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蕊,梁爽,劉瑩,李彩娟,奚克敏牡丹江醫學院;牡丹江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甲狀腺實性結節的實時超聲造影表現和特征研究
黃蕊1,梁爽2,劉瑩2,李彩娟2,奚克敏2
1牡丹江醫學院;2牡丹江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目的:總結實時超聲造影檢查中不同性質甲狀腺實性結節的特征性表現情況。方法:對100例經手術病理驗證的甲狀腺結節患者(110個結節)進行實時超聲造影診斷,觀察記錄超聲造影時相對增強時間以及良惡性結節內部增強特征與邊緣增強情況。結果:增強早期,良性結節所占比例多高于惡性結節,且多表現為高增強與均勻整體增強以及邊緣增強,而惡性結節多延遲增強,且表現為低增強與局部不增強以及邊緣不規則增強或無邊緣結構,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甲狀腺實性結節檢查診斷中,應用超聲造影技術進行定性鑒別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甲狀腺;實性結節;超聲造影
超聲診斷是臨床甲狀腺結節診斷、鑒別的主要方式,本文旨在探討應用實施超聲造影技術對甲狀腺結節患者進行檢查,總結不同實性結節的特征性表現情況?,F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5-01至2016-02期間我院收治的10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展開研究,男30例,女70例,年齡在20歲~75歲之間,平均(50.64±5.57)歲。結節110個,直徑在5mm~40mm之間,平均(15.33±7.88)mm,所有患者常規超聲檢查未見甲狀腺彌漫性病變以及囊性成分,手術病理證實,110個甲狀腺結節中50個為良性結節(分別為20個濾泡增生性結節、28個濾泡性腺瘤與2個肉芽腫性甲狀腺炎),60個為惡性結節,且證實為乳頭狀瘤。
1.2方法
采用飛利浦公司iU22型超聲診斷儀對患者進行掃描,應用L12-5探頭對患者進行常規掃描,應用L9-3探頭對患者進行超聲造影,造影劑選用Sono Vue,用5ml生理鹽水配置成微泡乳狀混懸液,由肘靜脈團注混懸液1.5ml,再用生理鹽水5.0ml沖管處理。設置MI指數為0.08~0.10,總增益為88%~90%,設置深度為3.5cm,放置聚焦點在病灶下緣,再行實時造影檢查。
1.3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超聲造影時相對增強時間以及良惡性結節內部增強特征與邊緣增強情況。
1.4數據處理
利用SPSS18.0軟件統計處理研究所得數據,計量資料通過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x±s)表示,計數資料通過χ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使用n(%)表示,p<0.05時,具差異統計學意義。
2.1超聲造影相對增強時間對比詳見表1。

表1.不同性質甲狀腺結節相對增強時間所占百分比情況[n(%)]

表2.不同性質甲狀腺結節內部增強特征[n(%)]

惡性 60 45(75.00%) 7(11.67%) 7(11.67%) 48 (80.00%)
2.2良惡性結節內部增強特征:良性結節多表現為高增強與均勻整體增強,惡性結節超聲造影多表現為低增強與局部不增強現象,良惡性結節在超聲造影增強強度與均勻度方面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良惡性結節邊緣增強特征詳見表3。

表3 不同性質甲狀腺結節邊緣增強特征[n(%)]
甲狀腺結節是甲狀腺系統常見疾病,經調查統計,經臨床觸診檢查可發現約有4%~8%成人均有明顯甲狀腺結節癥狀,而超聲檢查可發現約有40%~50%成人均有甲狀腺結節,其中有5%~6.5%的甲狀腺結節患者會逐漸發展為惡性結節[1-2],危及患者健康安全。常規超聲診斷主要依據二維成像技術顯示甲狀腺結節形態、大小、邊界情況以及內部回聲、血流等情況對結節性質進行定性鑒別,對不規則形態、邊界不清以及鈣化的實性結節,應用常規超聲技術往往較難診斷。
超聲造影技術通過注入造影劑清晰呈現結節內部及周圍血流分布情況,可以直觀反應結節內血管形態學與生物學特征,對于定性鑒別結節良惡性具有重要意義[3]。超聲造影技術容易受操作規范性與患者自身機體循環差異影響,容易出現良惡性結節絕對增強時間無明顯差異情況,所以臨床多與甲狀腺實質增強情況進行對比,定性區分良惡性結節,同時因良惡性結節生理結構特征差異,使良惡性結節在峰值期增強強度與增強均勻度存在明顯差異[4]。此外,結節邊緣增強情況可以間接反映甲狀腺結節血流動力學情況,一般良性結節均具有完整的暈環結構,具有完好的血供情況,超聲檢查時可見明顯的低回聲暗環,而惡性結節,血供稀少,多為不規則增強或明顯的無邊緣結構情況。
本文研究顯示,增強早期,良性結節所占比例多高于惡性結節,且多表現為高增強與均勻整體增強以及邊緣增強,而惡性結節多延遲增強,且表現為低增強與局部不增強以及邊緣不規則增強或無邊緣結構,差異顯著,p<0.05。可見,在甲狀腺實性結節檢查診斷中,應用超聲造影技術進行定性鑒別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1]陳雪雪.超聲造影及聲輻射力脈沖彈性成像技術在甲狀腺結節診斷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5,8(12):1209-1212.
[2]李杰基,李慧麗.超聲造影聯合彈性成像評價TI-RADS 4類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應用研究[J].腫瘤影像學,2015,24(4):254-258.
[3]王洋,滕登科,隋國慶,等.超聲造影增強模式對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鑒別診斷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5,19(10):1739-1741.
[4]王靜.超聲造影對甲狀腺結節性病變的臨床診斷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8):155-155.
牡丹江市科學技術計劃項目(Z2014s025)。
黃蕊(1981-),女,碩士,主要從事超聲方面的研究。
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