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慧
[摘要]為了保障陽光體育運動在開展的過程中能夠持續的、科學的發展,各級各類學校必須依托相應的機制。本文對制約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因素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分析,并根據分析提出構建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的基本途徑及保障措施,確保陽光體育運動能夠長期有效的開展與進行。
[關鍵詞]陽光體育運動 長效機制 構建保障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4-0255-02
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是我國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關系到一個民族素質的基礎,同時健康的身心素質也是每個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必要條件,這關系到整個民族的未來,關系到國家的競爭力,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同時,學校體育工作的核心任務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了提高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質健康,貫徹落實全面教育的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開展,2007年4月29日,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決定正式全面啟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學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主要目的是鼓勵學生從教室走向操場、投入大自然,通過適當的體育運動增強體質、增進健康。
長效機制指的是能夠長久保障制度的運行且能正常發揮其功能的制度體系。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是一項長期貫徹執行的政策方針,而非僅僅注重短期的健身效果的提高,它將更注重健身效果的累計。通過構建一個能夠激勵青少年學生參加體育運動養成科學的鍛煉方式,管理結構合理,設施功能齊全,以及完善的制度體系的陽光體育運動發展的長效機制,對于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持續性、常態化、科學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制約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因素
(一)受應試教育的嚴重影響
在我國應試教育是束縛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最大影響因素。在學生、家長、教師的眼中,評價與考核一個學生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以學習成績為評價標準。盡管在初中階段,中考體育成績已經加入到中考的總成績當中,但是體育成績所占的比例極少,以吉林省中考體育為例,體育成績占中考總成績的30分。尤其到了高中階段,更是以文化課成績決定升學率。這就使得學生的學習負擔加重,學校和家長都圍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團團轉,致使大多數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參加體育鍛煉。在吉林省的青少年學生當中根據調查顯示,有70%的學生每天的體育鍛煉時間不足一小時,其中更有25%的學生基本每天都沒有鍛煉的時間,這種情況直接導致了青少年學生身體素質下降。在國際上,中小學生每天課外運動時間的均值為:小學1.5小時,初中1.4小時。本研究以吉林省為例調查顯示:吉林省中小學生每天課外體育活動時間的均值為:小學0.41小時,初中0.32小時,高中0.18小時。從這組數據當中可見,中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嚴重不足,到高中階段尤其嚴重。長期下去,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會受到嚴重影響到,同時又制約了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
(二)教師、家長沒有體育鍛煉的榜樣作用
學校教師除體育教師外,尤其是學校的領導、班主任參加體育鍛煉的榜樣亟待加強。同時,家長們的體育參與榜樣也有待加強。體育鍛煉的宣傳與鍛煉的榜樣僅靠體育教師的作用是遠遠不夠的。雖然體育教師經常從事體育鍛煉,經常參與體育活動,在學生中起到了一定的榜樣作用,但所取得的效果僅僅體現在體育課堂上,對體育教學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離開體育課堂,在課外從事體育鍛煉的學生數量并不是很多。實際上,相對于體育教師來說,學校的領導,班主任,以及家長們的體育榜樣作用對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影響會更大。例如,一位班主任,每天都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進行800米跑練習,在堅持一段時間之后,班級的學生逐漸養成了跑步的習慣。即使班主任有事不能親自帶領學生進行練習,學生也能夠自覺的跑完800米后再回家。這樣持續一年下來,這個班級的學生是全校請病假最少的班級,同時班級同學的學習成績較以往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可見,體育鍛煉不但不影響學生的文化學習成績,相反,經常從事體育鍛煉,還能夠提高學習成績。學校校長,是學校陽光體育運動的總負責人,同時也是保證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實踐領頭人,所以學校校長應以身作則,積極投入到體育活動中,給廣大師生做好榜樣。這里值得一提的還有學生家長的體育鍛煉的榜樣作用,這也是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不可忽視的主要因素。學生的家庭環境以及家長的言行舉止,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三)體育設施不足,體育經費缺乏
任何一項活動的開展都離不開相應的經費支持,體育經費的問題,是影響制約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我國有2億多的龐大學生人群,國家將教育資金分配到各級各類學校后資金就已經很少了,各級各類學校再將可用的資金投入到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經費就更少了。數據表明:目前世界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平均水平為7%左右,其中經濟不發達的國家也達到4.1%,而我國的財政性教育經費,從2002年以來分別占3.41%、3.28%、2.79%、2.82%。國家投入到教育的經費不足,沒有經費保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校要滿足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就需要不斷地完善體育場地設施,購置相應的體育器材用品。然而,由于嚴重缺少體育經費,這導致很多學校缺乏場地器材設施,不能全面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另外由于缺乏經濟支持,很多體育教師,在課外體育訓練,課外體育競賽等方面缺少參與的積極性與動力。
(四)相應的體育制度貫徹不到位和學校監管不力
學校對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監管制度有待加強完善。在我國雖然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職業教育法》《學校體育工作條例》《體育法》的法律保障與監督,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學校為了提高升學率,并沒有貫徹執行中小學生課程沒有三節體育課的規定。有的學校雖然在課表上有體育課程的時間安排,但是經常會被其他老師用來加課或者調課,原本應該在操場上進行的體育課,竟用來上文化課了。雖然國家有文件要求學校配備相應的陽光體育資金,但是實際上很多學校都沒有按照文件的要求執行,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不全面性和滯后性。如《體育法》中多處出現了“鼓勵”“應當”等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立法的權威性。
