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剛
摘要: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堅持和實現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是黨章的規定,是一名共產黨員必須踐行的責任和義務。每名共產黨員必須將自己根植于人民群眾之中,以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模范帶頭作用來影響和帶動人民群眾永遠跟黨走,堅定不移地走社會主義道路。
關鍵詞:共產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素質
中圖分類號:D2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5-0021-01
在《中國共產黨黨章》中明確規定了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具備的標準,必須履行的責任和義務,每一條每一款都是一名黨員必須做到的,而閃現其中的最為根本的精神就是必須牢牢堅持黨的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對于中國共產黨員如何具體地做到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毛澤東同志曾經這樣闡述:“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這說明我們共產黨員不僅來源于人民群眾,更要將自己根植于人民群眾之中,無論在何時何處何種境況下都要積極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因而,在黨建工作中,在每名共產黨員在自覺弘揚黨性的實踐中,都必須在如何做到密切聯系群眾這個根本宗旨上提高自律能力,提高踐行成效。
一、從自律做起,努力增強密切聯系群眾的思想觀念
選定共產主義的信仰,追求加入中國共產黨組織,被黨組織接納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在工作和生活的全過程密切聯系群眾,這是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成長進步、保持中國民眾中的先進分子身份的必然本色,也是終生不渝努力踐行的必需作為。因而,每名共產黨員都必須從自律做起,時時刻刻努力增強密切聯系群眾的思想觀念,努力為人民群眾做好事辦實事。具體說來要做到:
一要加強學習,不斷強化思想觀念。“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在這句俗語中說明了學習應貫穿人的一生的道理,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不斷增強密切聯系群眾的思想觀念說來,也需要通過一生中不斷加強黨的基礎理論的學習和對先進典型事跡的學習來增強自律能力,唯有在思想觀念上筑牢密切聯系群眾的根基,才能以理論指導實踐,在行為上自覺地做密切聯系群眾的踐行者。二要嚴格要求自己。要嚴格遵守《中國共產黨黨章》和黨的紀律,時時處處嚴格約束自己,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清正廉潔、真誠奉獻,做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代言人。三要樹立敢于擔當的勇氣。四要做到“三嚴三實”。必須清除“四風一頑癥”的影響流毒,誠實守信、扎實工作,不濫用職權,不陽奉陰違,將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作為完成工作任務的標尺。
二、從組織生活做起,加強黨員教育和黨內監督
任何一名黨員都是黨的肌體中的細胞,都必須參加組織生活,為黨組織履行義務和責任,接受黨組織的領導和約束,維護黨組織的利益。黨組織有責任對組織成員實施監督,將組織成員履職盡責的情況,包括自身建設情況做出階段性綜合評價,并把綜合評價作為獎懲依據,增強成員對黨組織的敬畏感,維護黨組織的鮮活生命力,這也正是一名黨員不同于普通群眾之處。同樣,健全和加強組織生活也是每名黨員增強群眾觀念,密切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保證。
一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基礎黨組織作用。每名黨員無論他的級別有多高,他都必須生活在一個黨小組里,在一個黨支部的組織下開展活動,不允許任何黨員可以脫離黨組織生活。但是,一段時間以來,基層黨組織生活變得不健全了,甚至于在部分基層黨組織中,組織生活被弱化到形同虛設的狀態了,以至于能夠提醒一名黨員身份的組織約束只剩下交黨費了,這種狀況必須改變。要將黨的“三會一課”的組織生活正常化,讓每名黨員,即便是黨的高級領導干部都能過正常的組織生活,要將黨組織圍繞中心需要所安排的組織生活都抓細抓實,讓黨員和黨的領導干部明確黨組織在新形勢新情況下所做出的戰略部署,提高自我約束的思想意識。譬如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黨員所受到的教育就顯現了這樣的意義和效果。二要發揮典型的示范作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有兩種,一種是正面的榜樣,如焦裕祿、雷鋒的正面榜樣作用,他們的事跡都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所彰顯的,也有一些反面典型,如近年來不斷受到黨紀國法處理的一些反面典型,反面典型的警示和震懾作用也是很能夠防微杜漸的。三要堅持開展經常性的群眾評議活動,強化黨員的服務意識。群眾評議黨員的形式有多種,可以搞問卷調查,可以建立群眾監督平臺,借助科技發展的優勢,利用網絡的發達空間,采取微博、QQ等形式來開展,也可以訪談、調查的形式來進行,但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群眾監督的制度機制,扎牢制度的籠子,以制度建設保證群眾監督的長效和有效。
參考文獻:
[1]萬戈.在新形勢下,共產黨員如何密切同群眾的聯系,對共產黨員提出了哪些明確的要求[J].求實,1993(02).
[2]尹德宏.共產黨員要做代表人民利益的模范實踐者[J].四川黨的建設:城市版,2000(09).
[3]孟建柱.繼承和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著力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J].求實,2011(11).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