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源
(江蘇警官學院,江蘇南京 210013)
○警察教育訓練
芻議警務實戰化訓練
□王海源
(江蘇警官學院,江蘇南京 210013)
主持人:郭建華
警務實戰化訓練是根據現代公安工作的實際需要,按照規范化、職業化教育培訓的總體要求,對在職公安民警進行知識更新、技能訓練和素質教育的練兵活動。遵循公安機關“大教育、大培訓”的要求,警務實戰化訓練應以面向實戰、講究應用、追求實效為方針,堅持實訓內容職業化,演練過程實戰化,戰訓研究一體化的模式。警務實戰化訓練有練兵的特色,也有教育的屬性。因此,既要注重公安民警實戰能力訓練,又要重視警察職業素質教育。
警務訓練;實戰化;訓練模式;功效性
當前,公安機關為深化公安改革,推動警務創新,激發警務訓練的內動力,以應急處突、防暴反恐、反劫持人質等案件為實戰背景,從適應性訓練向實用性訓練轉變,從基礎練兵向職業化練兵轉變,著力推進訓練與實戰“無縫對接”,促進“警務訓練”轉化為實際戰斗力。當前,如何發揮警務工作的整體優勢,如何強化警務實戰化訓練,如何提升公安隊伍的戰斗力,已成為各級公安機關和現代警務研究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我們在描述一個事物或現象時,常常會以某種概念來表述其準確的信息,因而便對詞典式的概念就較為熟知。“警務實戰化訓練”是公安機關根據公安工作的實際需要,以實戰為導向,苦練過硬本領,貼近警務實戰的一種訓練。若以詞典式的概念來加以解釋則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表達出警務訓練的表象,卻難以表述出實戰訓練的內涵,故以概念解釋就顯得蒼白無力了。為此,揭示和認知警務實戰化訓練的基本要素,探求其規律和原則,并將實戰化的本質特征與各種訓練的目標融為一體,就更符合警務實戰化訓練的本真要義了。
所謂實戰化訓練是指以實戰需求為準則,在近似實戰的條件下,針對作戰可能發生的變化而進行的針對性訓練。警務實戰化訓練就是公安機關根據現代警務工作的實際需要,為使公安民警嫻熟地掌握各種必備的警務技能和規范執法行動而進行的有針對性的練兵活動。其目的是:(1)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公安民警在體能、技能、戰術、智力、心力等方面潛質,夯實基本功和磨礪過硬本領,提高警察的應用能力和實戰能力;(2)嚴格規范人民警察維護國家安全、維護社會秩序、保護公民安全、預防制止和懲治違法犯罪活動的執法行為,造就一支忠誠可靠、訓練有素、精通業務、紀律嚴明、作風過硬和戰斗力強的公安隊伍。警務實戰化訓練的內容廣泛,有體能、技能、戰術、執法行動訓練和模擬演練等。諸如,發展體能(奔跑、越障、攀爬等),適用于追堵圍捕嫌疑人;強化技能(控制、射擊、駕駛、通訊、械具實用、計算機操作等),適用于控制懲治嫌疑人;磨合戰術(集體操練、模擬演練、實戰對抗等),適用于各警種協同作戰;規范執法(解救人質、反恐防暴、禁毒掃黃、網絡追逃,境外追逃等),是加強警察對危害社會的行為和犯罪活動依法采取的打擊行動,有專項打擊和綜合治理行動,也有“短平快”和長效打擊行動。領悟了警務實戰化訓練的本義,就不難理解公安機關開展警務實戰化訓練的價值取向。
從警察職業角度說,警務實戰化訓練是一種磨礪精兵的教育活動,這種以強烈的競爭、超人的體力、高超的技藝、貼近實戰化的訓練主要以強化的手段來打磨警察必備的警務技能和實戰能力,并以此塑造警察的戰斗形象和執法形象,進而提升警察的戰斗力??梢姡鞅婢瘎諏崙鸹柧毜母拍?,既有利于推進警務實戰化訓練的開展,是現代警務研究訓練的需要,也是新時期公安工作和公安教育的要求。
