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杰
?
自擬經驗方中藥濕熱敷治療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疼痛臨床觀察
王會杰
天津市北辰區中醫醫院護理部(天津 300400)
摘要:目的對中藥濕熱敷治療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痛的臨床的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隨機抽取北辰中醫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間出現下肢周圍神經痛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治療組,每組各有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對觀察組中的患者使用甲鈷胺注射液、前列地爾注射液以及布洛芬等藥物,而對治療組中的患者在觀察組的基礎上采取中藥濕敷進行治療,對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止痛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相對于觀察組,治療組中的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好,P<0.05。結論對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痛患者采取中藥濕熱敷治療,能夠有效的減少患者的疼痛,且臨床止痛時間更為持久,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痛;中藥濕熱敷
2型糖尿病神經病變發生機理中代謝的異常和血管損害起著重要作用,神經缺血是早期糖尿病神經損害的重要因素,而高血糖引起的神經組織非酶促的作用以及代謝紊亂增加交感神經的張力阻礙了血管活性因子的產生,導致神經血流減少,加重了神經的損害。脂肪代謝的紊亂不但能夠直接破壞神經細胞的結構和功能,而且還能夠減少舒血管因子的產生。患者下肢要比上肢更易出現神經疼痛的現象,尤其下肢周圍神經痛,在對患者進行止痛治療時,采取中藥濕熱敷治療使得止痛效果更為良好,本文就此對中藥濕熱敷治療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痛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北辰中醫院內分泌科2013年6月-2014年10月共收治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疼患者64例,其中男44例,女20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1.5±3.6)歲;病程在10個月~7年,平均病程為(3.1±0.7)年。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2例,兩組2型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痛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疾病的情況、疼痛的部位以及身體情況等各方面無顯著的差異性,具有一定的可比性P>0.05。
1.2治療方法
1.2.1觀察組根據兩組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痛患者的具體情況,對患者進行相應的治療,其中對觀察組中的患者使用山東抗魯欣藥業的甲鈷胺注射液0.5mg,一周3次肌肉注射,北京泰德的前列地爾注射液10ug,靜脈壺入于0.9%生理鹽水100ml中,葛蘭素史克布洛芬口服,一次1粒,一日2次, 各治療2周。
1.2.2治療組采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中藥熱敷(獨活35 g,透骨草35 g,白芷35 g,秦艽25 g,蔓荊子30 g,沒藥35 g,川芎30 g,乳香35 g,紅花40 g),將上藥為散劑用 150 g米醋拌均勻,一般濕度為手握后不易散開,放下后自動的散開為佳,把拌好的藥裝入縫好的50cm×65cm的布袋,布為純棉布,藥布袋的厚度平2.5~3.5cm,放入鍋內熱蒸 30~40min,待冷卻至50~60℃,將藥袋置于下肢疼痛區域熱敷( 此劑量藥物布袋每日加溫,可連續應用 14d) 1次/d,每次20min,7d為 1個療程時 1次/d,連續 2個療程,根據患者的疾病改變情況對患者的用量并且進行適當調整,對兩組患者進行隨訪,并且對兩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后VAS評分及鎮痛效果進行比較分析。
1.3注意事項由于糖尿病患者末梢感覺不太敏感,濕敷期間應密切觀察濕敷部位的皮膚,準確測試敷布溫度,杜絕燙傷患者;實施濕熱敷前,還要認真做好熱濕敷部位皮膚的清潔,排除潰瘍、皮膚破損、丘疹及其它部位皮膚的病變,熱濕敷時,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定時巡視病房,及時觀察濕敷部位皮膚的顏色變化;更換敷布時,動作盡量輕柔,并注意保暖,保持室內適宜的溫濕度,避免受涼感冒。
1.4VAS評分法采用0~10視覺模擬量表(0~10Visual analogue Seale,VAS),0為不痛,10為極度疼痛。0表示無疼痛(記0分);1~3表示輕度疼痛(記1分);4~6表示中度疼痛(記2分);7~10表示重度疼痛(記3分),由患者將疼痛級別圈在相應的數字上。
顯效:鎮痛評分>60%;有效:鎮痛評分>30%且≤60%;無效:鎮痛評分≤30%。
2.1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 (例,
注:兩組治療前P>0.05無統計學差異性,兩組治療后P<0.05,有統計學差異性。
2.2兩組臨床鎮痛效果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鎮痛效果比較 (例,%)
注:與觀察組比較,P<0.05,治療組鎮痛效果明顯優于觀察組。
由于現代社會生活方式的改變、家族史、環境等因素引起2型糖尿病,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抵抗無法參與糖分的分解,而藥物和注射胰島素是外源性的對人體內補充胰島素,暫時性參與糖分的分解,如果患者不注意飲食和運動控制血糖,只靠藥物血糖會控制不太理想,長期持續性高血糖,患者很容易出現相關的急慢性并發癥,其中患者易出現糖尿病性的下肢周圍神經痛現象,其對于患者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響,且對于2型糖尿病的疾病治療有一定的阻礙現象,并且有一定的消極影響。所以,對于出現下肢周圍神經痛癥狀的2型糖尿病患者應采取一定的積極治療措施,減輕患者的下肢疼痛。而在對患者進行止痛處理方式的選擇時,通常采取相應的藥物治療的同時,使用中藥濕熱敷從而使得患者的疼痛感有一定的減輕,并且取得不錯的效果,中藥濕熱敷藥物相對來說藥效持久,相關不良作用較小,有一定的積極治療作用。所以,對糖尿病下肢周圍神經痛患者采取中藥濕熱敷治療,能夠有效的減少患者的下肢疼痛,對于患者的疾病治療有一定的積極臨床影響。
參考文獻
[1]丁元香.針刺合中藥熱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4,13(20):2746.
[2]仇朝暉.中藥洗劑治療糖尿病下肢神經痛40例臨床觀察[A].山東中醫藥學會全省第十次糖尿病會議論文集[A],2010:l-3.
[3]李偉凡,希卜海銘.中藥加芒針電刺激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35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皮膚性病,2009,8(5):317-317.
[4]陳維英.基礎護理學[M].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129.
[5]李曉聲.中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機理的現代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1997,17(2):122.
[6]龐貞蘭.中藥濕熱敷配合頸椎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105例護理體會[J].右江醫學,2008,36(2):231-232.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1.038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01-0077-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張建慧201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