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杰
?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38例
王曉杰
山西省太原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太原 030003)
摘要:目的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應用效果。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西醫藥物治療,研究組在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藥物,記錄兩組支原體肺炎患兒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數據經統計學檢驗后得出結論。結果研究組獲得高達89.47%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僅為71.05%(P<0.05),提示研究組臨床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研究組18.42%患兒發生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對照組患兒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16%(P>0.05)。結論對支原體肺炎患兒給予中西醫結合治療可顯著提高其臨床療效,有利于保障患兒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
關鍵詞:支原體肺炎;中西醫結合;兒科
支原體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MP)是臨床兒科常見病及多發病,發病率約占肺炎患兒總數的10%~20%[1]。本文為提高支原體肺炎患兒療效及預后,特選取我院于2014年1~12月期間收治的76例此類患兒給予臨床研究,探討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臨床應用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76例支原體肺炎患兒中男42例、女34例,年齡2~11歲,平均年齡(5.61±1.23)歲,病程5~28d,平均病程(13.42±2.15)d。按照前來就診序號(單、雙)隨機將76例支原體肺炎患兒平均分為研究組(單號,38例)、對照組(雙號,38例),兩組上述資料對比結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納入與排除標準①經臨床檢查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制定的支原體肺炎診斷標準;②排除惡性腫瘤患兒;③排除精神類疾病患兒;④排除具有心、肝、腎等機體重要器官嚴重病變患兒;⑤對本次研究所需西藥、中藥等治療藥物具有良好耐受性,無用藥相關禁忌癥;⑥患兒及家屬均可積極配合本次研究并遵醫囑完成治療;⑦患兒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內容具有知情權。
1.2.2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西醫藥物治療,根據患兒實際情況提供解痙、止咳、化痰等對癥治療,10 mg/kg阿奇霉素(由Pfizer Ireland Pharmaceuticals提供,批準文號:H20090771)+5%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混合液濃度1.0 mg/ml),每日給藥1次,待連續靜脈給藥5d后若患兒病情穩定可改為口服阿奇霉素顆粒(由齊魯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80198),每日給藥2次,每次口服劑量10 mg/kg(每日最大給藥劑量不應超過0.5 g,2周為一個療程)。研究組在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藥物,方劑組成包括桑白皮6 g,炙麻黃3 g,連翹10 g,葶藶子8 g,魚腥草8 g,金銀花10 g,地龍6 g,炒黃芩6 g,板藍根10 g,炙甘草3 g,杏仁6 g,根據患兒實際表現給予方劑加減,其中煩躁不安者加牡蠣、龍骨,久喘無痰、厭食疲乏者加白術、黨參,上述方劑每日1劑,以水煎后分2次口服。記錄兩組支原體肺炎患兒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數據經統計學檢驗后得出結論。
1.2.3療效判斷標準根據支原體肺炎患兒臨床表現、實驗室檢驗及醫學影像檢查結果變化情況判斷其治療效果:痊愈:咳嗽、高熱等臨床表現均消失,實驗室檢驗項目(如白細胞)均處于正常值,X線片檢查可知肺部病灶消失,肺部啰音(干、濕)消失;好轉:各項臨床表現均獲得改善,實驗室檢驗結果較之前好轉,X線片檢查可知肺部病灶較之前顯著縮小,肺部啰音減少;無效:咳嗽、高熱等臨床表現均未改善甚至加重,實驗室檢驗項目較之前未改善甚至加重,X線片檢查可知肺部病灶較之前未縮小甚至增大,肺部啰音未減少甚至增加。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痊愈患兒數+好轉患兒數)/總患兒數×100.00%。