警務實戰化訓練是依據公安教育訓練和公安隊伍建設的總體要求而打造的一種實效訓練。這種實效訓練突出了“學為用、用為戰”的特點,著重解決警察在警務活動中“追不上、打不贏、說不過”的問題。諸如,2004年全國公安系統開展的聲勢浩大的全警“大練兵”活動,2006年全國公安機關開展的“三基”工程建設、“苦練基本功”活動,2011年10月在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訓練基地舉辦的“全國公安機關警務實戰教官技能比武”活動,2012年8月在遼寧警官高等??茖W校舉辦的“全國公安院校教學技能大賽”,2015年4月在深圳市舉辦的“全國公安機關第二屆警務實戰教官技能比武”等,這些練兵活動以貼近實戰為主線,以提升戰斗力為重點,著重加強警察職業化、警務化、實戰化訓練,以此推進現代公安教育訓練朝著“教、訓”能力的提升和“教、學、練、戰”一體化的方向發展??梢哉f,警務實戰化訓練是以警務執法活動為基點,以《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訓練條令》為依據,以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人民警察隊伍為目的,重點強化警務實戰中的臨場處置能力,警察裝備的綜合配套運用能力,警察自我保護意識等,既突出了現代警務工作的時代性、科學性、應用性和實戰化的特色,又與當前的警務執法活動和反恐形勢的要求不謀而合。迄今,各級公安機關(公安院校)在開展警務實戰化練兵活動中,訓練設計、訓練內容、訓練程序、訓練控制無一不緊扣“苦練基本功、貼近實戰化”訓練要求,無一不緊貼“強化、苦練、靈活、實用”特色,充分體現出職業化、警務化、實戰化的強警練兵之道,并經過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兩種訓練模式:一是實訓、演練;二是嚴訓、研練。
(一)實訓、演練。實訓是指公安機關(公安院校)針對警務執法活動所需的知識、技能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訓練的教學過程。其特點是:(1)各種訓練從實際出發,將應用與實戰相結合,突出了警察職業化的特色;(2)訓練主要針對警務活動的特殊要求,對警察必備的警務知識技能進行強化訓練或演練。實訓內容主要分為兩個模塊:一是基礎訓練,主要圍繞著警察體能、控制技能、實彈射擊、械具使用、車輛駕駛、通訊聯絡、計算機操作等進行訓練,以提高公安民警的基本技能為目標;二是應用訓練,主要圍繞著查緝戰術、盤查搜身、解救人質、行動指揮、收集信息、控制嫌疑人等進行訓練,以提高公安民警的實戰能力為目標。訓練方式多以講、練結合和多媒體情景“教、學、練、用“為主,磨礪精兵并為實戰夯實基礎。
演練是模擬警務實戰情景的一種訓練方式。其特點是:(1)各種演練預先制定好計劃、流程和輔助措施;(2)各種操練依照事先設定的情景,在統一指揮下進行。如將警察的執法情景、警務技能的使用、操作方法等展示出來,具有表演色彩。模擬演練的內容有:基本功操練、模擬演練、比武演練、實彈演練、實戰演練等。演練的形式可分為兩類:一是單警作戰,如警用手槍射擊、警用械具使用、警察控制技能、警察攀爬越障以及計算機操作等基本技能的操練,突出貼近實戰的場景布置;二是多警種協同作戰,如各警種互相配合處警、解救人質、防暴反恐、警務救護等實戰技戰術的演習,突出不同警種的協同配合。
總之,無論是“實訓”還是“演練”,都須嚴格要求、科學訓練。只有科學訓練才能使警務訓練的思維理念轉換成實戰能力,警務技能由強變得更強。進而達到“學有方向、練有標準”。此外,在各科目演練過程中要求所有參與模擬演練的公安民警必須做到安全、規范、迅速、協同、貼近實戰。
(二)嚴訓、研練。嚴訓是指嚴格要求、刻苦訓練、磨礪精兵的訓練方式,如在強化動作標準時認真而不放松,這種訓練被視為警務實戰化訓練的基礎支撐。研練是指從實際出發,面對復雜局面能夠化解危機、贏得先機的探索式的訓練的方式,如探索有效的策略、靈活應用的戰術。這種訓練被視為警務訓練的助推器。實戰表明,研練沒有固定模式,可一邊探究一邊訓練,也可一邊訓練一邊探究,主要以研發貼近實戰的訓練新思路、新方法及其規律為目標,使警察的綜合素質和戰斗素養更加貼近實戰的需要。研練思維模式沒有現成的教科書,只有既往的“案例”作參考,故訓練手段、方法要靈活運用。公安民警在接處警時所遇到的情境和危險往往是難以預料或無法確定的,如犯罪嫌疑人的拒捕、反抗、襲警等,警民沖突引發暴力語言、暴力對峙、暴力傷害等,倘若思想意識或動作反應稍有疏忽、遲鈍,便會造成誤傷或犯致命性的錯誤,所以高度重視和研發一些現代公安工作亟需的貼近實戰的警務執法技能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嚴訓、研練相互影響,共有防衛意識強、創新思維活躍、作戰方法實用、練習內容貼近實戰的特點,且始終處于“動態”而非“靜態”過程。