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帆
(新密市第一人民醫院 婦產科 河南 新密 452300)
?
二甲雙胍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促排卵治療中的作用
江帆
(新密市第一人民醫院 婦產科河南 新密452300)
目的探究二甲雙胍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促排卵治療中的作用。方法選取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在新密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174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7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克羅米酚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二甲雙胍治療。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瘦素、空腹胰島素、促卵泡激素、黃體生成素指數變化;觀察兩組患者的促排卵情況、不良反應發生率,并調查患者滿意度。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瘦素、空腹胰島素、促卵泡激素、黃體生成素較治療前好轉,且觀察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排卵正常率、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患者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二甲雙胍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促排卵治療中效果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二甲雙胍;多囊卵巢綜合征;促排卵
多囊卵巢綜合征為育齡期婦女常見內分泌疾病,與個體肥胖、胰島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癥、長期無排卵等因素密切相關,若不及時有效治療可能導致繼發性不孕。目前臨床已達成對多囊卵巢綜合征進行治療的共識,即用藥促排卵[1]。為觀察二甲雙胍運用于多囊卵巢綜合征促排卵治療中的效果,將新密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科收治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治療前后的相關指標進行對比,以總結其對促排卵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新密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的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174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87例。其中對照組患者年齡20~38歲,平均(27.9±1.4)歲,不孕時長1~11 a,中位數為7.3 a;觀察組患者年齡18~37歲,平均(26.3±2.6)歲,不孕時長0.8~13 a,中位數為6.9 a。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克羅米酚進行治療,在患者撤退性出血或月經周期的第5天開始連續服用克羅米酚5 d,1次/d,50 mg/次,在第1個月經周期的第21天開始肌內注射黃體酮,1次/d,20 mg/次,共3 d。觀察組在患者撤退性出血或月經周期的第3~4天開始口服二甲雙胍,3次/d,50 mg/次,連服3個月,其余的治療方法與對照組相同。
1.3觀察指標對比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瘦素、空腹胰島素、促卵泡激素、黃體生成素指數變化;觀察兩組患者的促排卵情況、不良反應發生率,并調查患者滿意度。

2.1治療前后體內激素變化兩組患者治療后瘦素、空腹胰島素、促卵泡激素、黃體生成素較治療前好轉,且觀察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體內激素變化±s)
2.2治療相關情況觀察組患者排卵正常率、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患者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相關情況比較[n(%)]
目前臨床實踐中已經證實,胰島素抵抗在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發病、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胰島素增敏劑憑借其對胰島素抵抗的治療作用,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對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治療中[2]。同時還有臨床報道指出,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中,肥胖與胰島素抵抗以及高雄激素有顯著相關性,但并非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病的必要因素,而屬于影響多囊卵巢綜合征疾病發展的調節性因素[3]。同時,對于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而言,其空腹胰島素水平以及瘦素水平多維持在高含量狀態下,與患者胰島素分泌異常密切相關。因此,在對多囊卵巢綜合征疾病患者進行促排卵治療時,關鍵在于糾正患者胰島素分泌異常狀態,治療胰島素抵抗機制。
克羅米酚能通過影響患者丘腦-垂體水平,阻斷雌激素負反饋調節,改善患者黃體生成素和卵泡刺激激素水平,從而持續刺激卵泡,提高卵泡的成熟和發育速度,其具有價格低、不良反應少、促排卵效果好等優點,但該藥物只能促進排卵,妊娠成功率較低[4]。二甲雙胍是一種胰島素增敏類藥物,通過抑制患者食欲,減少小腸上皮對血糖的吸收,緩解患者肌肉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降低患者體內胰島素抵抗;同時,二甲雙胍能誘導排卵,增加患者妊娠成功率,從根本上改善了患者的病情[5]。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瘦素、空腹胰島素、促卵泡激素、黃體生成素較治療前好轉,且觀察組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排卵正常率、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患者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二甲雙胍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促排卵治療中效果顯著,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李艷,王媛媛,宿愛琴.天津地區青春期女子PCOS發病情況及相關因素的初步調查[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09,15(3):489-492.
[2]楊秀麗,邵新興,薛敬冬,等.二甲雙胍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2):105-106.
[3]宋曉風,馬雁南,唐江月.達英-35與克羅米芬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療效觀察[J].航空航天醫藥,2010,11(9):1608-1609.
[4]鄭若妲,丁彩飛.多囊卵巢綜合征發病機制研究新進展[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1,30(5):394-395.
[5]梁小梅.二甲雙胍在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促排卵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2):5417-5418.
R 711.5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7.046
2016-03-14)