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陳楠
?
經濟學中“價值”在多學科中的闡釋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陳楠
摘 要:“價值”(value)一詞,原始意義是“值得的”,主要在經濟學中使用。近代以來,價值成為表征和解釋人自身及其生活性質與重要性的概念,早已超越了經濟學領域而指向人類全部生活活動的范圍,致使價值的使用范圍逐漸變大。本文首先介紹了“價值”的歷史淵源,其次從社會學、管理學、古典經濟學、現代經濟學等方面對“價值”的內涵進行分析,發現不同學科中價值內涵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共性是指不同學科的“價值”都更偏向于正面研究,而特殊性是指“價值”在不同學科的解釋不同;同時,本文區分了經濟學中“價值”、“效用”、“價格”等詞的含義,使讀者對不同學科出現的“價值”有更深入的理解,也為“價值”的跨學科研究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
關鍵詞:價值 多學科視角 效用
自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來,價值問題成為研究的熱點?!皟r值”(value)意為“值得的、有力量的”,原始意義是一件事物的價值,主要在經濟學中使用(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這24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1]。近代以來,價值成為表征和解釋人自身及其生活的性質與重要性的概念,超越了經濟學領域而指向人類全部生活活動的范圍,因而也成為使用頻率極高的詞匯[2]。不同學科中都存在著對于價值的研究,例如哲學中的“價值哲學”、“哲學價值論”,管理學中的“企業價值”、“公允價值”,社會學中的“價值中立”、“價值關聯”等。不同的學科對于價值的內涵的理解與概述上存在哪些共性和個性?經濟學中也存在著“價格”、“性價比”、“效用”等與價值相聯系的詞匯,這些詞匯和“價值”又存在著怎樣的聯系與區別?
本文首先介紹了“價值”的歷史淵源,然后從社會學、管理學、經濟學等方面對“價值”內涵進行分析得到其共性及特性,使讀者對不同學科出現的“價值”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時也為學者跨學科研究“價值”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
價值一詞,最早出現于《后漢書》中,在《列傳第三十七·班勇傳》中,有“北虜遂譴責諸國,備其逋租,高其價值,嚴以期會”。其中價值表示納貢的額度,是作為衡量制度。在漢魏以后,由戰國時代秦王欲以十五座城池換取趙國和氏璧演化而來的諺語“價值連城”逐漸流行,其中價值表現出貨幣的一種屬性:交換關系。之后價值作為一項衡量尺度在文章中廣泛流行起來。例如:清朝的李漁在《閑情偶寄·聲容·薰陶》中“香皂以江南六合縣出者為第一,但價值稍昂?!绷簡⒊凇蹲兎ㄍㄗh·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中也提到“中人之游歐洲者,詢某廠船礮之利,某廠價值之廉,購而用之,強弱之原,其在此乎。價值一詞最初的意義是某物的價值,主要指經濟上的交換價值。19世紀,在若干思想家和各種學派的影響下,價值的意義被延伸至哲學方面更為廣泛的領域,其內涵也變得更為豐富。
《辭?!飞隙x價值是“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從目前有關價值研究的文獻來看,學科不同,價值的內涵也不相同。
3.1哲學視角
在哲學上“價值”是一個關系范疇。馬克思認為:“交換價值首先表現為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這個比例隨著時間和地點的不同而不斷改變?!瘪R克思對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論斷出自于哲學角度,來源于他的需求理念。他曾提出,應把人的需求和人的本性一樣看待。“他們的需要即他們的本性”。人的需要除了具有生物性的一面外,更多的是具有社會性,而且生物性中就滲透著社會性。正是從需要理論出發,馬克思對價值有一個界說,“價值”這個普遍的概念是從人們對待滿足他們需要的外界事物的關系中產生的,“是人們所利用的并表現了對人的需要的關系的物的屬性”,“表示物的對人有用或對人愉快等等的屬性”,“實際上是表示物為人存在”。馬克思的論斷體現了價值是事物對主體的效用,也說明了事物的價值不能脫離主體而獨立存在[3]。
3.2社會學視角
社會學中的價值是社會主體的原則,價值追求是原則的伸張[4]。郝影利(2011)認為休閑喚醒了人們重視生活品質的強烈意識,休閑產生的社會條件表明休閑不但是一種生活過程,而且也是一種社會文化和社會交往的過程。休閑拓展了社會學研究的視野,改變了社會關系建構的基礎,打破了傳統的價值觀念,構建了新的社會建制,社會主體的原則發生了改變[5]。對于社會學本身而言,在規范層面上的研究中,價值也作為標準而存在。如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核的核心主義價值觀,就是作為公眾遵循的標準和努力的重要方向。
