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帥
摘要:能夠影響組織和管理者對管理模式進行選擇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關于組織和管理者的價值理念,它是組織選擇管理模式的關鍵因素。在管理模式上存在著選擇的意義,不僅直接關系到組織是否能實現效率和利益最大化目標,更重要的是關系到組織的長遠發展中人的發展。
關鍵詞:管理模式選擇;價值理念;人的假設
中圖分類號:F59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5-0256-01
現實中,無論是什么性質的企業,只要它是個組織,那么為了組織的生存和發展,都必須有自己的管理活動。在怎樣管理的問題上,即以什么樣的管理模式為自己的選擇,好像有些隨意。如果不是隨意選擇,那么是否意味著在管理模式上存在要進行選擇的意義?是哪些因素的影響和作用決定了管理者對管理模式的選擇?本文試就上述問題做出初步分析。
管理者對管理模式的選擇取決于作為理性經濟人的前提下,對下列因素的影響和作用做出的取舍。
在管理理論和實踐中,雖然存在著每個具體組織管理模式的差異,但歸納起來不外乎如下幾種,即科學管理模式,認為科學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謀求最高勞動生產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員達到共同富裕的基礎,要達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學化的、標準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經驗管理。把組織中的人看成為理性的“經濟人”,一切均按事先規定好的規章制度、原理和原則來辦事;行為科學管理模式,看重只有把人當作“社會人”,而不是完全理性的機器人看待時,才能創造出高效率;權變管理模式,認為沒有一成不變的、普遍適用的、最好的管理原則和方法,一切管理活動都要根據組織所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而權宜應變,人是有適應性的人;人本管理模式,強調"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它不同于“見物不見人”或把人作為工具、手段的傳統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認識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作用的基礎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實現以人為中心的管理。人是企業組織的中心,認為不能單純用理性的利潤指標來衡量企業經營的好壞,還要考慮人的情感能否得到滿足;文化管理模式,以人為本,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通過共同價值觀的培育,在系統內部營造一種健康和諧的文化氛圍,使全體成員的身心能夠融入到系統中來,變被動管理為自我約束,在實現社會價值最大化的同時,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1]。在這些管理模式中都有個重要的前提,即對人的假設,不同的管理模式,最重要的區別就是關于人的假設不同。
在相同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背景下,管理者在管理實踐中,必然要對管理模式進行選擇,既使是所有管理者都有為了組織的良性運轉效率和獲得最大利潤的目的,但最終在管理實踐中,仍有管理模式選擇的極大差異。這種差異形成的原因復雜,但主要來自于組織內外部內素的影響。不論是何種性質下的組織,作為影響管理者對管理模式選擇的主要因素包括:組織生存和發展中的價值理念及愿景;組織的效率和利益目標;管理者的價值原則和管理水平;組織的行為周期;組織存在的經濟背景;組織中員工的專業水平和教育結構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關于組織和管理者的價值理念,它是組織在選擇管理模式的關鍵因素。因為它是對各種管理模式進行選擇判別的前提,無論是哪種管理模式,要實現的目標都是組織效率和利益最大化,管理的核心對象都是人。所以,對管理模式運行的前提假設就變成了衡量和選擇管理模式的關鍵依據,甚至是組織和管理者選擇管理模式的最重要的偏好反映和依據。問題是,對于所有組織而言,效率和利益最大化是共同關注的,選擇適合組織管理需要的管理模式當然要以此為重要依據,但選擇什么樣的管理模式卻與組織和管理者的價值觀念息息相關,這也是為什么在對待關于組織中管理對象的假設上存在很大區別的原因所在。
當把組織中管理的對象看作是純粹理性經濟人時,就會有充足的理由認為應該選擇以嚴格的制度和量化手段為主的管理模式,當把組織中的管理對象看作是社會人時,就會選擇重視群體合作的行為科學管理模式,而把組織的人看作是適應性的人時,就會選擇隨時而變的權變管理模式,當然,如果把人性的社會性、依賴性和主體性看的非常重要,就會選擇人本管理模式和文化管理模式。對組織中管理對象的假設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管理的核心是人,而組織和管理者對人及人性的看法,在諸多影響選擇管理模式的因素當中是最具根本性的。
由于在管理的實踐中已經有充分證據證明,管理模式選擇是重要的,甚至對不同管理模式的選擇會直接影響或決定組織的生存和命運,如有海爾人本管理和文化管理的成功,稻盛和夫先生旗下的文化管理的輝煌成就,也有如富士康嚴格科學管理的困惑。所以,對于組織管理而言,選擇合適的管理模式不僅對能否實現效率和利益最大化目標很重要,相比之下,對組織的長遠發展中能否實現組織中人的發展更重要。
參考文獻:
[1]劉敬魯.西方管理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97-105,185-193,206-210,281-290.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