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娟,王玉娟
?
無創機械通氣改善重度急性左心衰病人癥狀及氧合狀態的作用
程娟,王玉娟
新疆心腦血管病醫院(烏魯木齊 830011),E-mail:frxhdj@163.com
摘要:目的研究無創機械通氣改善重度急性左心衰病人癥狀及氧合狀態的作用。方法選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重度急性左心衰病人,依據治療方法分為兩組,即研究組(n=40)和對照組(n=40)。對照組予常規藥物治療,研究組予常規藥物治療聯合無創機械通氣治療。結果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85.0%,顯著高于對照組50.0%(P<0.05),心率(HR)、呼吸(RR)、平均動脈壓(MAP)、二氧化碳分壓(PaCO2)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動脈氧分壓(PaO2)、氧合指數(PaO2/FiO2)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2.5%、10.0%,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無創機械通氣能夠有效改善重度急性左心衰病人癥狀及氧合狀態。
關鍵詞:重度急性左心衰;無創機械通氣;癥狀;氧合狀態;作用
重度急性左心衰屬于一種急危重癥,在臨床急診科極為常見,具有較快的起病速度及疾病進展速度,極易引發心源性水腫,最終引發呼吸衰竭,嚴重的情況下二氧化碳潴留還會對病人的意識造成嚴重不良影響,需要有創機械通氣治療以促進氧合的有效改善,對呼吸機疲勞進行積極的緩解,對二氧化碳潴留進行有效防止,以較快速度在較短時間內對心衰癥狀緩解,將有力地搶救時機提供給臨床[1]。但是,在臨床工作中,一些病人及其家屬往往很難接受有創機械通氣,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搶救難度,顯著降低了搶救成功率。本研究分析2012年4月—2015年4月80例重度急性左心衰病人的臨床資料,研究無創機械通氣改善重度急性左心衰病人癥狀及氧合狀態的作用。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重度急性左心衰病人80例,均符合急性左心衰的相關診斷標準[2],知情同意。排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氣胸、肺栓塞等呼吸系統疾病、治療2 h內死亡等的病人[3]。依據治療方法分為兩組,即研究組(n=40)和對照組(n=40)。研究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48歲~87歲(71.6歲±12.5歲);在疾病類型方面,20例為冠心病,13例為高血壓性心臟病,4例為風心病,3例為心肌病;在發病誘因方面,16例為呼吸道感染,12例為勞累,10例為不適當停藥或減藥,2例為情緒激動。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49歲~88歲(72.4歲±12.9歲);在疾病類型方面,22例為冠心病,11例為高血壓性心臟病,5例為風心病,2例為心肌病;在發病誘因方面,14例為呼吸道感染,13例為勞累,12例為不適當停藥或減藥,1例為情緒激動。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予常規藥物治療。研究組予常規藥物治療聯合無創機械通氣治療。具體操作:病人經口鼻面罩采用泰科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模式是PSV ST,在參數設置方面,吸氣壓(respectively,IPAP)、呼氣壓(expiratory pressure,EPAP)分別為(12~26)cmH2O、(4~16)cmH2O,起始氧流量是10 L/min,然后對氧流量進行有效的調整,使其維持在(5~10)L/min,調整過程中嚴格依據血氣分析結果。
1.3療效評定標準治療后病人的呼吸困難、意識等均得到顯著改善,能夠高枕位休息,肺部啰音/肺野=1/2,動脈氧分壓(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2)、二氧化碳分壓(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aCO2)分別在60 mmHg及以上和以下,為顯效;呼吸困難、意識等均得到有效改善,肺部啰音/肺野>1/2,血氣分析得到有效改善為有效;呼吸困難、神志、肺部啰音、血氣分析等均沒有得到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4]。
1.4觀察指標治療前后分別對兩組病人呼吸困難、肺部啰音、呼吸(respiration,RR)、心率(heart rate,HR)、PaCO2、PaO2、平均動脈壓(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氧合指數(oxygenation index,PaO2/FiO2)的情況進行觀察。將兩組腹脹、誤吸等并發癥發生情況及死亡情況詳細記錄。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85.0%,顯著高于對照組50.0%(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兩組癥狀及氧合狀態變化情況組間比較,治療前兩組HR、RR、MAP、PaCO2、PaO2、PaO2/FiO2之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HR、RR、MAP、PaCO2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PaO2、PaO2/FiO2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組內比較,研究組治療后的HR、RR、MAP、PaCO2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PaO2、PaO2/FiO2均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但對照組治療前后的HR、RR、MAP、PCO2、PaO2、PaO2/FiO2之間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癥狀及氧合狀態變化情況比較(±s)
2.3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兩組并發癥發生率12.5%、1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例(%)
3討論
近年來,隨著無創機械通氣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臨床日益廣泛地關注和重視了其在心血管領域的作用[5]。在治療重度急性左心衰病人的過程中,臨床一方面給予病人強心、擴血管等常規治療,另一方面也給予機械通氣治療,促進呼吸困難程度及預后的顯著改善[6]。相關醫學學者研究表明[7],機械通氣能夠提升肺泡內壓,對液體從毛細血管滲漏向肺泡進行有效抑制,促進肺水腫的減輕和氧彌散的改善。對呼氣末正壓通氣進行合理應用能夠對小氣道的閉合進行有效的避免,促進肺泡萎縮的減少和肺內分流的降低,將由肺內分流增加引發的低氧血癥有效糾正過來[8]。同時,機械通氣還能夠通過增加氣道壓力及胸腔壓力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靜脈回流,有效調整左心充盈,減低左室前負荷,同時促進心室跨壁壓及后負荷的有效降低,最終達到切實有效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9]。此外,機械通氣還能夠促進呼吸做功的減少、機體耗氧的降低及過度應激反應的有效緩解,為心衰好轉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通過促進缺氧及酸中毒的有效改善,使抗心衰藥物的作用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
本研究結果表明,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HR、RR、MAP、PaCO2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PaO2、PaO2/FiO2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無統計學意義(P>0.05)。
無創機械通氣能夠有效改善重度急性左心衰病人癥狀及氧合狀態,不會增加并發癥發生,安全有效。
參考文獻:
[1]劉大為.實用重癥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22.
[2]屈朝法,董西學,李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序貫機械通氣失敗的原因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3):42-43.
[3]周海玲,吳本權,黃瑞.BiPAP 無創通氣對拔管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30):1-3.
[4]張昌紅,劉雪梅,魏萍.無創呼吸機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療中的療效評價[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1):45-46.
[5]羅文恒.無創機械通氣治療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失敗原因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2):135-136.
[6]謝萍.無創正壓通氣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3):132.
[7]王飛,胡善友.紅細胞分布寬度與腦梗死患者急性期發生急性左心衰的相關性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8):976-977.
[8]蘇冬云.妊娠高血壓合并急性左心衰竭13例臨床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0(1):106.
[9]Du Y,Zhang H,Feng X.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and mild hypothermia for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after cardiovascular surgery[J].The 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2014,148(1):604-606.
(本文編輯王雅潔)
中圖分類號:R541.6R256.2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6.13.042
文章編號:1672-1349(2016)13-1556-03
(收稿日期:201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