二、陽光體育長效發展機制構建保障措施
為了切實實現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目的,保證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質量,努力構建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長效機制,相應的一些保障措施是必不可少的。這些保障措施可以大致分為物質的保障和人的保障。其中物質的保障包括場地器材、資金,人的保障包括管理制度的保障、組織實施的保障、人才保障等。
(一)構建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的物質保障
在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與長效機制的構建中,必要的物質保障具有非常基礎性的作用。如果沒有強有力的物質保障,學校將很難很好的開展陽光體育運動,更談不上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的構建。所謂物質保障并不僅僅有充足的資金保障就可以的,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不可缺少的基礎硬件。所以各級各類學校應不斷加強本校的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努力為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創造舒適良好的環境。資金投入使用方面,教育主管部門應增加對學校事業的財政投入,為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提供充足的經費。在保障經費充足的同時,也要做到合理利用資金,精打細算,做到經濟有效,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現有資金的有利效率。公開資金的分配,做到專款專用,最大限度地為構建陽光體育運動的長效機制提供物質保障。
(二)構建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的人的保障——管理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的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相應管理制度保障,是學校構建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開展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專家認為,國家建立完善相應的陽光體育運動的法規體制,是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重要保證。學校的體育課以及校內的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應得到相應管理制度的保證,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初中和高中體育課的課次上要明確要求,任何教師不得以任何借口占用體育課堂。將學生的體育成績按照一定的比例列入升學考試成績中,目前體育成績雖然已經被列入到中考總成績中,但是所占比例不高。并且體育成績與高考成績零相關,應通過一系列的國家法規政策,迫使學校、家長和學生三方都能重視體育,培養體育鍛煉的習慣,真正從應試教育轉變到素質教育。
(三)構建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的人的保障——組織保障
強大的組織保障是構建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的重要保障之一。學校的領導直接決定著學校的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實際情況,以及陽光體育運動目標任務實現的情況。學校要完善領導機構,形成主管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把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情況作為評價校長工作的重要內容,層層建立責任制,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當前學校工作的重要任務就是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進一步推動學校體育的科學化合理化發展。學校組織部門應以實施素質教育的觀點統領全校的組織工作,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干部隊伍,尤其是要培養一批善于領導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領導干部,為學校的陽光體育運動開展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學校組織部門應完善領導干部的選拔、任用、考核等機制,做到選好人、用好人、管好人,確保陽光體育運動在學校的開展與實施。
(四)構建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的人的保障——人才保障
強有力的人才保障是開展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的重要基礎。學校體育開展好壞的直接原因取決于學校的體育人才資源。學校領導應注重體育人才的引進與培養,強化體育人才隊伍的建設,促進合作交流,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強化體育人才的思想觀念、基本素質、基本技能、價值取向,樹立體育人才資源是開展學校體育的第一資源。對于如何衡量體育人才,學校應從體育人才的品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作為衡量的主要標準。為了早日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學校應經常組織體育教師進行學習、培訓、進修,使體育教師強化對陽光體育運動的認識,轉變體育觀念。完善體育師資隊伍,提高體育教師對本職工作得重視。
三、結束語
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需要全社會、學校以及家庭三方的全力支持與合作,并且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只有社會、學校、家庭三者共同協調合作才能構建陽光體育運動的長效機制。學校應打破應試教育的束縛,轉變學校教育理念,傳承體育文化精神,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強化校園體育文化宣傳,營造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文化生活。同時學校的領導與老師也要積極參與到陽光體育活動當中去,給學生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以身作則切實推動陽光體育運動的發展。加強對學校領導部門的監督與管理,合理管理與利用體育經費,保證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能夠長期并有效地進行。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提高身體和心健康水平,提升綜合素質能力。通過構建陽光體育運動的長效機制使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5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6[S].教體藝[2006]6號文,2006-12-23.
[2]唐軍.科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認識與思考[J].體育科技,2010,31(01):30-33.
[2]孫明利.陽光體育長效機制的構建及保障[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0(02):155-158.
[4]黃寧波.陽光體育運動長效機制的構建[J].教學與管理,2017,7(01):11-13.
[5]劉海元,袁國英.關于開展陽光體育運動若干問題的探討[J].體育學刊,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