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偉

摘 要:在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做好鉆孔灌注樁的技術工作及相關的質量控制,是整個工程順利完工的關鍵環節。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的區域主要是在水下,對于技術環節的要求相對比較多,它的適應能力較強,相對的成本費用也很低,是公路橋梁工程常采用的一種技術。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所有的工作環節都是緊密相連的,任何一個環節的出錯,都可能導致工程的整體質量出現嚴重的問題。因此,開展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的相關工作,具有現實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橋梁;公路;鉆孔灌注樁;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E35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21-0151-02
橋梁鉆孔灌注樁的施工是整個公路橋梁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橋梁鉆孔灌注樁的施工工作,有利于保證公路橋梁未來投入使用中的質量安全。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必須對橋梁鉆孔灌注樁所有的工作環節進行認真地監督檢查,確保整個施工工作都能夠嚴格遵守國家的行業標準。整個工程應該在規定的期限內以高質量的要求完成所有的工作,為我國的公路橋梁建設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1 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1 嚴格審核具體的施工方案
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的進行,必須依靠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的存在,有利于保證整個施工過程中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是衡量整個工程質量的主要參考依據。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時間、技術要求、施工工期、材料要求、施工現場考察報告等。施工方案的制定是許多專業技術人員依據實際施工作業環境的地形特點而做出的書面報告,它對整個工程的相關工作起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相關的公路橋梁建設管理部門對于施工方案必須進行嚴格的審核,尤其是對其中所涉及相關技術的部分。對于施工方案中一些重要的技術指標,管理部門也必須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來驗證這些數據的真實可靠性。做好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方案的審核工作,是保障后續工程順利開展的關鍵所在。施工方案的合理科學,不僅有利于節約成本費用,也為工程的質量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同時,施工方案制定的過程中必須配備相應的緊急預案,便于隨時地處理突發事件。而相關的審核工作也必須對這些緊急預案進行一定的檢查,保證于設計方案中的各項內容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相關要求。
1.2 施工過程中相關設備的檢查
為了保證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整體的工作效率,就需要對其中所涉及的生產設備進行必要的檢查。比如,鉆孔澆筑施工過程中經常需要用到鋼筋籠,其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施工過程的成敗。鋼筋籠整體的設計必須達到實際工程的具體要求,其表面應該保持必要的清潔。搭接焊是鋼筋籠不同節點之間常采用的連接方法,單面焊的長度至少保持在10 d以上,雙面焊的長度在5 d以上。相關的技術人員必須持有特殊行業的操作證明,才能從事具體的崗位工作。因此,做好施工過程中相關設備的檢查工作,關系著整個施工過程能否順利完成。
2 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技術分析
2.1 鉆孔施工工藝的技術分析
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完成樁位的放樣工作,在埋設護筒的過程中,必須注意一些主要的技術參數,保證操作過程的科學規范性。護筒內徑比樁徑大至少200 mm,壁厚應能使護筒保持圓筒狀且不變形。在護筒內部的下端口及橫向的部位采用的是強度較大的焊接方法,主要是為了防止變形現象的出現。護筒的埋置深度在旱地或筑島處宜為2~4 m,在水中或特殊情況下,應根據設計要求或樁位的水文、地質情況經計算確定,護筒頂面宜高于地面0.3 m或水面1.0~2.0 m)。以上主要為使泥漿保持在護筒內。
在泥漿的制備過程中,其循環槽底的縱坡有著嚴格的控制要求,泥沙沉降的速度最大不超過10 cm/s。而在沖擊鉆鉆孔施工的過程中,管腳附近的區域需要重點的施工,保證利用小沖程方法制造泥漿的過程能夠變得簡單高效。當正常的沖擊作業開始后,只有當鉆孔的深度達到4 m左右時才能完成掏渣的作業。