尤其是研練,實戰中都不預設訓練方案、具體時間,訓練情節臨時發布,目標指令臨時下達,是一種處在無“情報信息”條件下進行的實戰演練。這種練兵方式擺脫了訓練的固有模式,且“訓前”所獲得的支持和幫助僅有要處置事件的命令而無具體的處置方法和具體措施,較為符合實戰需要,具有靈活多變、貼近實戰的特色。如公安民警面對突發事件,如何處置持刀拒捕、持槍拒捕、暴力拒捕、民事糾紛和襲警等。
這些訓練重點突出了警察在執行警務時會合法合情地使用槍械、械具,如近距離的徒手防衛與控制、各種警械具的使用(抓捕器、伸縮警棍、防暴盾牌、警用刀具、防割手套等),武器的使用,對嫌疑人的盤查,對嫌疑車輛的查控,解救人質和反恐防暴等,以及面對突發的不同類型的案件,展開有針對性的嚴訓或研練。可見,警務實戰化訓練中的嚴訓、研練并非一般的普通訓練和演練能替代的。嚴訓、研練的特征是,一旦接到突發事件的指令,首先強調的是掌握事態,主動應招,貼近實戰,突出了復雜實戰環境的構設,依托信息系統和同步、協同作戰的指揮控制;其次是提高和完善警察實戰中的判斷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行動能力、取勝能力,以及靈活機智的應戰能力和探尋解決實質問題的方法、手段等。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平日多練兵,功夫過得硬,戰時才會少流血??傊瑖烙?、研練的目的就是讓公安民警知道自己在警務活動中會面臨諸多風險,能否有效地控制執法行動的主動權是警察應對突發事件的關鍵所在。
可見,警務實戰化訓練不單是依從一般警察職業培訓的實踐性活動,而是要強化警察必備的警務技能、執法行動和實戰能力的實戰化訓練。這種獨特而有效的訓練方式別具一格,高端站位,緊貼實戰,形成了現代公安教育訓練的特色。
警務實戰化訓練有練兵的特色,也有教育的屬性。練兵是鑄造利劍,教育是內化功力,前者以提升警察的能力為導向,后者以提高警察的素質為目標,這是由公安教育訓練與警察職業所決定的。從職業的角度說,警察職業是指警察所從事的專門性工作,無論不同的警種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忠誠、無畏、勇敢、藐視一切犧牲和困難,無疑是每一名警察應具備的基本素質。需要指出的是,警務實戰化訓練的構建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訓練和學習體能、技能、戰術固然重要,提高和磨礪警察職業素質則更重要。實踐證明,平和的警察練兵活動只能考評出警務技能的優劣,而特殊的職業素質教育的儲備則能產生明顯的持續發力的潛能。
所謂素質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礎上,經過后天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由知識內化而形成的相對穩定的綜合品質。也就是說,素質是教化的結果,是可以通過培養、造就來提高的。就警察職業教育而言,只抓練兵不抓教育不行,只抓能力歷練不抓素質教育也不行。倘若警務實戰化訓練只注重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而忽略警察基本素質的提高,便稱不上完整的職業教育。當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與職業素質融為一體時,才稱得上完整的職業教育。因為,前者解決的是如何做事,后者解決的是如何做人,故將做人與做事有機地結合,既會做事又會做人,才是理想的警察職業教育。由此可見,從實際出發,以提升能力為標準,以磨礪精兵為指向,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職業教育,被視為現代警務研究訓練的風向標。
