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加蘋
【內容摘要】知識的遷移能力的具備應當成為高中化學課堂上一項重點培養的內容,學生具備這樣的能力和素養后在解決很多具體問題時往往可以充分利用學過的知識,并且能夠在靈活有效的思維下快速而準確的解決問題,這才是需要學生具備的能力和素養。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要滲透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具體環節中,無論是概念或者理論知識的剖析中,還是解題教學或者實驗教學的實踐中,都可以成為遷移能力培養的平臺。教師要潛移默化的將這種思維滲透給大家,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效率更高。
【關鍵詞】高中化學 知識遷移能力 教學 培養
學生如果具備良好的知識遷移能力,這樣大家在思考很多問題時思維會非常靈活,學生也更能夠調動相關的知識要點來輔助問題的高效解答。在高中化學課堂上,教師要加強對于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具備更好的找到知識點間的聯結和共通的能力。這不僅是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體現,這也是化學課堂教學需要重點實踐的一個目標。
一、基本概念、原理的有效遷移
知識遷移的教學可以滲透在很多方面,首先,在一些基礎的理論知識的教學中這種思維就可以得到體現。比如,在一些基本化學概念或者是化學原理的教學中,教師就要讓學生在發散思維的引導下來更靈活的理解這些理論知識。不少新產生的化學概念往往和學生學過的概念間有著緊密聯系,有的新的概念甚至是對于學生的已知概念的一種發散和延伸,這就給基本概念的知識遷移教學提供了土壤。教師要善于透過這個出發點來引導學生領會這些內容,這會讓學生更容易抓住概念的實質,并且夯實自身的理論基礎。
在平時的概念教學中,把握不同章節的化學基本概念或基本原理間的內在邏輯,可以使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化學概念來組織新的學習,即構成所謂的“順向遷移”。比如:烴類、烴的衍生物、糖類和蛋白質等知識點,就分布在不同的知識模塊或單元主題中,但其結構和性質卻具有共同之處,且能夠相互轉化。教師在教學這些概念時就要充分發揮知識遷移所帶來的引導效果,讓學生以遷移的思想為指導靈活的吸收這些知識要點。這既能夠幫助學生領會這些概念的實質,這也會讓理論知識教學的效率得到明顯提升。
二、設計變式練習來實現知識遷移
在很多練習題的教學中,學生如果具備一定的遷移能力,這些實際問題解答起來也會更方便。尤其是對于那些能夠進行靈活變式,將大問題拆分為幾個小問的思考問題,每一個小問題間的聯系通常十分緊密,一般情況而言,解決后面的問題需要前面的問題作為依托,有的甚至直接是對于前面的問題的發散與延伸。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如果具備良好的知識遷移能力,問題解答起來就會十分方便,解題的準確性也會得到極大提升。
例題:試劑杯內有40ml 1mol/L AlCl3溶液,逐滴加入1mol/L KOH溶液,當KOH溶液加入多少時,沉淀物最多?何時沉淀物消失?該題就可以變式為以下類型:①請用圖解法求解。②如試劑杯內為KAlO2溶液,沉淀物會有什么變化?③含有a mol Al3+的A溶液和b mol AlO2-的B溶液中的鋁元素均轉化為Al(OH)3沉淀,請求解。通過這些的變式訓練,學生不僅可以在頭腦中形成相關化學圖景并根據問題的變化將相關條件聚合在一起,這也是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的一個思維過程,會讓學生真正領會到問題的實質。
三、透過聯想類比來進行知識遷移
以聯想和類比為切入點同樣是實現知識遷移的一種靈活方法,這也是讓學生的知識體系日趨完善的一個訓練過程。很多時候知識的遷移是基于聯想和類比產生的,學生如果首先懂得合理的對于具體的問題或者知識點進行聯想,或者是透過類比想到一些其他的相關的知識點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這其實就是知識遷移的一種實現。學生如果懂得以這種方法和思路解決問題,這說明學生的基礎知識較為扎實,知識應用能力比較強。教師在課堂上要多從這個方向出發來鍛煉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這會讓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學習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比如:從所學的化學平衡、電離平衡、溶解平衡等狀態比較中,我們可以發現平衡的一般原理是:同一體系內,兩種相對立的變化同時以相同速率進行時,此體系會達到平衡狀態;從不同平衡狀態間的比較又可以發現,三者之間又有所區別,這就是所謂的“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從反復的對比中,可以幫助學生把知識學活,從“質”上弄清所學內容。聯想和類比其實是引導學生復習學過的知識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這種方式也會促進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逐漸形成,會讓學生的知識體系越來越牢固。
結語
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對于高中化學的教學而言非常重要。學生只有掌握知識遷移的一般方式,能夠在實際問題的解答中發揮知識遷移的效用,很多問題解決起來才會更方便。教師要在課堂上融入更多對于學生知識遷移能力的訓練,讓學生的思維能力更強,知識應用能力更扎實,這才是化學教學的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 張文強.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遷移能力的嘗試[J]. 中學教學參考,2011 (32).
[2] 于觀星. 高中化學教學現狀及其效率的提升[J]. 高中數理化,2013(22).
[3] 秦曉杰. 新課標下如何做好高中化學教學工作[J]. 中國校外教育,2013 (S1).
(作者單位:江蘇省建湖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