正常情況下,鉆孔的頻率與掏渣處理作業成正比關系。當有關鉆孔的相關工作全部達到相關的標準后,開始清孔階段的工作,清孔方法應根據設計要求、鉆孔方法、機具設備條件和地層情況確定。不論采用何種清孔方法,在清孔排渣時,均必須保持孔內水頭,防止坍孔,在鋼筋籠安裝后,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應再次檢查孔內泥漿的性能指標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過規范及設計規定,應進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
2.2 鋼筋加工及安裝施工工藝的技術分析
鋼筋加工及安裝施工過程中主要強調的是鋼筋籠的加工及鋼筋骨架的起吊工作。利用加勁筋成型的方法進行分段的加工制造,形成了鋼筋籠。它的外面必須標出主筋的位置,并加上勁筋圈。
通過焊接的方法將主筋與勁筋圈連在一起,位置上保持垂直的關系,并需要十字鋼筋的做輔助支撐。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為了使保護層的厚度達到實際的生產要求,就必須焊接好定位鋼筋。
鋼筋骨架的起吊過程中,為了避免變形問題的發生。通過對骨架的下部及中間位置的選擇,采用的是兩點吊的方法。第一吊點發揮作用時,骨架只是剛剛被吊起。當骨架與地面完全脫離后,停止第一吊點的相關工作,開始第二吊點的操作。第二吊點停止工作的標志是骨架與地面保持相互垂直的狀態。最后進行一定的檢驗,骨架彎曲的部分需要調直,最后都是以順直的方式分布。
在鋼筋骨架的存放與運輸過程中,也需要遵守相關的規定。主要有:
①所有加工好的鋼筋骨架存放的區域要求是干燥少雨;
②不同的鋼筋骨架存放時,應該進行一定的編號,防止取用過程中出現差錯;
③用帶托架的平板車運輸鋼筋骨架,主要是為了防止運輸過程中材料的變形;
④鋼筋骨架裝車的過程中,必須選擇合適的支撐點,且這些支撐點離加勁筋處的高度保持一致。
2.3 混凝土施工工藝的技術分析
混凝土施工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步驟,其相關的設計標準必須達到國家的具體的強度指標。混凝土的配比值必須符合實際的工程要求,保證水下混凝土的順利灌注。
在混凝土澆筑的過程中,必須注意相關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①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時間不得超過首批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②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數量應能滿足導管首次埋置深度
1.0 m以上的需要;
③防止混凝土離析現象的出現,這很容易造成出口處被大量的原料堵塞,影響管道的正常工作;
④當澆筑過程離灌注樁的距離非常近時,為了加大澆筑的動力,需要合理控制導管的長度;
⑤為了減少灌注過程中內壁的摩擦阻力,必須對導管及儲料斗進行定期的維護,減少堵管現象的出現。
3 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的質量控制
3.1 嚴格把控施工過程中的各個工作環節
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過程中本身的工作流程并不復雜,但工作環節相對較多,需要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對各個工作環節進行嚴格的把控,保證工作環節的科學合理性。
在對施工流程、技術指標、施工工藝的監督過程中,必須嚴格地利用國家相關的行業標準進行作為主要的參考依據,不得人為地依靠日常的工作經驗去衡量這些工作流程的合法性。做好施工過程各個工作環節的監督工作,有利于從根本上消除一些安全隱患的影響,保證工程質量的可靠性。
3.2 嚴格控制混凝土的灌注質量
在混凝土灌注的過程中,首先必須對其的材料組成及相關的配比要求進行嚴格地控制檢查,必須將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一般要求是在200 mm左右。在使用鉆機的過程中,必須使鉆孔中心與樁位的位置處于同一水平線上。灌注的過程中導管的長度及距離鉆孔底部的垂直距離應該進行必要地科學計算,確定實際的參考數值。計算的過程中也需要考慮灌注量的多少,并達到工程的實際要求。灌注量的數值與導管鋪設的深度有著一定的聯系,導管鋪設的深度一般維持在 4 m左右,最大不超過6 m,最小不少于2 m。混凝土灌注施工流程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
3.3 施工完畢后灌注樁整體的質量控制
當所有的工作流程完畢后,必須對灌注樁整體的質量進行必要的檢查。首先,利用相關的科學理論值對灌注樁中關鍵的數據進行核對,出現偏差的數據必須進行及時的糾正,并對施工的相關區域進行重新翻修。灌注樁整體的抗壓能力也需要經過一定的試驗測試,結合試驗中產生的數據進行嚴密的分析思考,確保灌注樁整體的質量符合設計圖紙的要求。
4 結 語
在公路橋梁施工的過程中,必須對鉆孔灌注樁所涉及的技術及質量控制方面進行必要的分析探討。鉆孔灌注樁作為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其安全性能的高低影響著公路橋梁的使用壽命。因此,做好鉆孔灌注樁的研究工作,需要考慮綜合的影響因素,對于做好橋梁建設工作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王繼波.淺談公路橋梁工程中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J].科技與企業, 2015,(6).
[2] 劉成德.論公路橋梁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控制[J].華章,2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