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湘梅
摘 要:長期以來,中國的人口增長與政府政策息息相關,而如今人們已意識到生育權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國家政策對人們生育意愿的影響已經明顯弱化。而不管是我們過去限制生育的計劃生育政策,還是如今鼓勵生育的全面放開二胎政策,都是基于發達國家的理論和經驗得出的,而并非切實的研究中國人口特點的結果。事實上,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是全球大趨勢,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頸部的必然結果,我們只有盡早、盡快的適應它,并且以此為契機,提高人口素質,擺脫依靠廉價勞動力堆積的人口紅利的路徑依賴,爭取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上再創輝煌。
關鍵詞:新常態;轉變發展方式;放開二胎;人口質量
一、從“馬爾薩斯陷阱”到“低生育率陷阱”——中國人口政策總是圍繞在數量的調節上
筆者認為,不管是過去限制人口增長的計劃生育政策,還是現在的全面放開二胎政策,都是一種“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線性思維模,認為人口多了是負擔,會分薄人均資源占有率、加大社會生存壓力和就業壓力,而人口少了則意味著勞動力少、社會撫養比會偏高以及國內市場的日益狹小。
中國過去選擇控制人口數量的計劃生育政策,除了歷史上的原因外,也是受了“馬爾薩斯陷阱”此類人口理論的影響。按照馬爾薩斯的理論,人口是按照幾何級數增長,而糧食是按照算數級數增長,人口的增長必然會加劇包括糧食在內的資源的稀缺性,從而引發戰爭、饑荒和疾病,最終使人口減少到資源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與社會的農業發展水平相適應。當時中國很多學者都認同這一觀點,
事實上,我們仔細研究會發現,中國接觸到馬爾薩斯理論的時候,馬爾薩斯理論已經誕生了快200年,而包括英國在內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早已經通過近代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進步和資本深化跳出了馬爾薩斯陷阱。可以說,馬爾薩斯理論在當時已經是一種過時并且缺陷十分明顯的理論,用過時的理論來指導實踐必然會帶來嚴重的后果。雖然當時的中國經濟發展剛剛起步,資源尤其是資本極為短缺,但并沒有非常有力的研究能證明馬爾薩斯陷阱這種風險的存在,即使存在,中國要跳出馬爾薩斯陷阱肯定比一兩百年前的英國要容易得多。
二、放開二胎政策遇冷意味著中國濟增長不能再依靠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才是順勢而為
首先,放開二胎政策的遇冷與我們舊的經濟增長模式是息息相關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長意味著資源的大量浪費,而龐大的人口數量則使人均資源越來越稀缺。而且,即使是放開二胎,人們尤其是女性仍然感到自己沒有獲得自由的生育權,事實上,不管是過去只生一個的計劃生育,還是現在的全面放開二胎政策,都忽視了婦女的生育權。前者是把婦女的生育權掌握在國家父權的手中,后者是把婦女的生育權部分下放到了家庭父權的手中,而作為生育主體的婦女卻從未有過發聲的權力。可以說,生育孩子對于中國女性來說,更多的是義務的履行而非權力的實現。隨著女性自我意識的日益覺醒,很多職業女性對事業的重視度在提高,而生育孩子會面臨很多職業上的危機,如受到排擠,升職無望,事業家庭很難兼顧等,因此很多職業女性對于生育孩子并不熱衷。
其次,中國人口增長的減少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的生育成本提高,孩子的養老功能弱化和孩子的高質量培養等因素導致了人們的生育意愿有了顯著的降低,這預示中國今后的經濟增長不能再依靠人口的數量優勢,而必須轉向提高人口質量。人口質量包括人口素質和人口結構,人口素質決定了勞動力的質量,而人口結構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性起著重要的影響作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在低端產業逐漸失去了競爭力,決定中國能否在高端產業獲得競爭力關鍵是勞動力的質量,提升勞動力質量就必須在教育、培訓和科學研究上下功夫。 既然要提高勞動力質量,即提高人口的素質,那么人口的數量是否還需要繼續控制?中國享受了這么多年的人口紅利驟然失去,當然很難一下子適應。但是這么多年通過扭曲要素市場價格,以廉價勞動力獲得的高速經濟增長,隨著新常態的到來注定一去不復返。而面對新常態下,增長動力由出口轉為國內消費的情況,要增加國內消費占GDP的比重,完全可以通過加強教育、培訓和科學研究逐步實現,并不一定要再增加人口的數量。中國的經濟,不能再打“人海戰術”了。
綜上,全面放開二胎雖然能夠在一定時期內緩解中國的人口減少問題,但不能阻止中國人口減少的長期趨勢,而且不能夠改變中國的人口結構問題。如今令中國政府頭疼的如人口老齡化和男女比例失調等人口結構問題,恰恰是過去的計劃生育政策造成的,如今要用新的政策去填補舊政策的坑,無論如何都給人一種早知如今又何必當初的感覺。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政府干預人口數量政策的不合理性,生育權應逐步回歸到人們自己的手中。
參考文獻:
[1]陳友華,苗國.意料之外與情理之中:單獨二孩政策為何遇冷[J].探索與爭鳴,2015(02).
[2]武康平.人口老齡化、經濟增長與社會福利[J].理論經濟學,2015(08).
[3]薛繼亮.延遲退休和放開二胎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研究[J].勞動經濟與勞動關系,2014(06).
[4]王紅茹.2020年后將現新趨勢:中國或實現自主生育[J].中國經濟周刊,2016(27).
[5] 張歡歡,石震.系統思維下全面放開二胎的合理性探析——對生育政策線性思維的補救[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5(31).
[6]蘇鳳仙.論我國放開二胎政策的原因[J].西部皮革,20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