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鈞 李洪兵 石弦


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入,“三去一降一補”的落實和推進,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已經連續13個季度上升,到2016年6月末,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已經達到1.81%。從全國經濟情況和不良貸款整體情況分析,不良貸款形勢嚴峻,農村金融機構改革先行者中的農商銀行整體不良貸款率自2013年以來連續上升,從2013年的1.67%上升到2015年的2.48%。但北京農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持續下降,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截至2016年6月末,北京農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0.87%,撥備覆蓋率398.36%,繼續保持了效益、規模、質量協調并進的良好態勢。同時,北京農商銀行還獲得包括監管評級二級、北京“銀行業金融機構綜合評價”A等銀行等在內的諸多榮譽,整體品牌形象邁上了較高層次。
不良貸款處置的基本過程及經驗總結
北京農商銀行改制成立于2005年10月19日,是國務院批準組建的首家省級股份制農村商業銀行,2005年底五級不良貸款余額為95.4億元,不良率為17.5%,為同期全國商業銀行平均不良率(8.6%)的2倍多。
經過10年的不良資產處置,特別是2013年以來,北京農商銀行在不良資產處置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15年年末,北京農商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25.27億元,不良率為0.98%,比同期農村商業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2.48%低1.5個百分點,比同期全國商業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1.67%低0.69個百分點,甚至比同期16家上市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的1.47%還低0.49個百分點。十年來北京農商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及不良率詳細情況見圖1和圖2。
在目前商業銀行因經濟下行、企業效益下滑、資本市場下挫等多重壓力而整體風險控制難度加大的背景下,北京農商銀行經營質量穩健向好,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本文從三個階段對不良貸款處置情況進行回顧及總結經驗。
集中清收保全階段
針對不良資產處置任務重、支行專業清收人員、法律人才缺乏的現狀,成立之初北京農商銀行確立了不良貸款處置的原則,即“現金清收一批,以資抵債一批,重組轉化一批,呆賬核銷一批”。風險資產處置部門集中管理全行不良資產,部門內成立了不良貸款清收組、抵債資產管理組、法律組等,全方位開展系列清收活動。風險資產處置部可優先選擇支行不良資產進行處置,支行協助處置。績效獎勵分配傾向風險處置部,支行獎勵相對較小。風險處置部又將獎勵按照部門領導、組長、隊員不同的權重分配到人,獎勵到位,充分調動了清收保全工作的積極性。2006年至2008年的三年間,現金收回15.93億元,以資抵債14.39億元,重組轉化20.83億元,呆賬核銷19.28億元,五級不良率從2005年年末的17.5%快速下降到了2008年年末的4.9%。
由于時間緊迫,北京農商銀行在快速處置不良過程中也存在些問題,突出表現為重組轉化的不良貸款風險未得到實質化解、接收的部分抵債資產存在產權瑕疵難以過戶或快速處置等。
督導清收保全階段
2009年起北京農商銀行進一步嚴格了借新還舊貸款的管理,大量的轉據方式存在的貸款信用風險陸續暴露。2009年當年新增不良貸款迅速增加至42.45億元,五級不良率達7.5%。
面對新形勢,北京農商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思路由快速處置轉變為“增資擴股股東置換,以提高資產質量為工作主線,以強化管理、防范風險為重點”,大力推動訴訟現金清收,嚴控轉化條件,嚴控利用抵債方式化解不良,嚴控抵債資產無損失處置,利用自主核銷政策用稅后利潤化解歷史久遠的涉農小微不良貸款。2009年至2013年,共計現金收回不良貸款47.46億元,以資抵債收回0.80億元,重組轉化不良2.78億元,呆賬核銷10.91億元,股東出資置換51.92億元。2013年年末,五級不良貸款余額下降至40.34億元,不良率為1.71%,接近同期農村商業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1.67%水平。為應對2008年金融危機對信貸資產質量的影響,北京農商銀行要求資產保全前移風險關口,與前臺部門共同配合,提前介入潛在和新增四級不良貸款,與資產管理公司等第三方合作處置不良資產,陸續化解了潛在和問題類貸款162.67億元,改善了整體信貸資產質量。
同時,為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減少資源占用,北京農商銀行還在2012~2013年組織了全行表外應收利息清理工作,累計清理全行歷年掛賬無本金的貸款表外應收利息(含復利)和因接收和處置抵債資產而形成的表外應收利息共計28.51億元。
全面清收保全階段
為加快不良資產的處置,北京農商銀行不良資產處置進入全面清收保全階段。本著“有效保全債權、加快處置資產、依法訴訟維權、盡職法律事務”的工作思路,客觀求實、突破創新、勇于擔當,著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積極組織開展不良資產清收壓降工作。
在做好現金清收、訴訟追償等傳統處置方式基礎上,堅持“多條腿走路”。針對一些財產線索少、因涉及刑事案件導致訴訟推進困難或受地方政府干預明顯的大額疑難不良貸款項目,采取“批量轉讓處置”的新思路。2013~2015年,批量處置表內不良貸款14億元,為新增不良貸款騰空間,有效降低了全行不良率,連續維持1%以下不良率的良好局面。
