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淑媛
【關鍵詞】 新課改;體育教學;體育教師;素質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06—0041—01
在課程改革的大潮中,教師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如何將課程理念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如何用教學實踐去驗證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這些問題都是現代教師面臨的嚴峻挑戰。新課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新的教育形勢也對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那么,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體育教師主要的素質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一、要有高尚的師德修養
中學教師的工作對象是成長中有極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因此,教師要在自己的職業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標準,這是構建我們未來民族道德素質的基礎。
師德修養是指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觀念、道德情操、道德行為和道德意志,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時所遵循的行為規范和必備的品質,它體現著社會和人民對教師的希望和要求。提高教師師德修養,就是要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并體現在實際行動中。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目的和學習態度,教師自己就要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和對事業的高度責任感;要培養學生對集體和他人的正確態度,教師自己就應該以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精神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要養成學生文明的行為習慣,教師就要處處以身作則,儀表端莊,語言文明,態度親切。
二、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
此次新課改,在課程內容上改變了過去繁、難、偏、舊和過于偏重書本知識的狀況,加強了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與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了學生終身學習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課程結構方面,強調不同功能和價值的課程要有一個比較均衡、合理的結構,符合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突出的是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類的課程得到強化,同時強調課程的綜合性和選擇性。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即使有一桶水,也未必就能滿足教學的需要,所以就要求體育教師不但要有寬厚的知識基礎,而且還要不斷地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拓寬自己的學術視野,提升自己的學術能力。這也就是說,對教師專業知識的要求,已不再限局于“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的傳統模式,而是更強調多層次的復合知識結構。
三、要具備科研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苯逃蒲心芰κ墙處熃逃貍涞哪芰Α,F代教師要從經驗型轉向科研型,要成為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教育內容、教育對象、教育方法和教育實踐者和研究者,要有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創造性人才的能力,那種“教教材”的“教書匠”的傳統做法已不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高效率地提高學生素質,迫切地呼吁著教師的創新智慧。所以,教師必須以研究者的姿態,進行教育教學并在不斷的研究與探索中有所發現,有所創造。
五、應擁有相應的專業能力
1. 理解他人和與他人交往的能力。教師教育的對象是人,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精神的溝通、情感的交流,引導學生健康活潑地成長。同時,教師也是工作群體中的一員,要有與同事融洽相處、合作共事的能力。教育不僅涉及學校,同時還涉及到家庭及社會,所以教師還應具備與家長、社區有關人員溝通與合作的能力,從而形成教育全面有效地工作。
2. 組織管理能力。一般的教育工作以班為單位,教師要發揮學生群體對個體的教育作用,使每一位學生在群體生活中施展才能,就要有管理班級和領導教育教學活動的能力。
六、要具備學習的能力
勤于學習,充實自我,這是當今做好一名體育教師的基礎。學生年齡越小,他們對教師的期望就越高,他們就越把教師當成是百科全書。在他們眼里教師是無所不知的,如果教師一問三不知,他們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師要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做一個知識淵博型的教師。如今是現代教育時代,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成為能運用網絡信息資源實現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教師。作為一名有現代教育意識的中學教師要與時俱進,更要掌握計算機和網絡信息技術,為教學服務。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