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雪梅 辛 云
?
【護理論壇】
護理干預對降低高齡股骨骨折患者壓瘡發生率的影響
范雪梅辛云
山東省青島海慈醫療集團(青島 266033)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降低高齡股骨骨折患者壓瘡發生率的影響。方法將我院收治的80例高齡股骨骨折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臨床對對照組患者主要采用常規護理,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并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效果及對壓瘡發生率的影響。結果觀察組患者舒適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壓瘡發生率及次數顯著低于對照組,舒適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在高齡股骨骨折患者護理中應用,不僅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壓瘡發生率,同時對提高患者舒適度和護理質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關鍵詞:護理干預;高齡股骨骨折;壓瘡;影響
壓瘡是骨科患者常見并發癥,是患者在壓力、摩擦力與剪切力作用下所導致的血液循環障礙,尤其是老年患者,因身體原因發生壓瘡幾率一直居高不下,所以加強對高齡骨折患者壓瘡的預防護理就顯得十分必要[1]。為探究護理干預在降低高齡股骨骨折患者壓瘡發生率的作用,選取2013年8月—2014年8 月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齡股骨骨折患者80例為研究對象,整理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8月—2014年8 月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齡股骨骨折患者102例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納入研究患者均確診并排除干擾因素(如認知障礙與精神類疾病等),簽署治療同意書。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齡69~80歲,平均年齡(73.4±1.7)歲,骨折原因為交通傷、墜落傷、跌倒傷等,骨折情況:股骨干骨折25例,股骨頸骨折37例,股骨粗隆骨折18例。80例患者根據入院時間前后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0例,其中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69~80歲,平均年齡(74.1±2.1)歲,骨折原因為交通傷、墜落傷、跌倒傷等,骨折情況:股骨干骨折13例,股骨頸骨折17例,股骨粗隆骨折10例;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69~80歲,平均年齡(73.1±3.2)歲,骨折原因為交通傷、墜落傷、跌倒傷等,骨折情況:股骨干骨折12例,股骨頸骨折20例,股骨粗隆骨折8例;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如性別、年齡、骨折類型等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常規護理:做好患者皮膚清潔,每1~2h幫助患者翻身一次,觀察患者皮膚情況,每小時扣背一次,并做好臨床護理記錄與交接班記錄。護理干預:觀察患者病情,并在護理工作開展24h內應用Braden評分對患者壓瘡危險因素進行評估,內容包括患者活動能力、潮濕度、摩擦力、剪切力感染情況、移動能力與營養狀態等。得分≤9分為嚴重危險患者,10~12分為高度危險患者,13~14分為中度危險患者,15~18分為輕度危險患者,>18分為無風險患者。根據患者得分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計劃。考慮到高齡股骨骨折患者受傷多為意外原因,損傷程度不一,且年齡大、身體差,因此要顧及患者身心狀態,及時疏解其住院治療期間的各類焦躁、恐懼、煩悶情緒,避免負性情緒影響康復治療。通過護理人員對患者不良情緒的疏導和講解相關壓瘡的危害和預防壓瘡的措施,有利于使患者更為積極的配合治療和護理,醫患關系在此過程中得到了進一步增近,逐漸體現現代醫學“以人為本”的護理觀念,必要時讓患者主動訴說心中的郁悶,不要隨意打斷患者問題,以此緩解患者的思想負擔,用平常的心態面對接下來的治療。護理人員在給予壓瘡護理期間除去要關注易引發壓瘡的各類危險因素之外,還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日常注意事項,壓瘡預防手段,配合臨床護理降低壓瘡發生幾率。積極做好患者皮膚護理,避免感染,對已發生壓瘡患者要及時給予疏導和有效治療,減輕身心不適癥狀與不良情緒影響。考慮到導致壓瘡因素較多,諸如患者營養狀態、感染情況、疼痛癥狀均為高危因素,因此要護理人員要配合患者及家屬進行注意事項宣講,告知其被動體位的重要性與容易發生壓瘡的部位,降低疼痛感,并講解指導一些轉移注意力放松身心狀態的方法。在日常飲食中也要多使用一些富含營養的食物,推薦食用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 以提高機體免疫力,讓患者保持身心舒適,食欲良好。
1.3觀察指標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舒適度變化和壓瘡發生率,該數據記錄比較情況:每位患者同一部位只記錄一次,兩個部位計兩次,計算壓瘡次數和發生幾率;舒適度評分采用模糊數字評分法,滿分為10分,以0為非常不舒適,10分為非常舒適,讓患者在護理人員指導幫助下根據自己主觀感受選擇一個合理評分[2]。