為快速化解歷史遺留問題,降低管理成本,減少系統資源占用,共對33.98億元表外不良貸款與存量不良貸款進行了打包批量處置。同時,積極落實財政部貸款減免政策精神,嚴格按照有關規定,推動零余額欠息存量貸款和表外貸款通過減免方式收回本息。
面對經營利潤增長緩慢的形勢,北京農商銀行提出了“向表外要效益”的要求,加大表外不良貸款清收力度,共計收回現金近3億元,實現了良好的預期效果。隨著北京農商銀行不良貸款率連續2年保持在1%以下的歷史最好局面,至此北京農商銀行十年來不良資產處置攻堅工作基本結束。
經驗總結
一是保全清收部門應提前介入,從問題類貸款開始著手處置,避免到期逾期后才開始處置,貽誤最佳處置時機;二是充分研究和利用現有政策,最大限度依法合規利用現有不良化解政策,比如原值轉讓、批量轉讓、自主核銷政策、貸款減免政策;三是嚴格做好不良貸款基礎管理工作,廣泛查找有效財產線索,充分利用信貸系統或者類似手段梳理出本行內關聯企業關聯授信情況,根據關聯戶實際財產狀況,對關聯戶制定統一的一攬子清收處置政策;四是做好不良貸款處置檔案工作,為市場處置提供基礎檔案和依法合規盡職清收證明;五是靈活采用集中處置、分散處置、總支督導不良資產處置策略,合理安排績效獎勵分配;六是堅持“不惟大小,只惟優劣”的信貸管理原則,嚴格準入管理,加強貸中、貸后管理,嚴格控制新增不良貸款,從根本上解決“前清后溢”的問題。
當前農商銀行資產質量面臨的新挑戰
目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和“三期疊加”特殊時期,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實體經濟普遍低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政策正在實施,產能過剩行業即將被大力整頓。而農商銀行剛改制不久,還未充分化解歷史包袱,也未建立起完善的風險防控和化解機制。如今面臨經濟下行的嚴峻形勢,農商銀行資產質量整體面臨下行趨勢。
當前經濟下行的壓力已經越來越多反映到農商銀行信貸資產質量上,突出表現就是自2013年以來農商銀行不良貸款比率的持續“上升”。詳細情況見圖3。
鋼鐵、煤炭、平板玻璃、水泥、電解鋁、船舶、光伏、風電、石化產業等九大產能過剩行業,隨著中央“三去一降一補”政策的實施,將陸續暴露風險。而農商銀行貸款集中度高,風險分散手段有限,未來不良貸款的形勢將更加嚴峻。
更多的競爭主體進入農村進入領域,以網絡金融、移動金融為代表的新金融發展勢頭迅猛,民營銀行準入逐步放開,券商、基金、保險、信托、資產管理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不斷侵蝕農商行業務領域,風險博弈頻率和難度均不同程度提高,無形中加大了風險管控能力。
通過各方的艱苦努力,農村信用社在短短的十幾年內,將60余年以來的一些歷史積弊在改制重組過程中進行了清除,取得了歷史性跨越,但由于弱質性和高風險性“三農”市場定位,也決定了農村商業銀行貸款的高風險性和不良貸款清收降壓工作的反復性與艱巨性。因而,存在潛在隱形不良貸款隨時有反彈的可能。
有效處置農商銀行不良資產的新方式
在充分利用好訴訟清收、重組轉化、以資抵債等傳統清收手段的前提下,創新處置方式,多措并舉,齊抓共管降不良。
采用信貸資產收益權轉讓處置不良資產。銀行通過對于未來的現金流和回收狀態的測試情況,將由此產生的未來收益權流轉給其他機構,可實現不良資產的提前變現。目前監管機構已確定了不良資產收益權轉讓試點機構名單,包括銀行和信托公司。
嘗試不良資產證券化。隨著監管政策的放松,時隔八年之后,不良資產證券化正式啟動,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已于2016年上半年推出,四款證券化產品均獲得了超額認購,中國農業銀行即將推出30億元不良資產證券化產品。這一方式可以實現不良資產快速剝離,快速實現大量不良資產的處置變現,改善信貸資產整體質量。
廣泛采用互聯網處置平臺處置不良資產。2012年,淘寶網首度推出了網絡司法拍賣服務。2014年,淘寶網資產處置平臺引入了多家股份制銀行分行入駐出售不良資產。2015年不良資產處置四大資產管理均涉獵互聯網處置平臺,信達、華融、長城控股紛紛加入淘寶拍賣處置平臺,東方資產旗下全資互聯網金融平臺——東方匯也在積極嘗試布局不良資產產品相關業務。目前,淘寶資產處置平臺已成為法院拍賣、銀行、資產管理公司、交易所、拍賣行、海關、城管等各種類型機構處置資產的綜合性資產處置平臺。借助互聯網平臺,不良資產的處置方、投資方、第三方中介等各類市場主體,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信息不對稱,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流互動受時間、地域等因素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實現市場資源的自動匹配。北京農商銀行自2015年以來也在嘗試通過北金所、淘寶網等不良資產處置平臺處置了五宗瑕疵類抵債資產,交易金額達6億多元。
利用好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優勢。自2013年11月28日銀監會發布《關于地方資產管理公司開展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收購處置業務資質認可條件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來,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數量已超過20家。從這些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股東情況看,主導方多為地方財政局及所屬金控集團。地方資產管理公司成立于地方,股東主要來自于地方,同地方政府保持持續緊密關系,熟悉當地情況,協調處置地區產業群、提升產能過剩資產質量、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農商銀行本身也是地方性銀行,跟地方關系密切,跟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合作處置不良資產,將更能發揮不良資產處置優勢。
利用貸款減免政策解決歷史遺留不良資產。農商銀行來自于各地農村信用社。各地農村信用社歷史上存在著不少歷史遺留不良資產。為化解歷史遺留不良資產,凈化各地的信用環境,改善銀政關系,可妥善有序利用貸款減免政策。
(作者單位:北京農商銀行,崔鈞系該行副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