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青
【摘要】 目的 研究討論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42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患者 , 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21例。所有患者均給予硝普鈉微量泵注射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 研究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 對比兩組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護理后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左室射血分數、6 min步行距離(6MWD)指標分別為(58.79±5.06)%、(63.19±5.74)%、(194.59±8.67)m;對照組護理后分別為(52.42±5.24)%、(51.62±6.93)%、(186.51±8.94)m;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患者進行護理后效果顯著, 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情況, 在臨床上可以廣泛應用。
【關鍵詞】 硝普鈉微量泵;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力衰竭;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39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也叫肺心病, 其主要發病人群以老年人為主[1]。本次主要是研究分析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患者給予護理方式后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42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確診為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 隨機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各21例。研究組患者男12例, 女9例, 年齡46~73歲, 平均年齡(61.25±3.44)歲, 病程5~13年, 平均病程(9.36±2.04)年。對照組患者男11例, 女10例, 年齡47~72歲, 平均年齡(62.37±3.51)歲, 病程6~14年, 平均病程(9.97±2.5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硝普鈉微量泵注射治療, 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加入12.5 mg硝普鈉微量泵泵入, 開始泵入劑量為6.25 μg/min, 維持劑量為12.5 μg/min, 7 d為1個療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方式, 主要包括:患者基礎檢測, 謹遵醫囑等。研究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 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 2. 1 基礎護理 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辦理入院手續, 幫患者安排床位等, 及時為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的測量(呼吸、脈搏、血壓等)。對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要進行24 h低流量給氧及心電監護, 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嚴密的觀察, 如出現特殊情況要及時告知醫生并配合醫生進行相應的措施。
1. 2. 2 心力衰竭的預防及護理 護理人員對患者的臨床基本癥狀要進行詳細的了解, 對臨床上發生心力衰竭的前期癥狀要熟練掌握, 當患者發生呼吸困難、心悸、胸悶等情況要及時的作出相應的措施。如立即幫助患者取端坐位, 并對患者進行24 h的心電監護及氧療, 遵醫囑進行對癥處理等。
1. 2. 3 并發癥護理 患者極易出現消化道和呼吸道方面的合并癥, 所以護理人員要保證患者呼吸道的暢通, 對患者的病房要及時的進行清理, 保證患者所處環境的整潔干凈。
1. 2. 4 飲食干預 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患者一般食欲都較差, 所以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給予高熱量的半流食或流食, 鼓勵患者要多食用水果蔬菜等維生素較高的食物。
1. 2. 5 心理護理 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患者由于病情復雜及病程較長, 所以患者經常會產生緊張、焦慮的不良心理, 不良心理會對患者的病情造成不良的影響, 所以護理人員要及時對患者的不良心理進行疏導。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FEV1、左室射血分數、6MWD, 評價心肺功能改善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患者護理前FEV1、左室射血分數、6MWD指標分別為(43.09±5.62)%、(41.07±7.28)%、(182.42±8.76)m, 護理
后分別為(58.79±5.06)%、(63.19±5.74)%、(194.59±8.67)m;對照組患者護理前FEV1、左室射血分數、6MWD指標分別為(42.64±5.31)%、(40.26±7.39)%、(179.45±9.34)m, 護理后分別為(52.42±5.24)%、(51.62±6.93)%、(186.51±8.94)m, 兩組患者護理后FEV1、左室射血分數及6MWD等指標比較,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導致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原因有很多, 如患者神經功能紊亂、血容量增加、身體現狀等[2]。其主要的臨床癥狀有呼吸困難、心悸、少尿、胸悶、心率加快等。但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極易出現各種并發癥, 所以對患者要加強護理, 幫助患者預防和控制并發癥的發生幾率。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綜合護理干預進行護理, 護理人員不但要對患者的基本病情病況進行詳細的了解, 對患者易出現的一些并發癥也要進行預防和護理[3]。由于患者食欲不強, 所以護理人員在患者的飲食干預上要嚴格的對患者進行有效的飲食搭配, 幫助患者多補充維生素C, 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心理也要進行關注, 幫助患者疏導不良心理, 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配合護理治療。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42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患者護理的效果。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FEV1、左室射血分數及6MWD等指標均得到明顯改善, 其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心肺功能改善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使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患者進行護理, 效果顯著, 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肺功能, 在臨床上可以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師存蓮.硝普鈉微量泵注射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衰的臨床觀察和護理.青海醫藥雜志, 2012, 42(6):40-41.
[2] 楊一曦.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綜合護理干預分析. 吉林醫學, 2013, 34(2):381.
[3] 于淑娟, 于淑紅, 薛桂紅, 等.肺結核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的護理.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1):321.
[收稿日期:2016-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