1. 4統計分析臨床所得數據應用SPSS17.0統計分析,定量資料采用(mean±SD)描述,計量資料做t檢驗,計數資料做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比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舒適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壓瘡發生率及次數顯著低于對照組,舒適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臨床舒適度和壓瘡發生幾率比較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舒適度和壓瘡發生
壓瘡又稱為褥瘡和壓力性潰瘍,多因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后發生持續性及營養不良而導致組織潰爛壞死。據相關文獻報道[3],每年約有6萬人死于壓瘡合并癥。如何運用護理預防壓瘡出現是一直是臨床護理重點研究的課題。高齡骨折患者壓瘡的高發與其自身生理狀態、長期臥床等因素相關,同時由于老年人皮膚比較松弛,彈性差,患者在營養狀態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壓瘡并發癥。因此,臨床護理工作中要從根源上減少危險誘發因素,提升老年患者康復質量與身心舒適度。在患者開始參與護理實踐之后,迅速在短時間內組織了壓瘡評估,評估不僅可以幫助患者及其家屬了解有關壓瘡發生的相關知識,為護理人員結合評估結果更好的判斷患者實際危險情況提供了充分依據,通過細致合理的分級為臨床護理工作提供指導,針對性較強的實踐舉措很好的降低危險程度[4]。對于得分較低風險較高的患者,還可在清潔皮膚、被動翻身、叩背時間等操作上通過縮短時間、提升頻率、使用坐墊的方式達到降低危險的目的。在患者住院康復期間,及時對高齡患者施加心理干預無形中也為護理工作提供了便利,患者保持輕松心態不僅有助于戰勝疾病,及早康復,提升了治療依從性,遵循醫囑可及早出院,降低壓瘡發生幾率[5~6]。另外,在對高齡股骨骨折患者護理中,還應該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讓護理人員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要求醫療行為上一切活動把病人放至首位,處處為病人著想,及時觀察病人所需,提高服務質量,控制服務成本,從而使患者享受到“優質、高效、滿意、放心”的醫療服務,從而提高護理服務水平。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也為日常護理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樹立治療信心,和諧醫患關系,共同應對護理工作中的各類問題。在護理人員和家屬幫助下,患者對自身健康重視程度增加,自我護理能力、皮膚清潔重視程度、危險因素預防能力都有所增長,配合健康營養飲食,讓患者更多地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食物,提高機體免疫力,為患者創造舒適住院環境,進一步提高老年人臨床護理效果[7~8]。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舒適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壓瘡發生率及次數顯著低于對照組,舒適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正是基于以上種種護理實踐嘗試,最終觀察組患者才能夠在住院期間顯著降低壓瘡發生次數和壓瘡發生幾率,在舒適度得分上出現顯著增長,無論是從患者自身需求、護理工作目標還是臨床治療安全角度來看,護理干預的效果都是極其出眾的,也證實了其在臨床中推廣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可顯著降低高齡股骨骨折患者壓瘡發生幾率,提升患者舒適度,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廖春妍.預防性護理在高齡股骨骨折患者預防壓瘡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6):71-72.
[2]彭紅,鄧玉蘭,雷麗敏.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行逆行LISS鋼板內固定的護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3(8): 7-8.
[3]Eileen E,Morrison.Complementary therapies: what are the ethics challenges for Kansas nurses?[J] The Kansas nurse,2007,82(5):3~5
[4]李德劍,趙鳳,陳冬梅.血塞通預防高齡髖部骨折患者血栓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療,2013(28):85-86.
[5]丁美紅.探討高齡股骨骨折患者預防壓瘡的護理措施[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4(3): 158-159.
[6]孟燕,微創髖關節鋼板螺釘內固定術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護理及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3(3): 50.
[7]Leighsa, Sharoff.Holistic nursing and medical-surgical nursing: a natural integration[J]. Medsurg nursing: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edical-Surgical Nurses, 2008, 17(3):206-208.
[8]章劍飛.整體化護理在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中應用的比較研究[J].健康研究,2013(4):285-289.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2.058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02-0269-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劉言言201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