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
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是治國之本,執政力強弱直接關系到整個國家的繁榮昌盛和黨的存亡。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能從根本上推動這一問題的解決,也是黨的艱巨任務。尤其是基層黨組織,是黨的血液,應該貼近群眾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做好。與其他行業一樣,要想健康發展,反腐倡廉的口號永不過時,這能從根本上樹立黨的形象和社會穩定,帶動社會良好風氣。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應結合實際,不說大話空話,做到黨內監督,群眾監督,依法執政。
一、新時期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存在的基本問題
近幾年來,各級紀檢部門凝心聚力狠抓黨風廉政教育,加大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力度,在黨風廉政建設上成果顯著。然而,基層黨組織所處的特殊地位,尤其一些偏遠地區農村基層黨組織各種制度、政令等信息渠道的閉塞以及體制機制的滯后,使其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仍然存在一定問題。
1.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只重形式不重實質
黨風廉政建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傳輿論的重大作用,但是仍然存在形式主義現象,言之無物,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在廉政教育內容中,往往只注重理論,而輕視實踐。調研發現,很多紀檢部門開展廉政教育的方式往往有這幾種:組織黨員干部收看廉政教育宣傳片、到黨校等職能部門進行培訓學習、訂閱黨風廉政建設刊物等方式,以及通過開展“三會一課”等方式進行。在載體豐富和形式創新上有待進一步加強。
2.黨風廉政建設部門不能有效發揮職能
紀檢監察部門是具體履行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重要職能部門。調研發現,這些部門不能夠有效發揮職能,有一些部門甚至形同虛設。從而造成黨風廉政建設無具體部門抓、無專門人員管,掛“空檔”的現象較為普遍。由于放松了黨風廉政建設的學習和黨性修養,有些黨員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動搖,黨性觀念淡薄,有的黨員干部只圖自己安逸。
3.黨風廉政建設制度不能有效制約權力
改革開放帶來了新舊體制的變化交替,與此相適應的民主與法制有待進一步加強,監督制約機制也需進一步健全與完善。腐敗乘虛而入鉆改革的空子,不斷變換手段翻新花樣,步步升級,加之制度不全制約有限,查證不力,處理不嚴,一些腐敗分子得不到應有的及時的懲處,這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腐敗現象如瘟疫一樣滋生蔓延,杜之不絕。在我國,腐敗查處的力度和處罰輕重有時又受著腐敗者社會關系和其地位的影響,這也是腐敗低風險的一個原因。
二、為什么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實踐證明,基層干部隊伍的主流是好的,但隨著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樣化,廣大基層民眾的發展意識、民主意識、權利意識不斷增強,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的難度越來越大。我們黨加強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于搞好黨風。沒有好的黨風,就不能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帶領廣大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就難以實現。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是加強基層政權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必然要求,對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夯實我們黨的執政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基層黨組織、基層干部處在改革發展穩定的最前沿,他們的工作直接面對基層出現的各種具體矛盾和問題,不少基層干部還常常處于矛盾的焦點上,在維護群眾利益、做好群眾工作,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黨風廉政建設的核心問題就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切實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使廣大基層干部不斷提高黨性修養,增強為民服務、廉潔自律意識,牢固樹立紀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始終做到愛民、為民、富民、安民,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促進社會和諧與穩定的必然要求,對于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全局工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這就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紀檢監察機關一定要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從維護和促進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性,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抓好工作。
三、如何加強黨風廉政建設
1.增強基層組織廉政建設使命感
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離不開群眾,良好的黨風能夠帶動群眾,得民心,為其他工作的展開積累群眾基礎。若想政府工作順利展開,樹立廉潔的執政黨形象必不可少,同時可以提高黨的內部工作效率。首先,各基層要真正做到接受黨的正確方針指導和思想工作,還要時常展開思想教育與正確理論的學習工作。其次,轉變現有的不完善的工作方法,深入群眾,采集民意,保持時刻為群眾著想的自覺性,明確自身的人民公仆地位,強化公仆意識,在人民的監督下握起權杖,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端正為人們服務的態度就可以從根本杜絕腐敗滋生。黨員應從自身做起,培養自覺性,堅守嚴明清廉的道德防線被腐敗的侵蝕攻破,這需要不斷的實踐。
2.建立完善有效監督制約機制
(1)加強黨內監督。在黨的濟慈組織中,領導干部應發揮帶頭作用,同時做好黨內監督工作,包括以下四點:一是領導班子的互相監督,民主集中制可以有效防止權力不均的情況出現,共同商討宣傳。二是觀察實際情況,出臺健全的監督制度,是立足于上下級間的互相監督,實現責任雙向追究。三是對人事工作統籌管理,遵守《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暫行條例》選拔任用領導層。四是加強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工作,明確反腐使命,大膽工作,實事求是。
(2)加強群眾監督,擴大基層民主。群眾在濟慈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既是監督者又是參與者。在政府財務政務公開前提下監督政府各項公共事業進程與成果。真正行使主人公的權利,要求各項工程承包、土地征用稅費、救災款等事業公開化、透明化。基層政府必須做到不能脫離群眾,自覺公開政務,公私分明,權利的行使不能超越法律。只有做到民主基層化,工作才有可能順利展開。
(3)建立健全基層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不存在針對性,是全黨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不能將責任具體到某一機關或單位。此時領導者的使命感就更加明顯,責任細化,認真建立并執行責任制。要不斷地像群眾搜集民意,廣泛集中問題,轉化成責任制里的自我要求。具體為將責任落到個人頭上,分工明確,這樣可以保證每個基層干部人員有責任感,時刻清楚反腐工作的工作重心在哪里。同時對于已發現的問題應該毫不留情地依法處置,將責任追究到底,相反,反腐工作表現優秀的單位個人也應予以一定獎勵,雙管齊下,把工作落到實處。
3.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
隨著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開展,其工作成效也有目共睹,可以看出,主流領導班子是廉政清明的,但其中不乏一些丑惡現象,公私不分、以權謀私、行賄受賄、挪用公款等等不良風氣還是長久存在,嚴重抹黑了全黨的形象,也一定程度損害了民心,破壞黨民關系,群眾的不滿呼聲愈演愈烈,嚴重影響著生產生活按正常秩序運行。對此現象,政府不能坐視不管,要嚴懲不法者,對違紀現象不能手軟,官官相護,公開處理才能更好發揮警示作用,杜絕此類事件再度發生。在工作展開過程中也要拿捏好分寸,既不能得過且過也不可走極端一棍子打死,以教育疏導為主進行思想洗滌,使其樹立正確價值觀。同時還要以史為鑒,及時總結查找原因,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做好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是響應中央號召,不僅是“三個代表”的內在要求,更是不分年代的黨的自我約束。反腐倡廉既是黨的要求,也是重要實踐。作為人民的公仆,人民委以重任,黨應不負眾望,扛起時代要求的重擔,將反腐工作進行到底,拿出實際行動來推動改革的深入發展,規范鼓勵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真正發揮好帶頭作用,傳遞榜樣力量,做人民生產生活穩步發展的堅實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