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珊
?
循證護理在惡性腫瘤放療患者中的應用
周凌珊
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惡性腫瘤放療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7月~2014年3月86例惡性腫瘤放療患者并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采用生活質量評價量表SF-36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結果:觀察組SF-36量表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顯示了更高的生活質量。結論:循證護理應用于惡性腫瘤放療患者,對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改善心理狀態(tài)具有積極意義,值得臨床應用。
循證護理;腫瘤;放療
惡性腫瘤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一般是通過手術切除癌變組織后,給予后續(xù)的化療或放療;部分已經失去手術指征的晚期患者或病變部位切除會導致嚴重后果的患者,只能單純的行化療或放療[1]。由于惡性腫瘤的預后較差,治療期間的護理,對于維持治療的順利進行和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對惡性腫瘤放療患者采取循證護理,取得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本院2013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86例惡性腫瘤放療患者,入選標準[2]:Karnofsky評分70分以上;預計存活期在半年以上;均經外科手術切除原發(fā)病灶;無嚴重凝血功能異常和營養(yǎng)不良;無明顯肢體活動功能障礙;無精神疾患;無其他嚴重慢性基礎性疾病。將86例患者隨機等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中男31例,女12例;平均年齡(63.71±11.50)歲;腫瘤類型:肺癌12例,肝癌10例,直腸癌5例,胃癌7例,乳腺癌5例,食管癌4例。對照組中男34例,女9例;平均年齡(63.41±11.21)歲;腫瘤類型:肺癌14例,肝癌8例,直腸癌6例,胃癌7例,乳腺癌4例,食管癌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腫瘤類型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主要如下:(1)提出問題。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預先評估患者在放療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或需要注意的重點問題進行預估:①耐受性問題。主要包括放療復發(fā)反應的癥狀觀察,處理措施,以及如何減少毒副反應的發(fā)生,降低毒副反應的嚴重程度等。②體質問題。主要包括飲食和鍛煉,采取怎樣的護理措施促進患者合理飲食和鍛煉,并在較長時間內能得到維持。③心理問題。主要包括指導患者如何在治療的過程中盡可能的維持相對正面的情緒。(2)循證支持。將總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歸類,并從中挑選出若干關鍵字詞,在維普、萬方和知網等數(shù)據(jù)庫中進行文獻檢索,尋找對解決問題可能有幫助的若干文獻,然后組織科室全體護士進行進一步篩選,從中選出科學性和實用性較高的部分文獻,之后結合院內收治患者的實際情況,以文獻為科學支持,探尋出相關問題的解決對策,并制定適合患者的護理計劃。(3)循證實施。護理內容基本同對照組,但更強調科學性,重點從以下3個方面進行干預:①耐受性問題。我們主要從3個方面進行干預:一是通過嚴密監(jiān)測患者相關生理指標;二是對于常見的副反應,參考有關文獻介紹的方法,和醫(yī)師共同采取合適的預防措施;三是指導患者正確認識毒副反應。重點向患者闡述毒副反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通過早期發(fā)現(xiàn)和預防來降低其發(fā)生率和嚴重程度,向患者介紹常見毒副反應的臨床表現(xiàn)和病情變化,以便在臨床觀察還未出現(xiàn)明顯異常而患者感覺到異常時就采取措施。②體質問題。首先是飲食,因此我們主要從3個方面加強干預:一是飲食成分盡量多樣化;二是強調生活的多樣化;三是可以適當進食一些患者喜歡的食物,以提高食欲。運動主要包括2個方面:一是加強活動量;二是鍛煉,強調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恒。③心理問題。指導患者正確認知疾病,告知患者要注意避免在主觀心理上放大癌癥對自己的負面影響,同時進行思考,自己還能做些什么,目前的這種生活狀態(tài)我滿意了,這是否是唯一的選擇,是否還有更好的選擇。
1.3效果評價3個月后采用SF-36量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軀體疾病、生理機能、健康狀況、情感智能、精神健康和社會功能6個維度,得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1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患者SF-36量表評分比較(分,
循證護理是以證據(jù)為支持,以實證為基礎,強調科學性的護理模式[3]。從臨床觀察來看,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主要來自于治療效果和心理感受[4],治療效果即治療有效,患者確實感受到了身體方面的改善,但治療效果受多方面因素影響,如患者具有較好的耐受性,能依從相關的飲食和運動調理等;心理感受即患者能感受到更多的外界支持,自身能夠更好地調節(jié)情緒。
臨床護理中有許多經驗型護理,很多護理經驗對于提高護理效率是很有效的,但這些護理經驗缺乏科學支持或進一步驗證[5]。惡性腫瘤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承受著很大的身心壓力,對于外界刺激的反應較為敏感。我們采取循證護理模式有兩方面的優(yōu)勢,一是相關的護理操作具有明確的科學支持,這樣能夠最大程度地避免出錯,并能有效地提高護理質量。二是對于相關操作,我們向患者強調這是有科學支持的,有很多患者經過護理干預取得了更好的康復效果,強調科學性,能夠反饋給患者更有力的心理暗示。
結果顯示,觀察組SF-36量表各維度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顯示了更高的生活質量。說明循證護理本身含有更高的科學性,使得相關護理操作具有更高的合理性,從而使患者能夠更好的依從,進而提高治療效果;此外,強調科學性能夠給予患者更有力的外界情緒支持,從而更好地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1]徐琪,鄭貿根,趙艾君,等.循證護理在首次化療肺癌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1,17(34):4157-4158.
[2]劉淑正,沈丹薇,孟憲靜,等.循證護理在惡性腫瘤病人放療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4,28(5):1855-1866.
[3]趙海燕,劉莉,吳麗娟,等.健康教育路徑對白血病患者圍化療期生活質量的影響[J].河北中醫(yī),2010,32(11):1722-1724.
[4]林淑貞.淺析“癌癥患者心理障礙及護理干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12):118-119.
[5]孟梅.循證護理與常規(guī)護理在肺癌患者放療中的作用比較[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16(14):10-12.
(本文編輯陳景景)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for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ZHOU Ling-shan
(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Zhongshan528400)
Objective:To discuss application effects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Methods:Selected 86 cases of cancer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from July 2013 to March 2014, 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qually. Control groupP<0.05), and demonstrated better living quality.Conclusion:Evidence-based nursing for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with radiotherapy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patients compliance and improving their mental statu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usual nursing,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evidence-based nursing. The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 SF-36 was adopted to assess living quality of patients.Results: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got higher scores in all dimensions of SF-36 than control group (
Evidence-based nursing;Tumor;Radiotherapy
2016-01-25)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3.030
528400中山市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yī)院綜合四科
周凌珊:女,本科,主管護師
※腫瘤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