警察的職業素質是指從事警察工作所需要的、由專業的知識結構、全面的能力結構和完善的素質結構的有機結合及動態發展而形成的穩定的、長期起作用的品質。它包括警察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法律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等。政治素質是人民警察的政治覺悟、理想信念、道德品質的綜合體現,是政治建警的首選。業務素質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務完成各項警務活動的業務知識、職業技能和過硬本領的綜合體現,它包括分析判斷能力、應變決斷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寫作表達能力等,是社會和公安機關對警察職業的要求。法律素質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行使職權所具備的法律意識、法律知識和執法技能的綜合體現。提高法律素質是公安民警依法執法的基本要求。心理素質是人民警察在高應激、高風險、高負荷的警務活動中所形成的心理活動的綜合體現。良好的心理素質能緩解公安民警的心理壓力,增強心理承受力,還能解決各種心理問題。身體素質是人民警察的體質、體能、健康狀況的綜合體現。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公安民警完成執法任務、保護自己、克敵制勝的保證。從警務實戰領域來看,警察練兵與警察素質培養對警察戰斗力的提升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其區別在于警察練兵的訓練成效能夠看得見且即刻見效,警察素質的教育成效卻難以即刻見效。換言之,警察素質教育的沖擊力和影響力發人深省,足以使警察生涯和警察人生受益。
綜上所述,具有鮮明特色的警務實戰化訓練為各級公安機關開展“全警練兵”注入了新的活力,既有助于公安民警苦練過硬本領,提高公安隊伍戰斗力,又有助于公安民警戰斗素養和執法行動等綜合素質與能力的提升。這種以職業化、實戰化、警務化、戰訓研究為一體的訓練模式,被視為構建現代警務研究訓練體系和提升公安隊伍戰斗力的正能量。
1.警務實戰化訓練不應停滯或糾結在詞典式的概念層面上,而應著重于實戰要素、實戰規律及原則層面的探知,并借鑒世界警務先進理念和訓練經驗,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貼近實戰的警務訓練新模式、新視角。
2.現代公安教育訓練要牢固樹立“一切面向實戰、一切為了實戰”的理念,在強化實訓、演練,嚴訓、研練的基礎上,著力研發“研訓、研戰”的訓練模式,這將對拓展公安機關和公安民警的思維空間、提高破解難題和臨場處置的能力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也是未來警察實戰化訓練的發展趨勢。
3.以科學的態度和精神推動警務實戰化訓練,既注重警察實戰能力訓練,又重視警察職業素質教育,是公安機關歷練精兵的重要途徑。
[1]管慶麗.警務訓練現狀的研究及對策[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5).
[2]王海源.警察健康與健身研究新視點[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15:230.
[3]張敏嬌.匈牙利警務訓練經驗[J].現代世界警察,2015(11).
[4]王海源.警察健身與警務訓練孰重孰輕之辯[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5(4).
(責任編輯:郭建華)
D631
A
1674-3040(2016)05-0087-04
2016-08-20
王海源,江蘇警官學院警察體育教研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警察體育與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