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7月16日
2010年,兩位世界頂級富翁沃倫·巴菲特與比爾·蓋茨來到北京邀請50位中國富豪參加的一場“慈善晚宴”,他們希望能夠勸說中國富豪參與慈善募捐。然而當時他們的這一期許并未得到強烈的回應。阿里巴巴總裁馬云強調說,這并不是因為他們吝嗇,而是因為當時中國的慈善事業還在發展初期。現如今,中國擁有的億萬富翁超過了美國。雖然中國慈善事業仍然滯后于美國,但是已經在高速發展。美籍華裔金融家、慈善家唐騮千談到本月初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以及美國“百人會”舉辦的“全球華人公益慈善高端對話” 說道,與2010年由兩個白人來勸說富豪們募捐的情況不同,這次來自中國大陸的很多富豪們在演講中也非常熱情地表示要分享財富。
在過去,中國慈善榜上排名最靠前的是一些地產大亨們,他們主要是為教育機構捐款,尤其是在一些沿海城市,他們為家鄉的精英學校捐款。隨著經濟發展更多元化,一些從事科技技術方面的富翁們開始投入慈善事業。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在4月表示,他將捐贈10億美元,注入他公司旗下的公益慈善基金。許多企業家也紛紛加入慈善事業。年輕一代似乎更愿意為環保以及公共衛生捐款。從移動互聯網到云計算,他們也將數字工具運用到慈善中去, 以幫助慈善機構現代化操作。
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也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推動。中國首部慈善法將于今年9月正式實施,這將為中國慈善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便利,中國慈善事業的未來將漸入佳境。
《新政治家》7月16日
英國人之前說,“我們必須忘掉我們的分歧,團結起來,齊心協力”。然而,現在很多英國人都不再相信他們之前說過這樣的話,他們不相信公民投票,卻相信議會民主,相信他們選出來的議會代表們能夠在脫歐公投后應對這么復雜糟糕的局面。對于脫歐公投,當那些投了支持票的人事后在網絡上搜索“歐盟是什么”時,他們才強烈感覺到自己的過失。那些不負責任的脫歐支持者表達了遲到的悔意,“我沒有想到我這一票對結果會有什么影響,我只是想教訓一下卡梅倫而已,我從沒想過脫歐派會贏。”即使他們非常不情愿接受公投的結果,但公投本身就是一次民主的測試,即使內閣重組也無法改變這一結果。如果再來一次脫歐公投,只會讓更多人信服:英國人在6月23日那天所說的話是走心的。
《新聞周刊》7月22日
7月初美國得州達拉斯市一次游行示威活動發生槍擊事件造成5名警察死亡,這場示威活動原本是抗議前兩天分別在明尼蘇達和路易斯安那州發生的兩起警察槍擊黑人事件。達拉斯市警長說,這是一場有預謀的槍擊案。嫌疑犯說他恨透了最近的警察槍擊案,他想殺白人,尤其是白人警察。據統計,在2013年~2014年間,襲警案造成的警察死亡人數上升了39%。超過半數遇難的警察是白人。最近頻發的襲警案給美國執法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相關部門表示要加強對警察的“危險敏感度”培訓,并謹防網絡社交媒體上對警察的攻擊,尤其是要注意極端分子的動向。
《國家》7/8月號
近來,美國兩黨的領導人都表示,中東地區對美國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然而如今的中東地區已經是滿目瘡痍。敘利亞、也門、伊拉克、利比亞在內戰中,國家權力與國家機構分離,外部勢力介入,比如美國在伊拉克向伊斯蘭國(ISIS)發起戰爭,俄羅斯也大舉介入敘利亞內戰。在過去15年里,美國在這些地區傾盡了很大的力量想實現當地的和平、繁榮、安全,然而最終只能證明美國力量有限。面對付出與回報的不匹配,許多專家呼吁美國暫時撤離這些地區。專家稱,盡管還有其他外部力量介入,美國在該地區的重要利益已經得到保障,考慮到美國在該地區花費的高額軍事成本,應該盡量減少對該地區的軍事介入。
《商業周刊》7月14日
在撒切爾夫人下臺26年后,英國又將迎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特雷莎·梅。她除了將接下卡梅倫辭去首相的遺缺,也要收拾他留下的爛攤子,即“攘外、安內、增信心”三大任務。“攘外”自是英國的脫歐,特雷莎表示,未來英國企業應繼續和歐盟單一市場通商,但英國對移民數量須有更大控制權,這勢必與歐盟抵觸,造成英歐關系更加緊張。“安內”則是撫平因脫歐公投造成的國內對立。蘇格蘭與北愛爾蘭一直想加入歐盟,英國這次脫歐公投后,他們也開始醞釀“脫英”。更重要的則是穩定市場對英國的信心,脫歐后,英鎊匯率一度創逾30年新低,上百億英鎊的商業地產基金也因投資者擠兌而停止交易。未來的女首相若不能重振投資者信心,英國只怕將會更加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