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薇河南省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
張雨薇
河南省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目的探討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內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6例。兩組均接受常規治療及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和血糖控制情況。結果觀察組用藥依從性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隨訪6個月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提高用藥依從性和血糖控制效果,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糖尿病;健康教育;血糖控制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疾病,其發病率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中醫認為,糖尿病是因勞倦損傷、外感邪毒和自身體質等多種因素所致,其發病隱匿,病情多變[1]。目前,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核心內容有健康教育、藥物治療、運動治療和血糖監測,為提高治療依從性和血糖控制效果,我院對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實施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令人滿意,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內分泌科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均符合糖尿病診斷標準[2]。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6例,其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健康教育
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治療,并實施常規健康教育。觀察組除接受上述處理外,還對其實施個體化糖尿病健康教育:(1)辨證施治,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2)提供用藥指導,督促患者規律服藥。(3)指導患者適量控制飲食,做到少吃多餐,進食低脂、清淡和低熱量的食物。(4)適當控制運動量和運動強度,提倡快走、慢跑、太極拳等運動方式,鍛煉時每次應持續30~60min,每周5次左右。(5)心理干預。與患者加強溝通,調整其心態,促使其積極配合治療。(6)定時門診隨訪,開展中醫個體化健康教育。兩組患者均隨訪干預6個月。
1.3觀察指標
于出院前1周評估用藥依從性,1周之內漏服藥物≤3次表示用藥依從性良好;漏服3~7次表示依從性一般,7次以上表示依從性差。隨訪6個月后監測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用藥依從性
觀察組的用藥依從性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比較[n(%)]
2.2血糖控制情況
隨訪6個月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糖及血糖控制率比較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治療時以控制血糖和預防糖尿病相關并發癥為主要目的。研究表明,要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應做到規律服藥、合理控制飲食、適量運動和定期進行血糖監測[3]。
中醫糖尿病健康教育具有以下優勢:其一,整體觀念。中醫治療疾病從整體出發,注重綜合干預。其二,個體化。中醫提倡辨證施治,致力于制定符合患者情況的個體化中醫治療方案。其三,重視防治結合。依據“治未病”理論,中醫糖尿病健康教育注重與中醫養生特色相結合,做到預、治并重,以提高療效,減少相關并發癥[4]。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用藥依從性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分析其原因,應與實施糖尿病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有效控制血糖對于提高療效和減少相關并發癥的重要性有關。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經隨訪6個月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均優于對照組(P<0.05),與國內有關報道一致[3],提示實施中醫糖尿病健康教育對于控制血糖具有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糖尿病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改善血糖指標,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1]袁志勛,劉能娥.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內分泌科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3(9):376-377.
[2]何展鵬,羅宏斌,米劍媚.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長期血糖控制的差異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4,30(1): 71-72,85.
[3]熊曉榮.中醫特色糖尿病健康教育對社區糖尿病患者的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15,31(1):71-72,79.
[4]蘇寧,趙彥春,趙娟.中醫個體化健康教育對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北京中醫藥,2015,34(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