病人轉復情況,記錄兩組注射藥物前和注射0.5 h、1 h、2 h、4 h后12導聯同步心電圖。測量QT周期和T波頂點至T波終點Tpeak-Tend距離,若是T波存在切跡以T波下降與基準線焦點為準,若是出現U波,取交界最低點為終點,排除平坦T波、雙峰T波,采用藥物注射前Tpeak-Tend最大導聯作為相關導聯。

2結果
2.1轉復成功率比較伊布利特組在給藥30 min內,所有病人轉復竇性心律,其中7例在注射1 mg伊布利特后轉復,20例在注射2 mg伊布利特后轉復。胺碘酮組在注射藥物(300~900) mg后轉復成功。伊布利特組27例轉復成功,轉復成功率為61.4%;胺碘酮組17例轉復成功,轉復成功率為38.6%,伊布利特組轉復成功率明顯高于胺碘酮組(χ2=4.56,P<0.05)。
2.2QT間期變化兩組病人用藥后QT間期均明顯延長(P<0.05),用藥2 h后,伊布利特組QT周期恢復正常,胺碘酮持續時間長于4 h。詳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QT間期變化比較(±s) ms
2.3Tpeak-Tend/QT間期比值變化胺碘酮組用藥前后Tpeak-end/QT比值未出現明顯變化(P>0.05),伊布利特組用藥后Tpeak-Tend/QT間期比值明顯提高(P<0.05),用藥1 h后恢復到正常水平。詳見表2。

表2 兩組Tpeak-end/QT間期比值比較(±s)
2.4不良反應伊布利特組在轉復中,用藥1 h內,3例出現多元性室性早搏,2例出現短陣室性心動過速,未出現心動過緩情況。胺碘酮組5例轉復中出現大于2 s的RR間期,2例轉復后出現房室阻滯,未出現室性心律失常。
3討論
目前在房顫的治療中,針對持續時間小于1年病人,以控制心室率和恢復竇律為主,延遲復律可能減少最終轉復成功的機會[3]。在病人恢復竇律后,治療以減少房顫發作為主[4],采用何種藥物來維持竇律對房顫治療至關重要。
伊布利特是臨床中新型Ⅲ類抗心律失常藥物,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在房顫轉復過程中得到使用,伊布利特轉復房顫率要高于胺碘酮[5]。本研究中伊布利特組轉復成功率(61.4%)明顯高于胺碘酮組(38.6%,P<0.05),伊布利特對心房肌的作用比較明顯,因此在房性心率治療中有更大的優勢。
在以往分析影響伊布利特房顫轉復率中表明,轉復率與年齡、性別等無關,與房顫程度存在很大的聯系[6]。在分析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研究中,不少研究認為跨膜復極離散度(TDR)是主要因素,TDR增加明顯提高心律失常發生率,因此可以作為心律失常發生監測指標,TDR增加形成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律失常,導致細胞不應期的離散,在近些年的研究中指出Tpeak-Tend/QT間期比值可以作為預測室性心律失常的標準[7],準確性要優于TDR。
伊布利特藥物和胺碘酮藥物同樣是抗心律失常藥物,作用機制比較類似,能夠抑制心肌復極時相的延遲整流鉀電流IK,并能夠內向鈣電流,增加心室復極時程,延長QT間期[8]。本研究結果表明,兩組病人用藥后QT間期均明顯延長(P<0.05),伊布利特藥代動力學研究表明清除半衰期平均在6 h,一般病人在注射藥物2 h后QT間期恢復正常,在本研究中用藥1 h后恢復到正常水平。
伊布利特和胺碘酮藥物阻滯通道靶點存在一定區別,胺碘酮藥物是多通道阻斷劑,主要通過慢成分IKs的抑制來實現,伊布利特則是主要是實現快成分IKr的抑制,藥代動力學與藥物使用劑量存在正相關[9]。在人左心室各層中,IKs/IKr的值能夠反映左心室復極異質性大小,胺碘酮藥物使IKs/IKr值減小,因此QT周期延長,但是Tpeak-Tend減少,因此胺碘酮藥物的使用不會導致病人增加患心律失常的風險;伊布利特藥物雖然對病人心室肌影響較小,但可能導致病人出現室性心律失常[10]。本研究分析引入Tpeak-Tend/QT間期比值,伊布利特組病人注射藥物0.5 h后,Tpeak-Tend/QT間期比值達到高峰,因此發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比較大。
在房顫轉復中,采用伊布利特藥物能夠提高轉復率,用藥1 h后,病人左心室跨壁復極異質性會明顯提高,增加心律失常的風險,因此在臨床治療中,需要注意此段時間的監護。
參考文獻:
[1]張海燕,李小明,李海濤,等.硫酸鎂在伊布利特轉復房顫與房撲中的應用[J].臨床心電學雜志,2013,22(1):30-33.
[2]王承豐,李澤民,李林,等.伊布利特轉復房顫110例的療效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3,12(3):181-183.
[3]劉美,褚松筠,王新剛,等.伊布利特轉復房顫致尖端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1例[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3,12(6):462-463.
[4]孫超,劉書旺,郭靜萱,等.伊布利特與普羅帕酮轉復心房顫動的療效及電生理作用的差異[J].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2011,25(3):210-212.
[5]蘇浩,徐健,范西真,等.硫酸鎂聯合伊布利特轉復消融術后持續性房顫的臨床觀察[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4,49(11):1680-1682.
[6]楊秀梅,賈秀萍.伊布利特聯合心臟直流電復律轉復持續性心房顫動的療效觀察及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8):19-21.
[7]田曉晨,王尹曼,高連君,等.伊布利特在持續性心房顫動射頻消融術中轉律的療效特點[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11):1029-1032.
[8]呂蒙.伊布利特在控制轉復陣發性房顫中的作用研究[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2,15(11):739-741.
[9]周平,郭國寧.抗心律失常藥及心律失常持續時間對心房撲動、心房顫動轉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15):2262-2264.
[10]董曉,朱賽楠,丁文惠,等.伊布利特與胺碘酮轉復房顫、房撲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2,12(2):194-200.
(本文編輯王雅潔)
中圖分類號:R541.7R256.2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3.037
文章編號:1672-1349(2016)13-1545-03
(收稿日期:2015-05-06)
E-mail:9843960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