2.1治療效果兩組支原體肺炎患兒經上述相應方法治療后,研究組獲得高達89.47%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僅為71.05%,數據對比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研究組臨床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支原體肺炎患兒臨床療效對比 (例,%)
注:1)與對照組對比P<0.05
2.2不良反應兩組支原體肺炎患兒經不同方法治療后,研究組18.42%患兒發生藥物相關不良反應,對照組患兒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16%,兩組對比結果P>0.05提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體見表2。

表2 兩組支原體肺炎患兒藥物相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分析 (例,%)
注:1)與對照組對比P<0.05
支原體感染是導致支原體肺炎的主要原因,此類患兒大多存在發熱、持續性咳嗽等臨床表現,若未及時治療將引發心肌炎、腎炎等肺外臟器損害,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提示及時診斷并給予積極治療是保障患兒療效及預后的關鍵因素。近年來,由于多種因素(生活習慣、結構、環境等)不斷改變,支原體肺炎患兒數量呈顯著上升趨勢,已引起廣大醫務工作者高度重視。
研究顯示,目前臨床醫生大多根據疑似病例臨床表現并結合實驗室(白細胞、超敏C反應蛋白、MP-DNA等)、影像學檢查(X線片、CT等)即可獲得滿意的支原體肺炎診斷效果,確診后首選抗生素藥物治療。研究表明,支原體肺炎患兒經抗生素治療后可顯著清除機體內致病菌從而獲得滿意的炎性反應消除效果[2]。但有研究顯示,由于支原體肺炎患兒間存在個體差異,且近年來濫用抗生素情況較為嚴重,部分患兒經抗生素治療后無法獲得滿意療效,提示應加用其他輔助治療措施從而保障患者療效及預后[3]。本文研究可知,對照組支原體肺炎患兒經常規西醫藥物治療后臨床總有效率僅為71.05%,治療效果較差,與上述研究結論一致。
中醫理論認為,支原體肺炎屬于“肺炎喘咳”范疇,發生原因多見于外邪侵肺,郁而化熱,肺熱熏蒸以致煉液成痰,痰阻肺絡阻塞氣道,肅降無權,郁閉,臨床應以通絡宣肺、清熱解毒為主要治療原則。研究顯示,金銀花、板藍根、連翹驅散外邪、清熱解毒,桑白皮瀉肺平喘,杏仁降肺氣、止咳平喘,炒黃芩清上焦肺熱,麻黃宣肺止咳,葶藶子瀉肺消痰,魚腥草清熱解毒,地龍清瀉肺熱,諸藥聯用可達宣肺化痰、清熱解毒、止咳平喘之功效。現代藥理學研究可知,上述中藥材聯用可有效擴張支氣管、肺血管,有利于減輕局部黏膜水腫;顯著改善肺部微循環狀態,加速機體對炎癥的吸收;快速解除平滑肌痙攣狀態從而緩解患者相關臨床癥狀;利于排痰;有效對抗體內病原體。有學者提出,對支原體肺炎患兒給予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中醫方劑可顯著提高其臨床療效,此外中醫方劑均由純天然藥材組成,具有較高的治療安全性[4]。本文中研究組經常規西醫基礎上加用中藥方劑治療后,其臨床總有效率高達89.47%,但該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8.42%)與對照組(13.16%)對比并無顯著差異,提示此法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較為理想,與國內相關研究結果相符[5]。
綜上所述,對支原體肺炎患兒給予中西醫結合治療可顯著提高其臨床療效,有利于保障患兒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廣。
參考文獻
[1]李鳳啟. 中西醫結合治療支原體肺炎臨床研究[J]. 中醫學報, 2011, 27(10): 1246-1247.
[2]袁志毅. 中西醫結合治療支原體肺炎76例[J].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2, 28(2): 119.
[3]王希珍,楊大奎.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45例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導報, 2011, 32(8): 89-90.
[4]錢亞玲.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1, 17(21): 268-270.
[5]楊愛君,崔紅,姚燕青. 小兒難治性肺炎支原體肺炎的中西醫結合診治進展[J]. 中國醫刊, 2014, 64(12): 24-27.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9.050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09-1307-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劉小渭201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