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明
摘 要 安全管理工作是保證生產運營活動正常進行的基礎,同時也是保護員工規避工作危險因素,維護人身健康與安全的重要手段。作為安全管理工作的實際執行者,安全管理人員的自身業務水平對于這項管理工作的執行效率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在當前的安全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不高,在管理方法、知識結構、執行規范性以及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制約著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本文結合這一現狀,探討了提升安全管理人員業務水平的難點,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旨在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 安全管理 人員 業務水平
一、提升安全管理人員業務水平的難點
(一)安全培訓流于形式
在當前的安全培訓工作中,安全管理人員對于這項工作的關注度不足,企業員工通過安全培訓獲得的安全知識與技能十分有限,這使得安全培訓流于形式。首先,在對待安全培訓的態度方面,安全管理人員不夠認真,僅僅將其列為企業年度工作的一項內容而已,缺乏相應的安全培訓目標與考核機制,未能在培訓內容與實際考核等環節進行有效的規范與監督,安全培訓工作就成了一個走過場的表面形式內容。其次,現在企業往往會委托培訓機構進行安全培訓工作,而部分執業水平或負責態度不足的機構,在收取培訓費用后,未能結合企業的實際安全生產需求制定培訓方案,培訓過程中也僅僅以完成培訓課時為目標,實際的培訓效果并不理想。
(二)教學方法內容不夠靈活科學
部分企業安全管理業務學習在方法和內容方面相對陳舊,不能有效適應當前企業生產與行業發展的現實條件,往往使得安全管理人員對學習內容產生厭倦,實際學習效果十分有限。首先,在課時內容安排方面,常見的集中授課形式將安全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集中在固定時間段內,且前后兩次培訓的間隔較長,這樣一方面安全培訓與實際生產活動的隔離比較明顯,安全學習后在實際工作中能真正執行的學習內容相對有限;其次,在教學方法上面,部分安全學習依然沿用傳統的紙質材料講解,學員記憶考試的形式,對于新型信息教學手段的應用不足。實際上,現階段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在各領域都較為普及,如果安全學習過程中未能有效引入多媒體、互聯網、數字化教具等技術,則不能有效地闡述清楚各項安全管理內容,學員的理解與識記效果也十分有限。
(三)缺乏安全管理行為規范教育
現代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基本理念是規范性與標準化,將各項安全管理活動按照規范的流程來執行,能夠有效降低出現安全隱患的幾率。行為規范主要影響員工職業安全素養與管理制度認可。就職業安全素養而言,良好的行為規范能夠保證員工在參與生產活動的過程中,在執行安全操作時能夠做到準確有效;就制度認可而言,良好的行為規范是重視安全管理制度的體現,員工在認可相應管理細則合理性與科學性的前提下,才能完全遵照管理規范參與生產活動。
(四)安全管理人員知識結構不合理
隨著工業生產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安全管理工作中涉及的相應設備設施更為復雜。這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員擁有與之相匹配的知識結構,全面把握新技術與設備設施的運行特征,展開安全管理活動。現在大部分安全管理人員由工齡較長的擔任,這部分管理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與管理能力,但在適應新技術與管理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既有知識結構的拓展以及新知識融合有一定的滯后性,往往不能適應信息化背景下的安全管理工作。
(五)安全管理理論難以融入實際工作
安全管理業務歸根結底還是要在實際生產環節中發揮作用,對企業人員的生產活動行為進行有序管控。現在各企業都針對安全生產制定了相應的管理規程,并提出了眾多具體執行細則。但這部分管理理論方面的內容,真正落實到崗位與個人的時候則存在一定的偏差,科學的管理理論方法并未能在實際工作中發揮應有效力。
二、提升安全管理人員業務水平的對策
(一)明確安全管理人員業務培訓目標
安全管理培訓的水平對于業務水平有著直接的影響,制定明確合理的培訓目標是提升安全管理人員業務水平的有效手段。企業應結合自身實際條件,針對生產經營活動中重點安全管控環節展開培訓活動,從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執行方案三個層面為安全管理人員提供充實的學習提升資料。將業務培訓目標與企業安全生產經營活動緊密結合,確保安全管理人員能夠通過培訓活動整體把控安全生產管理流程,對于重點安全問題環節有著準確的認知,在出現安全隱患或故障事故的情況下能夠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優化安全管理人員業務培訓方法
安全管理業務培訓方法的優化要從培訓內容、展示方式、審核模式三個層面加以實施。對于培訓內容,在培訓過程中應避免枯燥的理論學習,應在培訓內容中引入更多的安全管理實例,結合小組討論、模擬實施等方式展開學習活動,提升管理人員的學習興趣,營造濃厚的安全管理學習氛圍;對于展示方式,應更多地引入信息化教學手段,在安全管理培訓過程中為管理人員播放視頻、演示動畫等形式提升培訓展示的豐富性;對于審核模式,可在基本的卷面考試形式外,增加一定的上機模擬、實踐操作等環節,從而保證安全管理理論與實際生產二者間的結合。
(三)提升安全管理人員業務培訓水平
提升安全管理人員業務培訓水平應采用標準化的培訓流程,對于企業安全生產運營緊密相關的重點環節制定整體與分部培訓方案,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展開培訓活動。企業應對現有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針對不同專業或崗位員工實施差異化的培訓方案,在基礎性安全管理培訓的基礎上有所側重。針對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職能部門負責人,應側重于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意識的強化培訓,確保其重視安全生產,做到不違章指揮;針對特種作業人員、初上崗人員等生產一線的工作人員,則應增加安全事故案例教學內容,增強安全操作技能、掌握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及防護措施、應急措施教學,增強其自身保護意識,杜絕違章操作等方面的培訓教育內容。
(四)強化安全管理人員責任意識
強化安全責任意識是提升安全管理業務水平的先決條件,進行安全管理活動在強有力的責任意識先導下會更為有效。企業應加強內部宣傳,通過宣傳欄、廣播等形式播放安全管理相關內容,在企業營造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圍,幫助管理人員樹立責任意識;通過制度化的規定將安全管理責任細分,落實到人,賞罰分明,保證每名參與生產經營活動的個體都能受到有效的監督與約束;通過職業道德與安全培訓教育的結合,使安全管理責任意識內化,成為管理人員安全管理活動的驅動力,使其自覺投入各項管理活動,采取合理科學的管理方法,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三、結語
提升企業安全管理人員業務水平是一項涉及多方因素的綜合性活動,需要從培訓目標、培訓方法、培訓流程以及安全責任意識等方面著手,從制度建設與實踐指導等層面開展工作,通過不斷的學習與強化才能真正實現安全管理人員業務水平的提升,為企業的安全生產創造有利的條件。
(作者單位為廣州職安健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汪錫鑫.高校特種設備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討[J].實驗室科學,2010(01):162-164.
[2]梁峻,陳國華.特種設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及關鍵問題探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0(09):132-138.
[3]孫燕,葉建農.淺談煤礦特種設備的安全管理現狀及建議[J].煤礦安全,2014(01):200-203.
[4]李付平.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電力安全技術,2014(10):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