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
“一個漢堡包,兩個標準”——麥當勞、肯德基兩大洋快餐品牌相繼宣布2017年美國市場將采購不使用人類抗生素的雞肉產品,但并未在中國市場作出同樣承諾,在輿論場上招致不少非議。
首先需要強調的是,出于市場營銷的動機,企業愿意在一個、幾個或所有國家市場上制定執行高于國家法定標準的企業標準,這是它們的自由。但政府和公眾沒有必要強制要求企業去制定實施高于國家法定標準的標準,那樣不僅無助增進公眾健康,反而有損法律的權威。
若更加冷靜全面地思考,我們就不難發現,安全標準本身也非越高越好,須充分考慮經濟可行性。
常言道“是藥三分毒”,但人們不可能因此而不用藥。同理,在禽畜養殖業——特別是大規模養殖業中不使用抗生素的結果必然是畜禽死亡率成倍提升。因此,可行辦法是在科學的基礎上制定可行的使用標準與規范,將禽畜養殖業中抗生素對禽畜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程度。
然而,提高技術標準也意味著成本、價格上升,進而意味著造假牟利誘惑力加大。在現行技術標準下,某些達不到現行技術標準的產品無法形成氣候,因為造假產品總體規模太小而難以隱藏;但在標準過度提高以至于刺激造假產業規模急劇擴張之后,這類達不到現行技術標準的產品也會混在規模大大擴張的造假產品洪流中大行其道。如此一來,對于消費者權益、對于公眾身心健康利弊如何,不言而喻。市場的辯證法就是如此,我們不能奢望超越它,只能努力駕馭它。而且,在不同國家,同樣幅度提高技術標準,帶來的成本和價格上漲幅度是不同的。對這一點,我們要有客觀、冷靜的認識。
提高安全標準必須顧及經濟可行性,這一問題不僅僅存在于食品安全領域,同樣存在于其他領域。1975年8月,我國豫南地區特大暴雨導致板橋、石漫灘兩座大型水庫潰壩。驚駭之下,水利專業部門曾要求全國所有水庫都按照能抵御“75.8型降水”的標準擴建改造。但“75.8型降水”超千年一遇,所有水庫若都按此標準修建,經濟上并不合算,不如在按合理標準修建的同時,加強防災能力。幾年過后,冷靜下來的專業技術人員開始重新審查該改造計劃。
由于輿論未必冷靜客觀,在一定程度上受輿情驅動的一些政府決策因此可能違背科學。我們需要不斷審視:在媒體市場化已經取得長足發展、而且可望進一步深化的環境里,這種輿情驅動作出不科學決策的風險是否正在上升?▲
(作者是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
環球時報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