人類學是社會學中的重要分支,在人類學中“價值”指的是人類對自己認知程度的不斷增加,具體表現在人的自我實現與自我發展。王風華、胡桂香(2005)[6]將女書放置于人類學中考察,發現女書不僅是女性自然存在、社會存在的反映,更是對女性生命文化、情感文化、個體性文化的反映,使女性更加了解自我,追求自我。
3.3管理學視角
管理學中,價值有兩種解釋。一是指財產、資產等。如現代財務管理中,價值多指資產凈現值。如顧客為企業帶來的價值即顧客在關系保持期給企業帶來的所有利潤的凈現值[7]。王豐、宣國良(2001)[8]與幾個世紀以來經濟學家認為的只有經濟利潤才能夠真正反映企業的價值創造的觀點不同,作者從折現現金流的方法入手,推導出企業和經濟利潤所存在的必然關系。無論是經濟利潤的視角還是折現現金流的視角,文章中價值的內涵都是企業資產的增值部分,貨幣量的增加是其表現形式。另一種解釋為作用或影響的效果。如關系營銷領域的關系價值中,Wilson和Jantrania(1994)[9]將關系價值的構成維度明確分為經濟價值、行為價值和戰略價值,經濟價值即由成本下降、協同工作、市場反應時間縮短等帶來的利益;行為價值包括社會紐帶、信任和文化;戰略價值指關系雙方核心競爭能力的增強。
3.4經濟學視角
在經濟學中,對價值的討論因思想不同而產生了差別。西方主流經濟學從交換價值出發,把“價值”混同為“交換價值”,進而又把交換價值混同為“價格”,最終認為價值等同于價格;而以馬克思為代表的政治經濟學則走向深處的價值闡釋,多層次、多方面地揭示和展現了商品價值的本質規定,從而創立了科學形態的勞動價值論。現代經濟學中摒棄了古典經濟學價值僅等于價格的說法,而是把效用和價格融合討論,價值的內涵得到了經濟學意義上的豐富。大多數學者在使用價值一詞時沒有直接探討“價值”的概念,但都體現了一種事物對另一種事物產生的效用。如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里?貝克爾為代表的一批經濟學家提出的時間價值理論,他們認為時間是人們消費的重要成本,單位時間的價值可以表示為時間價格;時間價格與平均工資水平密切相關[10],從成本的角度衡量時間對于主體的效用;榮朝和(2011)[11]認為“探討時間的價值實際上是在探討時間對某一特定人或其他資源的價值”,體現了時間的效用。
李超平、葉斌(2012)[12]在對公共圖書館進行經濟價值研究時認為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角度:一個是直接經濟價值的評估,一個是間接經濟價值評估。直接經濟價值評估,就是對用戶利用公共圖書館服務而獲取的有利于其從事商業活動、知識學習、閱讀等的結果進行經濟價值的測算,把成本考慮進去后,實際上是圖書館服務,不管是直接經濟價值還是間接經濟價值都表現出了圖書館的經濟效益。在旅游資源的價值評價中,李豐生(2005)[13]提出旅游資源經濟價值是指其能夠滿足旅游需求的效益的貨幣衡量。經濟價值表現為一種事物對另一種事物的效用的貨幣的表現形式,任平、吳濤、周介銘(2014)[14]在對我國耕地資源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長期被忽視的現實情況分析的基礎之上,通過構建耕地價值評價方法與模型,實現耕地資源(保護)非農化價值損失定量評價與模擬,以期為耕地保護、耕地補償決策等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評價模型客觀地還原了耕地資源貨幣化價值,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科學性,并可以實現不同區域耕地價值的評價與模擬,具有較強的通用性和適用性。該評價方法和結果可用于耕地資源非農化價值損失評價實踐,研究結果為中央政府應承擔耕地保護基金提供了理論依據,為具體補償標準制定提供了技術支撐,文章中所體現的經濟價值的表現形式為貨幣。社會價值作為體現為事物對社會中的效益。
閔春發、汪業周(2011)[15]認為物聯網社會價值所反映的是物聯網與社會、物聯網與人關系,表現出物聯網這個事物對社會這個由許多個體匯集而成的有組織、有規則或有紀律的相互合作的生存關系的群體的效應。在技術經濟學中,價值(Value)是成本和效用的統一,如側重于性價比的價值評價系統。向鵬成、郭峰、任宏(2006)[16]運用專家調查法及層次分析法建立了房地產性能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確定了指標權重,構建了房地產性能模糊綜合評價模型;應用價值工程理論構建了房地產性價比的確定模型,并將其定量化。將房地產性價比確定方法結合實證研究和應用進行了詳細分析,既適合某一樓盤性價比的確定,也適合特定樓盤的特定戶型的性價比計量,也為消費者購房提供了參考依據。
3.5小結
不同學科對價值的闡釋如表1所示。

表1 學科視角下價值內涵匯總表
由表1可知,現代經濟學與古典經濟學中的價值內涵存在著不同,古典經濟學只是將價值內涵定義為價格,將價值作為事物的衡量尺度,而現代經濟學中價值內涵變得更為豐富,不僅包含著古典經濟學中的價格,還包含著性價比、效用。管理學與現代經濟學賦予價值的含義在表示效應方面存在著重疊的部分。此外,在不同學科中認為某一事物有價值,則表明該事物向好的方面發展。
