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軒 本刊記者
?
上海6月底實施商業車險新舊產品切換促進科學定價 豐富產品供給 滿足多層次多樣化保險需求
梁慧軒本刊記者
根據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以下簡稱“商業車險改革”)總體安排,上海于6月29日24時實施新舊產品切換(上海相關通知詳見本期第18頁)。
商業車險改革是國務院推進保險業改革創新、全面提升行業發展水平的重大決策,是中國保監會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上海車險市場發展穩步向好,2015年更是取得了“十二五”以來最好成績,業務穩步增長,賠付率顯著下降,市場秩序穩定,盈利創歷史新高。作為保險業改革創新先行者,上海早在2004年就在全國率先建立了車險信息平臺,實行交強險費率浮動“雙掛鉤”制度,為商業車險改革中上海率先引入交通違法系數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和數據基礎。
此次商業車險改革建立了以行業示范條款為主、以公司創新型條款為補充的條款管理制度和市場化的費率形成機制。改革的主要目標是,通過“放開前端、管住后端”的管理制度改革,把產品的定價權交給保險公司,把產品的選擇權交給消費者。改革后,上海車險保費總體將穩中有降,眾多低風險車主將享受更優惠的車險費率。
保障范圍進一步拓寬。商業車險改革后,新條款將冰雹、臺風、熱帶風暴、暴雪、冰凌、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駕駛證失效或審驗不合格、未上牌照新車、被保險機動車所載貨物、車上人員意外撞擊所導致的損失、家庭成員人身傷亡等情形納入保險保障范圍,大幅提高了商業車險風險保障水平。消費者權益得到有效保護。

條款更加科學合理。新條款明確約定車損險的保險金額按投保時被保險機動車的實際價值確定。在發生全部損失時,按照保險金額為基準計算賠付。發生部分損失,按實際修復費用在保險金額內計算賠償。有效解決了此前社會關注的“高保低賠”問題。
定價與風險更加匹配。新產品實行車型定價,按車型確定基準保費。客戶繳納的保費將由基準保費與自主核保系數、自主渠道系數、無賠款優待系數、交通違法系數4個費率浮動因子連乘得出。其中,無賠款優待系數由行業車險信息平臺根據投保車輛近三年的出險情況確定;自主核保和自主渠道兩個系數由保險公司測算確定;交通違法系數由車主交通違法行為記錄確定。實現了不同車型的費率水平與車輛風險水平合理匹配,消費者保費負擔與個人風險水平合理匹配,將有效引導車主遵守交通規則、安全駕駛,降低事故發生頻率,促進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索賠方式更加明確。車輛受損后車主既可以向責任方索賠,也可以向責任方保險公司索賠,還可以向自己的保險公司申請先行賠付并授權公司向責任方追償。大幅改善消費者服務體驗。
此次商業車險改革是上海保險業落實中央簡政放權要求的有力舉措,有利于引導保險公司轉變競爭模式和發展方式,推動行業提質增效升級;有利于確保消費者的選擇權,切實維護保險消費者權益;有利于加強以償付能力剛性約束為核心、以費率回溯分析為手段的動態監管;有利于通過費率杠桿機制充分發揮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