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云飛
?
【針灸探驪】
針灸耳穴貼治療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效果觀察
魏云飛
山西省潞城市中醫院內科 (潞城 047500)
摘要:目的對應用針灸與耳穴貼壓聯合方式對患有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的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選擇在我院就診的患有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的患者8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41例。采用常規方案對對照組患者實施治療;在常規方案基礎上采用針灸與耳穴貼壓聯合方式對治療組患者實施治療。結果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后的B超檢測殘余尿量水平的改善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的藥物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排尿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和疾病藥物治療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明顯少于對照組。結論應用針灸與耳穴貼壓聯合方式對患有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的患者實施治療的臨床效果非常明顯。
關鍵詞:針灸;耳穴貼壓;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
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屬于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糖尿病并發癥,病程較長或糖尿病病情控制效果不佳的一些中老年患者屬于該并發癥的高發人群,該病在臨床上的實際發病率可以達到糖尿病患者總人數的50%以上[1]。本次對患有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的患者應用針灸與耳穴貼壓聯合方式治療的效果進行研究?,F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就診的患有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的患者8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平均每組41例。對照組患者的糖尿病史1~17年,平均病史(4.9±1.3)年;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6例;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發病時間1~19月,平均發病時間(5.1±0.5)月;患者年齡43~86歲,平均年齡(57.0±1.4)歲。治療組患者的糖尿病史1~18年,平均病史(4.8±1.4)年;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4例;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發病時間1~18月,平均發病時間(5.3±0.6)月;患者年齡42~87歲,平均年齡(57.1±1.3)歲。上述自然指標研究對象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分析。
1.2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降壓、降糖、降脂、營養神經、抗感染、改善微循環、排尿功能訓練等常規方案實施治療,具體用藥方案和治療計劃的制定,應該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治療組:在對照組常規治療基礎上,實施針灸,主要取穴包括:三陰交、關元、中極、氣海、膀胱俞、腎俞,用補法每次留針15min,每天進行一次治療,計劃治療2周。再實施耳穴貼壓,主要穴位包括:交感、肺、脾、腎、膀胱、三焦,每次選取其中的2~3個穴位進行貼壓,一次按壓3min左右,每次按壓4次,2天換帖一次,兩耳應該交替進行,計劃治療2周[2]。
1.3觀察指標選擇兩組患者的治療前后的B超檢測殘余尿量水平的改善幅度、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的藥物治療效果、排尿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和疾病藥物治療時間、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等作為觀察指標進行對比研究。
1.4治療效果評價方法顯效:排尿功能障礙等癥狀經治療后徹底或基本消失,B超檢查結果顯示殘余尿量水平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排尿功能障礙癥狀經治療后明顯減輕,B超檢查結果顯示殘余尿量水平雖然沒有恢復正常,但已經明顯減少;無效:排尿功能障礙癥狀經治療后沒有減輕,B超檢查結果顯示殘余尿量水平沒有變化,或進一步增多[3]。
2.1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的藥物治療效果應用常規方案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治療總有效率達到68.3%;應用針灸與耳穴貼壓聯合方式治療后治療組患者的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治療總有效率達到90.3%。該項觀察指標數據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的藥物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治療前后的B超檢測殘余尿量水平的改善幅度治療組患者治療前后的B超檢測殘余尿量水平的改善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B超檢測殘余尿量水平的改善幅度 (mL)
2.3排尿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和疾病藥物治療時間應用常規方案治療后(13.95±2.50)d對照組患者的排尿功能恢復正常,該組共接受治療(17.56±2.82)d;應用針灸與耳穴貼壓聯合方式治療后(9.62±2.10)d治療組患者的排尿功能恢復正常,該組共接受治療(13.34±2.09)d。兩項觀察指標數據組間差異顯著(P<0.05)。
2.4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應用常規方案治療期間對照組有7例出現不良反應,應用針灸與耳穴貼壓聯合方式治療期間治療組有1例出現不良反應,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P<0.05)。
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通常情況下起病速度較為緩慢,在早期階段癥狀表現通常不是十分明顯,由于膀胱感覺神經病變而導致潴尿量水平異常增加,排尿的間歇時間逐漸的延長,有的患者在一天的時間內甚至僅排尿1~2次,甚至還有些患者會完全沒有尿意[4]。應用針灸與耳穴貼壓聯合方式對患有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疾病的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選取的膀胱俞和腎俞兩穴主要為兩臟腑的背俞穴,是其臟腑經氣進行輸注的主要地方,針刺上述穴位可以對膀胱的氣機進行有效疏導,起到振奮氣化的治療效果。關元、氣海、中極三個穴位均屬于任脈,關元是足三陰經和任脈的交會之穴,主元氣之根,針刺可以達到溫補下元,鼓舞膀胱氣化的治療效果。氣海穴居于人體的腹部,屬于生氣之海,針刺之主要可以收到生發陽氣、溫補下焦的治療效果。將二穴配伍針刺,可以達到溫陽補腎的臨床治療效果。中極屬于膀胱募穴,亦為足三陰、任脈的交會之穴,配膀胱之背俞穴,俞募相配,對氣化可以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為小便提供必要的條件,使膀胱的排尿功能在短時間內得以恢復。三陰交能夠通調下焦的氣機。上述諸穴在治療過程中配伍應用,可以充分達到溫腎陽,助氣化,行氣利水,益氣啟閉的治療效果[5,6]。
參考文獻
[1]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分會.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中醫診療標準[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6(4):365-366.
[2]中華中醫藥學會.糖尿病中醫防治指南[S].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0:32-33.
[3]俞先長,林桃嬌,蔣麗珍,等.B超監測2型糖尿病患者膀胱殘余尿量在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診斷中的意義[J].中外醫學研究,2010,8(27):76-77.
[4]牛西武,侯寶華,張偉,等.益氣降糖湯配合針刺治療糖尿病神經原性膀胱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1,32(4):421-422.
[5]于文霞,蘇秀海,李文東,等.艾灸治療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39例[J].遼寧中醫雜志,2010,37(6):1118-1119.
[6]蘇李,李亮,楊金生,等.艾灸對機體功能影響的現代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0,17(2):101-102.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9.036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09-1279-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武國生2015-06-04)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Auricular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
WEI Yunfei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Lucheng Hospital of TCM, Shanxi, Lucheng 047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cupuncture and auricular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 Methods8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and each group had 41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scheme.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scheme,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acupuncture and auricular application pressure. Result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residual urine volume by ultrasound detection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Micturition function back to normal and disease medication tim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drug adverse reaction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auricular application pressur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Key words:Acupuncture; Auricular application; 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