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娟+李芬+徐紅梅

【摘要】 目的 探討福田區嬰幼兒糞便中輪狀病毒檢測對臨床診斷的價值。方法 1000例急性腹瀉患兒, 采用免疫層析膠體金法檢測輪狀病毒, 調查統計輪狀病毒的流行發病時間、患兒易感年齡、臨床特征。結果 1000例急性腹瀉患兒共檢出270例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檢出率為27.0%。其中急性腹瀉患兒<6個月、6個月~2歲、2~3歲、3~5歲的輪狀病毒檢出率分別為26.8%、31.8%、13.6%、8.3%, 各年齡段患兒的輪狀病毒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其中以<2歲患兒的輪狀病毒檢出率較高。患兒的輪狀病毒在各季節的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其中以秋冬季節患兒的輪狀病毒檢出率較高, 分別為27.7%和42.1%。結論 急性腹瀉患兒糞便中輪狀病毒檢出率較高, 年齡<2歲患兒的輪狀病毒檢出率較高, 以秋冬季節患兒的輪狀病毒檢出率較高。
【關鍵詞】 嬰幼兒;糞便;輪狀病毒檢測;福田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073
急性腹瀉是發生在嬰幼兒最常見的消化道疾病之一[1]。急性腹瀉的發病原因主要包括體質、感染及消化功能紊亂。輪狀病毒是近幾年來臨床發現的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毒之一[2]。而有關本區輪狀病毒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較少, 故此本院根據自身護理人員條件調查分析了本區的輪狀病毒在嬰幼兒腹瀉的檢測情況,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 6月 ~ 2015年 6月于本院就診的1000例急性腹瀉患兒, 其中男550例, 女450例, 年齡均<5歲, 平均年齡(1.9±0.1)歲。入組患兒均出現急性腹瀉癥狀, 平均腹瀉(5.5±0.5)次/d, 部分患兒合并發熱、嘔吐等癥狀。本次研究均獲得患兒家屬知情同意。
1. 2 方法 輪狀病毒的檢測采用免疫層析膠體金法檢測輪狀病毒, 其中檢測試劑購自艾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體操作步驟嚴格按照試劑盒內的說明書內容操作。采集患兒的便常規樣本, 取少量糞便放置在備緩沖液中, 充分混勻。10 min后將緩沖液垂直滴加在孔內2滴, 等待20 min左右后采集結果。其中檢測結果陽性為二條色帶, 陰性為一條色帶, 無效為未出現色帶。最后根據數據采集統計學分析輪狀病毒的流行發病時間、患兒易感年齡、臨床特征。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輪狀病毒在各年齡組腹瀉患兒中的發病情況的比較
1000例急性腹瀉患兒共檢出270例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檢出率為27.0%。其中將急性腹瀉患兒按照年齡的不同, 分為<6個月、6個月~2歲、2~3歲、3~5歲, 各年齡段患兒的輪狀病毒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7.0585, 自由度=3, P=0.0000<0.05 ), 其中以<2歲患兒的輪狀病毒檢出率較高。見表1。
2. 2 輪狀病毒在各季度中的發病情況的比較 患兒的輪狀病毒在各季節的檢出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6420, 自由度=3, P=0.0000<0.05), 其中以秋冬季節患兒的輪狀病毒檢出率較高, 分別為27.7%和42.1%。見表2。
3 討論
輪狀病毒是目前臨床上發現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一方面由于嬰幼兒免疫系統功能尚不完善, 另一方面該階段的嬰幼兒又缺乏對飲食和衛生習慣的辨別能力, 容易感染病毒。輪狀病毒高倍鏡下觀察是一種雙鏈核糖核酸病毒, 呼腸孤病毒科種屬。輪狀病毒主要通過感染小腸上皮細胞, 病毒及其產生的腸毒素造成細胞損傷, 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感染后, 臨床表現為急性胃腸炎的特征, 大便次數顯著增多, 大便性狀改變和水電解質紊亂。病情危重的患兒很容易出現脫水癥狀, 且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時可危及小兒生命。
臨床上有關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嬰幼兒急性腹瀉的研究也比較多。而針對本區的輪狀病毒感染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較少[3]。故本次項目的目的在于研究輪狀病毒腹瀉在本區的流行情況, 同時期待闡明輪狀病毒腹瀉的流行規律、主要臨床表現的特點及變化規律情況。在本次調研中發現在1000例急性腹瀉患兒共檢出270例輪狀病毒, 輪狀病毒檢出率為27.0%, 說明因輪狀病毒感染引發的腹瀉發生率也比較高, 該研究數據報道與張斗星等[4]醫師的數據報道接近, 提示其在引發腹瀉疾病時的感染可能性較大。另外研究發現在<2歲患兒的輪狀病毒檢出率較高, 易感年齡偏小, 可能與患兒免疫功能不完善有關。另外, 研究還發現患兒的輪狀病毒在秋冬季節檢出率較高, 其中冬季檢出率最高, 推斷輪狀病毒的感染較易發生在寒冷的氣候, 不同于夏季容易引起的細菌感染引發的腹瀉, 在秋冬季輪狀病毒是可能的主要感染病原體, 有較明顯的季節性特征。
參考文獻
[1] 吳水英. 嬰幼兒輪狀病毒腹瀉并發腸道菌群失調狀態的探討.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2, 22(23):5299-5301.
[2] 周發為. 456例兒童腹瀉輪狀病毒感染調查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3, 23(10):2388-2389.
[3] 張海龍, 葉郁輝, 陳小珍, 等. 2011-2013年深圳市福田區輪狀病毒感染情況分析. 疾病監測, 2015, 30(4):284-286.
[4] 張斗星, 胡安群, 袁舟亮, 等. 安徽省安慶地區嬰幼兒腹瀉輪狀病毒的檢測及流行病學特征.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2, 33(9):1080-1081.
[收稿日期: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