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明飛
?
苓甘五味姜辛湯合止嗽散加減治療慢性咳嗽臨床分析
喬明飛
河南省新野縣第二人民醫院中醫內科(新野 473500)
摘要:目的探討苓甘五味姜辛湯合止嗽散加減治療慢性咳嗽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40例應用苓甘五味姜辛湯合止嗽散加減進行治療的慢性咳嗽患者作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收治的40例實施西醫常規治療的慢性咳嗽患者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的治愈率為47.5%,總有效率為90.0%,與對照組的25.0%和77.5%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5%(P<0.05)。結論對慢性咳嗽患者聯合應用苓甘五味姜辛湯和止嗽散進行治療,能有效減輕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且無明顯不良反應,臨床應用優勢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止嗽散;苓甘五味姜辛湯;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是呼吸內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其會對患者的睡眠質量、日常生活與工作造成嚴重影響,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西醫治療慢性咳嗽多采用止咳、平喘、抗炎等手段,雖然有效,但難以達到根治效果,且容易產生多種不良反應[1]。中醫治療呼吸內科疾病的歷史悠久,療效獨特,我院在慢性咳嗽的臨床治療中聯合應用了苓甘五味姜辛湯和止嗽散,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48例,女32例,年齡23~74歲,平均(54.6±7.9)歲,病程0.5~6年,平均(3.3±1.6)年。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咳嗽的中西醫診斷標準,并經中醫辨證診斷為寒飲內停型。所有患者的主要癥狀都為咳嗽,且無其他伴隨癥狀或慢性并發癥,經胸部X線片檢查也未見陽性體征。
1.3方法
1.3.1對照組實施西醫常規治療,包括口服頭孢呋辛酯膠囊(海南日中天制藥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058),劑量為0.25mg/次,每日2次;口服鹽酸氨溴索分散片(珠海經濟特區生物化學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52313),劑量為30mg/次,每日3次;右美沙芬(北京天衡藥物研究院南陽天衡制藥廠,國藥準字H19994088),口服,30mg/次,每日3次。持續用藥1個月。
1.3.2研究組應用苓甘五味姜辛湯合止嗽散加減治療,基礎方組成包括干姜、茯苓、甘草、五味子、桔梗、紫菀、陳皮、法半夏各10 g,白前15 g,細辛3 g。對于咳嗽嚴重者加杏仁、麻黃;痰濕苔膩者加厚樸;惡寒者加防風、黃芪。以水煎煮,取300ml藥汁分早晚2次服用,持續用藥1個月。
1.4觀察指標評估、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情況。療效標準參考《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擬定:治愈:治療后,咳嗽癥狀消失,且肺部聽診可見正常呼吸音;好轉:治療后,咳嗽癥狀基本消失或明顯減輕,肺部聽診可見呼吸音稍粗或基本正常;無效:治療后,患者的咳嗽等癥狀無改善,甚至有加劇,肺部聽診明顯可見呼吸音增粗。
1.5統計學方法研究數據運用軟件SPSS19.0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通過χ2檢驗進行數據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臨床療效研究組患者的治愈率為47.5%,總有效率為90.0%,與對照組的25.0%和77.5%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不良反應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例,%)
慢性咳嗽的病因多樣,臨床表現復雜,慢性支氣管炎、咳嗽變異性哮喘、COPD等都是臨床常見的慢性咳嗽疾病,病情較輕者,不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產生直接影響,但病情嚴重者則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與工作造成困擾,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慢性咳嗽的病程較長,且易反復發作,也會給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2]。
目前,西醫治療慢性咳嗽的常用藥物包括化痰止咳藥、抗生素等,但臨床實踐證實常規西醫治療慢性咳嗽的療效并不理想,并且長期應用抗生素也會增加細菌耐藥性和患者的經濟負擔。在中醫學中,咳嗽是較為常見的一個證型,多因肺氣不宣,轉而上行所致,其病因復雜,但總體不外乎內傷和外感兩方面,寒飲蘊肺型是較為常見的一種咳嗽證型,多以風為先導,挾寒而至,致使肺氣宣肅失調而化為寒飲[4]。苓甘五味姜辛湯為辛溫散寒之方,方劑以干姜為君藥,具有散寒、溫肺、化飲之功效,同時還能溫運脾陽;以細辛為臣藥,具有散寒溫肺之功效,與干姜共用還能增強散寒、化飲、溫肺之功效;輔以茯苓,可滲濕健脾,利水化飲;以五味子為佐藥,配伍細辛、干姜,可達到斂不留邪、散不傷正的效果,全方共奏溫煦脾陽、肺陽,散寒化濕之功效。配合具有止咳化痰功效的止嗽散,共奏溫肺、化飲、止咳之功效[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治愈率、治療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同時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與宋占杰的文獻報道結果相符。這表明對慢性咳嗽患者聯合應用苓甘五味姜辛湯和止嗽散進行治療,能有效減輕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且無明顯不良反應,臨床應用優勢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肖輝,李成偉.清肝解毒止咳方治療病毒感染后慢性咳嗽的臨床研究[J].世界中醫藥,2014,9(1):36-38.
[2]蘇惠萍,吳華陽,王林洋,等.經方治療慢性咳嗽的臨床舉隅[J].世界中醫藥,2015,10(1):30-33.
[3]朱得鑫,沈鑫.中西醫結合快速緩解感冒后咳嗽[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2,12(3):57-58.
[4]李影捷,惠萍,陳照南,等.慢性咳嗽臨床證治160例[J].光明中醫,2013,28(4):692-694.
[5]宋占杰.止嗽散合轉移因子治療慢性咳嗽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3,28(8):1655-1656.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11.006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11-1529-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李金海2015-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