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思維
摘 要:高職院校中成立校企合作旅行社目的是為了通過真實的旅行社業務,讓學生們直接參與旅行社生產經營管理,了解整個旅行社的運作模式和過程,將理論教學與實踐經營相結合,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與綜合素養,培養出符合現代旅游企業相關需求的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經驗及動手能力的高等技術型、復合型人才。該文從實訓基地運作模式、經營管理的成效、實踐中碰到的問題、相關對策等方面做了初步探究,其中創造性通過對政府、院校、企業、教師和學生等對校企合作發展起關鍵性作用的5個主體角色的闡述,為校企合作旅行社未來的發展提供參考性的策略。
關鍵詞:校企合作旅行社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2(b)-0120-02
中國旅游業近年來發展迅猛,促使旅游行業需要大量的旅游綜合性人才。與此同時,教育部明確提出各高職院校必須適應市場規律,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在這樣的行業發展背景及國家政策的支持引導下,各高職院校紛紛與校外企業合作建立校企合作項目。
1 當前國內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旅行社類型
(1)設立資質齊全的獨立法人旅行社,由學校獨立投入30萬注冊資本組建實體旅行社。該旅行社由學校派人負責經營管理,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的監督和檢查。可以獨立開發和設計旅游產品,招徠、組織、接待旅游者,為其提供旅游服務;缺點是投入大,成本高,風險性較高。
(2)與校外旅行社合作組建旅行社分社,該分社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只能以設立社的名義從事旅游經營活動,其經營活動的責任和后果由設立社承擔,分社需要繳納一定數量的質量保證金,可以獨立招徠、組團、接待旅游者,但經營范圍不能超過設立社的經營范圍。
(3)成立當地旅行社下屬的營業部,該營業部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免交質量保證金,入門門檻較低,投資較小,風險不大。同樣經營范圍受到設立社的限制。
2 選用“因地制宜”的運作模式
經過相關市場調研,根據對當地實際情況和學院的內外環境分析,學院決定與深圳寶中集團-龍巖中元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成立中元國際旅行社閩大營業部。中元國旅對營業部實行“統一采購、統一產品、統一廣告、統一財務、統一人事、統一選址、統一形象、統一組團”的管理,并在技術、服務上給予相應的支持和協助。
3 校企合作旅行社的發展成效
3.1 教師實踐能力和教學能力不斷地提升
校企合作旅行社的管理人員是內部教師。該教師具有多年的旅行社從業經驗。通過參與校企合作旅行社的經營管理,教師既能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旅游行業的最新資訊,避免墨守成規,同時也能積累實際經驗,教師再將這些經驗分享給學生,讓學生們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在完成項目化教學設定的任務時,也不再只是“紙上談兵”,更不是課本理論的生搬硬套,這都進一步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
3.2 進行相關課程的改革,完成了教材的編寫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級骨干校,旅游系是重點建設專業。借助校企合作旅行社這個平臺,院校更真實地了解旅游市場對旅游人才的需求,制定了最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計劃,將實踐項目和理論知識充分結合,完成多門課程的改革,編寫了若干實用的旅游管理專業校本教材。
3.3 實現校企雙方的深化交流合作
采用學生為主導來組織安排旅游線路、專業教師在旁指導的形式,通過承接真實的旅游業務,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同時提高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獨立分析判斷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根據合作協議,作為合作方的中元國旅安排導游時,要優先考慮讓學生們帶團或者跟團,并為學生們購買保險和承擔風險。
4 校企合作旅行社存在的問題
4.1 從政府角度來看,政府政策模糊,保障機制不全
教育部雖然號召各地區高職院校成立校企合作企業,但是并未出臺相關政策法規和保障機制來進行規范管理。例如:學生和社會人員有所不同。旅游過程中風險性較大,特別是導游外出帶團,學生涉世未深,有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危險和困難。如果沒有法律法規和政策的保障,校企合作旅行社的發展將會受到限制。
4.2 從院校角度來看,院校觀念不強、配套舉措較少
當前校企合作企業基本流于形式,真正運作發展起來的寥寥無幾;這源于高職院校方面對校企合作認識不深,不能深刻地認識到職業教育的特點是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導致了高職院校對校企合作的工作不重視,缺少全面系統的規劃,因此合作層次定位不準,且普遍偏低。院校對合作中的利益著眼點更多集中在眼前的短期利益,缺乏長遠眼光。
4.3 從企業角度來看,企業缺乏動力、參與程度不足
企業受利益驅動,不愿意花費人力、財力去培養人才,認為校企合作不過是解決用工荒時的一種手段,缺乏長期的動力;部分企業出于自身經濟利益和生產實踐等因素的考慮,在出現企業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自身利益和國家利益相沖突時,把培訓學生視為額外負擔。
4.4 從教師角度出發,教師經驗較少、積極主動性差
校企合作旅行社的管理人員是教師,但是教師平時既要給學生們上課又要管理旅行社,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院校的激勵機制不完善,給予管理人員的工資待遇差,因此,教師們參與校企合作旅行社的主動性不強,即不愿意去企業掛職鍛煉,也不愿意進一步提高業務水平。
4.5 從學生角度出發,學生參與度差、實訓程度較低
校企合作的程度化低,促使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差,實訓化程度低,學生依然缺乏學習動力,依然處于過去的被動學習的狀態。
5 解決校企合作旅行社面臨問題的對策
5.1 政府出臺政策法規、通過法律法規層面保障校企合作旅行社的發展
政府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來保障校企合作企業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例如:通過政策層面給校企合作企業減免稅負等扶持,還可以明確學生導游外出帶團時的安全責任問題的劃分。
5.2 院校擯棄舊觀念、推陳出新、制定合適的人才培養方案
院校需擯棄舊觀念,充分認識職業教育的特點是培養適應市場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從而全面進行系統規劃,根據市場需求制定好人才培養方案。同時根據相關規定,積極落實政策并提供諸多便利條件和優惠舉措。例如:給予企業良好的優惠政策,吸引他們進入校園,開設校企實訓基地,創造共贏;還可以為校企合作企業的管理人員增加福利待遇,提高從業積極性。
5.3 企業轉換觀念、深入校企緊密合作,合作共贏
企業要轉換觀念,不再局限于眼前利益,不再把校企合作當成一種負擔和形式。深入校企合作,既可以為自身企業培養骨干人才,又可以享受政府、院校給予的政策扶持和諸多優惠,一舉兩得。
5.4 提高管理教師福利待遇,積極參與企業掛職,增加實戰經驗和積累案例
由院校方制定相關考核管理辦法,對管理教師進行相關考核評比,將成績和福利待遇掛鉤;這些舉措將提升管理教師參與校企合作企業的積極性,積極參與企業掛職鍛煉進而使教師獲取更多的案例積累和實戰業務經驗。
5.5 讓學生參與經營管理,激發興趣
劃分多個崗位,例如:計調、外聯、門市等崗位。以真實的項目,讓學生們參與到校企合作旅行社的經營管理當中去。不再只是枯燥的被動參與,而是轉化為主動參與實踐。通過完成管理教師設立的實訓項目,能夠深刻地了解各崗位的具體職責和流程。
參考文獻
[1] 高雯雯.對校內生產性旅行社實訓基地經營管理的探究[J].學周刊,2014(10):51-52.
[2] 安立華,郝美玲.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信息,2010(1):923-950.
[3] 王宏蘭.高職旅游管理專業校企合作問題及方向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0(7):258-260.
[4] 仲吉昊.旅游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問題與對策研究——以桂林旅游高等專科為例[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