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瑜
摘要: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如今高校考試改革的主要發展方向,一套完備的適應培養高校創新型人才的考試和評價體系對于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都有著重要意義。針對時下傳統的考試評價體系,高校需要努力實現考試評價體系向多元化、實踐化轉換,健全考試制度和監管機制,使得高校考試制度真正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目標相適應,最終達到高校考試對于學生的能力檢測、引導和培養的功能。
關鍵詞:高校考試改革;創新型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4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5-0169-01
創新型人才指在原有的知識、經驗儲備基礎上,通過對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分析、總結和歸納,在相應的思維活動或者是實踐活動當中,能夠有新的發現創造和體悟的高素質人才。創新型人才在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不可或缺的人才。而高校考試改革,近年來作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改革的成果直接影響高校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能力。
一、高校考試改革的意義
1.為適應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
目前高校課程考試形式和內容都較為單一。即使是部分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其考試形式多是以閉卷考試為主。客觀題較多,答案多為固定,要求學生主觀發揮的題目較少。同時,考試的形式基本為筆試,考試形式單一。在這種考試模式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自主創造性很難得到激發,大部分學生都是為了成績一味死死記硬背過關,大大阻礙了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2.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當前衡量高校創新型人才的核心標準,在當前傳統的考試模式之下,期末統一考試的形式無形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功利性。這主要是因為當前高校考試的形式單一,考試內容窄,拓展性和延伸性的內容不足。所以在考察的過程當中,學生在死記硬背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大大影響學生知識面的拓展、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和創新型思維的養成。
二、高校考試改革的發展方向
1.考試形式的轉變
在當前的高校教學當中,傳統的考試形式的確是制約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關鍵性因素。當前,考核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果的,往往是期末僅僅一次的考試。這樣的考試形式充滿著不確定性和不合理性。以一次考試來評判學生一整學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成果,一方面,學生的學習狀態可能在這個階段有所起伏,一次考核沒有辦法評定學生整個學期的學習成果;此外,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和進步狀況都有所不同,一學期以一次形式單一的考試來評定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成長變化。
在這方面,中國高校可以采用美國高校對學生的考核機制:將學生在學期內參與的諸多活動和考試當中的表現集中收集到檔案袋當中,通過這些材料的搜集,學校可以更加具體地了解學生的學期綜合活動狀況和學習進步的曲線。檔案袋的評價方式能夠改變傳統的以一次期末考試成績定學生優劣的現狀。它能夠做到全方位觀察學生的綜合發展狀況,評價涵蓋了學生能力的各個方面,同時,彌補了傳統終結性考試的片面性弊端。
2.考試內容的轉變
如果說考試形式的轉變是高校考試改革的關鍵性因素,那么考試內容的轉變就是關鍵性因素當中的核心問題。考試形式固然重要,但其只是整個評價體系當中的外在表現形式,真正核心的問題其實是高校考試內容的轉變。考試內容很大程度上引導著學生的學習重點和學習方向。在當前,考試內容的設置大都是以固定的課內基礎理論為主,并且教學和考試的內容沒有根據社會實踐進行實時更新,甚至與學生日后的工作生活實踐脫節。考試形式和考試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高校人才培養的方向,但當前高校的考試內容同學校的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方向相左。對此,高校應當針對考試內容進行革新。一方面由傳統的對基礎理論知識點的考察,轉向在綜合知識運用當中,考察基礎理論的扎實程度,這樣既以靈活的形式考察了學生的基礎理論的掌握和熟練程度,又給學生自由創新和發揮的空間,兼顧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考察。
3.考試管理的轉變
高效的考試管理是切實有效地推行高校考試改革的保證。在當前,考試管理工作被局限在了考務管理之上,其工作僅僅著眼于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和考試違紀狀況。其實,考試管理是貫穿于整個考試過程的工作。在考試之前,相關的教務部門和教師應當根據培養創新型人才的理念討論考核的方式和內容,加強考核的引導性、全面性和持續性。在考試的過程當中,加強誠信考試,嚴肅考場環境,創造一個公正的考核環境。考試之后,要繼續跟進學生的考試結果分析,加強考試結果分析和學生之間的反饋,全面發揮考試監管工作的職能。
高校考試改革,是高校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改革的成效影響著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質量。高校考試改革,是一項覆蓋考試形式、考試內容和考試監管的全方面的改革任務,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創新性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才是高校考試改革之本。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