從表1中,我們也明確了“價格”、“效用”、“性價比”等與價值的關系與區別。“價格”、“效用”、“性價比”等是價值在不同學科內涵中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價值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等同于價值。
不同學科中價值內涵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共性是不同學科的“價值”都更偏向于正面研究,而特殊性是指“價值”被不同的學科賦予了特殊的內涵。例如在社會學中“價值”一詞展現出來的是社會主體原則的伸張;人類學中的“價值”是指人類逐漸對自己認知的提升,主要體現在自我實現和自我發展。政治經濟學則認為價值是商品交換中“量”的“相等性”背后“質”的“等同性”等。不同的學科可能針對研究事物的不同存在著不同的內涵,同時不同的學科對于價值的解釋也存在著重疊的部分,例如價值在管理學和現代經濟學中都存在著效用的概念內涵。效用價值論也就是邊際效用價值論。效用價值論的主要觀點是:商品之所以有價值或價格,因為對消費者有效用。效用就是消費者從消費商品中感到的滿足程度,是消費者的一種主觀評價[17]。隨著研究范圍的擴大,價值也被用于物對物或人對物的效用即“價值=效用=支付意愿=偏好”的等式[18]。同時,“價值”不等同于價格或者效用。價格或者效用只是價值在不同學科中的一種表現形式。以價格為例,價格是價值在古典經濟學的表現形式。它表現的是一種事物的價值尺度。在研究具體到某一個專業的價值問題時應充分考慮該學科與其他學科關于價值內涵的共性和特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參考文獻
[1] 張曙光.論價值與價值觀——關于當前中國文明與秩序重建的思考[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4(23).
[2] 張岱年.論價值與價值觀[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2(6).
[3]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2008.
[4] 劉少杰.中國社會學的價值追求與理論視野[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6).
[5] 郝影利.淺析休閑的社會學價值[J].法治與社會,2011(06).
[6] 王風華,胡桂香.女性教育研究中心[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5(6).
[7] 宋曉兵,董大海.國外關系價值研究綜述[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8(4).
[8] 王豐,宣國良.經濟利潤及折現現金流在企業價值評估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經濟科學,2001(5).
[9] Wilson D T,Jantrania S.Understanding the value of a relationship[J].Asia-Australia marketing journal,1994(1). [10] Becker,Gary S.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8.
[11] 榮朝和.交通—物流時間價值及其在經濟時空分析中的作用[J].經濟研究,2011(08).
[12] 李超平,葉斌.基于成本效益分析的公共圖書館經濟價值研究[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2(02).
[13] 李豐生.旅游資源經濟價值的理論探討[J].經濟地理.2005 (04).
[14] 任平,吳濤,周介銘.耕地資源非農化價值損失評價模型與補償機制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2014(04).
[15] 閔春發,汪業周.物聯網的意涵、特質與社會價值探析[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04).
[16] 向鵬成,郭峰,任宏.房地產性價比的確定方法[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7).
[17] 王浩.勞動價值論與效用價值論的區別聯系[J].生產力研究,2010(05).
[18] Liu Min,Chen Tian,Liu Aili.Review on economic valuation of outdoor recreation in tourism areas[J]. Human Geography,2008(1).
中圖分類號:F0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6)06(c)-15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