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直到現在為止,我們說的互聯網金融對銀行的沖擊實際上更多地是停留在概念上的,現實的情況是很多銀行感受不到這樣的沖擊?;ヂ摼W金融帶來的真正沖擊,實際上是對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經營理念的一種顛覆、一種挑戰。這種顛覆集中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人消費貸款?;ヂ摼W的特點首先是去中介化、標準化、可復制和規模效應,基于這些特點顯而易見,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融資難得問題實際上幫助不大,因為企業是個性化的,有其自身特點,針對企業的業務是無法標準化且無法快速復制的。與之相對,互聯網金融的模式真正針對的是個人的小額貸款需求,即直接瞄準的是信用卡人群。針對這類貸款需求的模式恰恰契合了互聯網的特點,可以標準化并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快速復制,特別適合互聯網的線上模式,因此我們看到許多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業務規模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反觀眾多的商業銀行,其采用的模式實質上不是完全意義上的互聯網做法,而實際上是線下IPC模式,其在獲客、征信等方面都和線上機構有本質的不同。
第二,場景化?,F在眾多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做資產端都采用掃樓發卡片的方式,但其實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的客戶質量不高,也無法獲得優質資產,導致其資金成本居高不下。我認為我們的企業應該調整思維,轉變方向,開展基于場景的消費端營銷。舉個例子,玖富與眾信旅游開展了合作,專做出境游的旅游分期,因為個人簽證在大使館的資料其實已經非常詳細了,大大減少了我們資料收集的工作。
對于互聯網金融企業來說,最大的風險有兩個,一是客戶的欺詐風險,二是客戶違約成本很低,因為無法記入征信。針對這樣的風險特征,互聯網金融企業可以采取幾種應對方式,第一,基于移動端快速獲客;第二,基于場景來獲得優良資產;第三,采用生態鏈的方式。采用生態鏈的方式其實就是根據不同場景與不同的機構和企業展開合作,將業務鏈條切成不同階段分包出去,而自身專注于自己的核心業務。通過“每個人做自己擅長的事”,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所以在此我也想呼吁,我們的銀行需要更加“Open”一些,一起努力來形成一個良性的金融生態鏈。
(孫雷系玖富互金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兼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